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大宋水军阅兵式——看争标(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掉刀、蛮牌武术的,还有表演神鬼杂剧的。

    统称为诸军百戏。

    在四条彩船畔,左右各有一艘乐船停泊,均容直(相当于今天的军乐团)吹弹着雄浑大气、激荡人心的军乐伴奏。

    音乐声势浩大,禁军们孔武有力。

    这是老张最直观的感觉。

    小公主探着小脑袋看得津津有味,看到激动人心处,她还拍着小巴掌叫好。

    这时,迤逦而来一艘上结彩楼的小船,下面有三道小门,正对乐船停泊。

    一个高大威猛的参军在船上“致语”。所谓致语,相当于晚会上带有政治色彩的开场词。

    大约就像是“老少爷们儿们,大哥大姐们,我们大宋的日子在官家的带领下国富民强,蒸蒸日上”之类的。

    参军讲毕后,奏乐再起,一个身披甲胄的小木偶人从彩楼的中间走了出来,举起双手,向四方团团做了个揖。

    但听一个雄浑有力的嗓音唱道:“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

    小人拉开架势,根据歌曲伴奏,虎虎生威地打了一套太祖长拳。

    末了一收拳,威风凛凛地迎风而立。

    这时,还是那个唱歌的人带头大吼一声:“犯我大宋者,虽远必诛。”

    一人呼,万人应,传千里,振云霄,惊鸟雀,起雄风。

    霎时间群情激昂,豪气冲天。

    这个“水傀儡”环节,还是老张帮宋仁宗设计的呢。

    宋仁宗拿到兵部提交的预案时,刚好是老张带着小公主开给宋仁宗送温暖的时候。宋仁宗顺嘴儿问了一下老张的看法。

    老张一听,直呼好家伙,这又是踢球又是歌舞又是起文艺范装13的,全是耽于逸乐那趴的,也无怪乎后面会出个宋徽宗,这可不是家学渊源?

    老张建议说:“你整军人公开表演,不就是想对外展示大宋的军容军貌嘛。上来个小木偶人又是踢球又是跳舞的,像鼓励玩物丧志似的,你不觉得破坏氛围吗?难怪你们大宋军威不振。我有个参考意见,不如你这样这样……来点提气的。”

    宋仁宗越听眼睛就越亮。

    所以今年的“水傀儡”(大宋把水上傀儡戏叫“水傀儡”)就变成了正能量的模样了。果然,既精彩又有意义,任谁看了都要夸一句“赛高”。

    “水傀儡”表演后和“水秋千”上场前的空档里,衔接的歌舞也不是以往的舞旋,而是改为了展示军人钢铁意志、宣扬大宋核心价值观的歌舞剧。

    主要是老张那么一说,宋仁宗看宫中仙韶部呈现的节目单,就不太满意了,非磨着老张给“出谋划策”。

    老张就给宋仁宗展示了展示近现代军人风貌的歌舞。从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到《决胜千里》……

    当然,大宋也不是没有相关的表演,比如上文提到的“掉刀、蛮牌”武术表演,就是此类表演。

    掉刀又叫棹刀,长刀的一种,刀身两刃,刃首上阔,山字之制,长柄施鐏,形制如桨,因此名“棹刀”。

    蛮牌则是用粗藤制作的盾牌。

    掉刀、蛮牌武术就是指人持刀盾,当众表演武艺。

    但是很明显,结合了现代艺术改编的军舞更具有气势和感染力。

    这里还有个有趣的小插曲,非常值得提一提。

    小公主在宋仁宗观看《红色娘子军》的视频的时候,又学废了“新姿势”。

    毕竟人家过耳不忘,听一遍就能记住。

    小朋友都是这样的,学到了新的“姿势”,都要找人秀一秀。

    所以一看到老张媳妇儿,小公主的表现欲就来了。

    她迈着小短腿儿跑到姥姥跟前,一把抱住姥姥的大腿,抬着小脑袋瓜,用布灵布灵的小鹿眸看着老张媳妇儿,眼神中满满都是表现欲。

    “脑脑,窝今天又学废呐一首新嘚儿,你想不想听听哇。”小公主迫不及待地说。

    “哦?学了什么新歌儿?”老张媳妇儿配合地问道。

    “《红设凉纸军》。脑脑,你想不想听啊?”小公主的“小奶屁”已经憋不住了。

    老张媳妇儿忍着笑说:“行啊,乖宝儿唱给姥姥听听吧。”

    小公主费劲巴力地踮起了脚尖,端着胳膊摇摇摆摆地边走边唱:“向前进,向前进……”

    但是她太高估自己了。两岁多小孩儿,也就刚能把路走稳了,还想跳芭蕾,这不是想屁吃呢嘛。

    所以小公主刚栽栽楞楞地起了个头儿,就“啪唧”摔了个大马趴。

    幸亏老张媳妇儿让她在平时玩的软垫上表演,没摔疼,但是还是把她吓了一跳,情不自禁“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老张媳妇儿边给她胡撸毛,边忍着笑说:“我知道了,小老虎是想给姥姥表演另一个节目,叫《向前走》。”

    “脑脑,神马系向前肘哇?”

    果然,小公主被转移了注意力。

    “《向前走》是你大姨姥她们小时候根据《红色娘子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