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难事一件接一件(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祁同伟喜欢吹牛逼吗?

    不!他不喜欢!

    可延远县现在真的很需要一个排面人物。

    就像如今的直播带货一样。

    头部主播非常重要。

    羊羊羊也好,辉辉甄选也罢,一个头部人物就能一个县带来无穷的价值。

    祁同伟就要打造这样的人设。

    让投资商和银行觉得他很牛逼,没他搞不定的事,也只有这样,别人才能高看一眼延远县。

    这也算下下策吧。

    ……

    夜晚。

    宿舍。

    白天开完会,到了晚上,祁同伟把汉东的几个老乡聚在了一起。

    探讨一下将来。

    探讨一下人生。

    这里不是大城市,宿舍就是一个简易夯土房。

    当然,这样的简易房,在这也算奢侈住宅,比那些窑洞好多了。

    宿舍门口还有棵柏树。

    就在柏树下撑起一个桌子,祁同伟、侯亮平、李达康、孙连城、程度……五人围了一个圈。

    一盘花生米加一壶散酒。

    这种散酒很便宜,五块钱买一桶,够这群人喝一个饱了。

    李达康最有眼力劲,端起带缺口的酒杯,面相祁同伟,“祁书记,我知道这次我能来陕甘,再次走上政坛,完全是因为你大人不记小人过,什么也不说了,都在酒里。”

    说完,一饮而尽。

    接着啧了啧嘴,“以前是我眼瞎,做了赵立春的走狗,以后……祁书记,你指哪,我打哪!”

    “不用表忠心,你什么样的人,咱俩都心知肚明,我用你,是因为你搞经济是一把好手,拿出你的价值比什么都重要。”

    “如果我看不到你的价值,那么我会和赵立春一样,将你视为弃子。”

    祁同伟的话,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李达康脸色有些难看。

    又用力地点点头,“祁书记,你给了我机会,我肯定会珍惜。”

    “很好。”忽而又想到什么,“对了,你还欠我3000块钱,什么时候还,有借条的。”

    提到钱,李达康脸上青一阵白一阵。

    良久之后尴尬道:“尽快,我会尽快还的。”

    祁同伟点点头,又看向孙连城,“这里的视野比吕州要好,看星星看月亮,要方便很多。”

    “祁书记,你就别开玩笑了。”孙连城憨憨一笑,“以前在吕州,那是官途不顺,只能看星星看月亮打发时间,现在不一样了,整天忙地热火朝天,哪还有时间研究天文啊!”

    “这里好?还是吕州好?”

    “论经济当然是吕州好,可论仕途肯定是跟着祁书记好。”孙连城举起酒杯,“祁书记,你能带我来陕甘,那是看得起我,我干了,你随意。”

    他的杯子落下,程度跟了上来,“祁书记,我也敬你一杯。”

    “程度,梁群峰书记说过,舍得一身剐,方能干政法!在这个位置上的人,切记不能有私心!你若干的好,我看见!你要是耍心眼,我也能看的见!别让我失望!”

    “一定!”程度站起身,“舍得一身剐,方能干政法,祁书记,这话深刻,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祁同伟点点头。

    目光又落到侯亮平身上。

    “学长,你别这么看着我。”侯亮平哆嗦一下,“你那些大道理,我听的耳朵都起茧子了,放心,你在哪,我就在哪!”

    侯亮平懂事了。

    祁同伟很欣慰。

    像老父亲一样欣慰。

    “言归正传,你们觉得,延远县当前的问题是什么?”

    “当前……”李达康嘬了嘬牙花子,“收小麦。”

    “小麦?”

    “嗯。小麦是延远县最基本的保障,而且这里的天气很奇怪,要么大旱,要么大涝,已经连续两个月都没下雨了,我怕收麦子时会有暴雨,到时候,农民们可能会有大麻烦。”

    “防患于未然,是个好习惯,有没有对应策略。”

    “这个真没有。”李达康无奈道:“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往气象站跑跑。”

    “好,这事你盯着一点。”

    “明白。”

    “还有个事。”侯亮平犹豫道:“学校的教室还是大集体时建设的,冬天漏风,夏天漏雨,还可能塌方,我想……给孩子们盖一个新学校。”

    “想法是好的,实施起来很难。”孙连城开口,“目前政府的财政,也就那么一点钱,修路都不够。别说盖学校了。”

    “那怎么办?”侯亮平看向祁同伟,目光中带着期待。

    怎么办?

    祁同伟也不知道,财政已经没钱了,要么自己掏腰包,要么就等。

    这个腰包他还不能自己掏。

    毕竟他是县委书记,真开了这个头,以后哪里缺钱,都会找他。

    这还没完,程度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