第443章 白色恐怖(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开的,也可以说就是他沈兴的产业。

    这也不是问题,只要没有偷税漏税就成。

    朱老七没有活动的欲望,所以选了一楼座位,两个随从作陪,嗑花生喝小酒看歌舞。

    青楼里歌舞升平,天竺舞娘露着肚脐眼大白腿,将臀部甩的飞起。

    这让朱老七想起后世人对印度种姓的刻板印象。

    天竺的高种姓不都是白皮,也有黄皮同肤色较黑的,只不过白皮较多而已。同理,低种姓也不都是肤色较黑的,也有白皮。这取决于他们祖先的身份。

    帖木儿的后裔进入印度时,带去的奴隶可是什么肤色的都有,就还有一些被皇帝贬斥为贱籍的,同大明的官妓大抵一个意思。

    消费这样一名具有波斯特色的舞娘,价格不菲。

    好吧,朱老七也不是来消费舞娘的,繁忙的工作导致最近的压力有点大,偶尔出来逛逛,看陪酒女郎同酒客调情,也是一种放松。

    嗯,也就是不用装了,朱老七喜欢这种市井之间的声色犬马,有生活。

    然而事与愿违,一名暗卫悄悄走进来,趴在朱常瀛身边耳语。

    “殿下,马六甲土兵暴动,13死56伤,贼首已被擒获!”

    朱老七长吁一口气,起身离开。

    第一枪终于打响了!

    回到别院,传信兵将事件本末讲述。

    贺承志抵达马六甲,随即颁布各项政令,进行整肃,文武衙门齐动,对土着公职人员逐个审查筛选。

    大部分土着对此表示抵制,宁愿放弃公职也不会抛弃信仰。

    这也没什么好说的,不愿放弃就走人,瀛州绝不为难人。

    第三日夜,有个叫马哈迪的土军小头领,这厮于家中联络十数名土着军官市民,盟约武力对抗瀛州官府。

    这货也知道己方实力弱小,难以同瀛州军对抗,遂派人前往亚齐联络。同时,又联络马六甲、雪兰莪拥有自治权的七大土酋,试图说服土酋一同举兵。

    按照他的计划,亚齐军悄然登陆隐藏起来,土军与土酋武装于城内偷袭瀛州军,打开城门,喜迎王师。

    计划是好的,奈何有人不愿意或者说不敢,这个消息从几个渠道送入贺承志手中。

    原本,贺承志计划暗中布置,将马哈迪串联起来的反抗势力一网打尽。

    然而天不遂人愿,参与密谋的一名小军官酒醉失控,于军营中暴起,伙同几名土兵殴打教官,并扬言要建立什么真主之国,杀尽大明人什么的。

    这还了得,营地内的瀛州军当即就动了,将几人制服抓捕。

    马哈迪这厮得知消息,情知密谋将要败露,遂提前暴动,率众突围。

    也是马哈迪倒霉,按瀛州军规,武器装备非作战非训练时都是入库封存的,铁门大锁,库房内还有两名士兵值夜。

    他率近百人入库夺枪,非但没有成功反而陷入绝境,被瀛州军围起来打。

    战斗持续半个小时,追随他的土兵将马哈迪绑了,放下武器投降。

    当贺承志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简直气的要死,削弱打击亚齐的计划又泡汤了。

    但事已至此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紧急提审人犯,挖出更多密谋参与者。

    “殿下,贺总督请示,如何处置叛匪马哈迪。”

    “提交法院公审,以武装叛国论处,若有别罪,并议!涉案人等也如此做法,一经定罪,广而告之,公开处刑!”

    “另外,传令七土司,入淡马锡觐见,孤要同他们商谈自治事宜。”

    ......

    马六甲城三清观。

    天明时分,道观大门便贴出闭门谢客的牌子,不是香客的银子不香而是今日香客已满。

    正殿内,三位老神宝相庄严,面带慈祥。神龛上贡品罗列,香烟缭绕。

    一名中年道士手中拂尘舞动,嘴里念念有词,正在进行一场道教入门启灵仪式。

    等待启灵的队伍很长,从山门一直排队至大殿。

    原本,一场启灵仪式至少一刻钟时间,但现在三分钟一个。

    即便这样,中年道士的嗓子也哑了,口干舌燥,又不好意思去喝水。

    老道士嘴里咒语不停,心里却暗暗叹气。暗道三清老爷莫生气,虽然这帮玩意都不晓得您老哪个是哪个,但贡品是真的,香火也是真的,头也磕了,您就勉为其难的收了吧。

    弟子这也是没有办法啊,要怪您老就去怪那些端着火铳的家伙,此事绝非弟子本意。

    马六甲总督贺承志、马六甲知县谭永芳,两人站在侧厢亲自观礼。

    眼前这些人,都是口头上宣誓放弃景教,愿意改土入汉的公职人员,有文职有土兵,合计360几人。

    猪肉也吃了,汉名也有了,但谭永芳仍不放心。

    这些人虽然不识字见识少,稀里糊涂跟着祈祷念经,可也正因为这样,对神的崇拜可能更加深入骨髓,无法自拔,即便迫于生计或者武力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