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张悦笙带小公主去宴会上蹭吃蹭喝(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仁宗年代的定窑青瓷盏,想要显摆显摆。

    但是他要直接说自己想要显摆,这会让他显得非常轻浮,好像个暴发户似的,狗肚子里装不了二两香油,有失大家风范。

    但是不显摆吧,他就跟衣锦夜游似的,没有成就感呐。

    是人,都有七情六欲,大人物和小人物都不例外,只是大人物处理的方法更加的高端含蓄,说白了就是更会装b。

    怎么样合理达到他想要的目的,前人有无数经验可以借鉴,处理起来已经驾轻就熟了,不外乎就是用一个高大上的名头来粉饰自己真正目的,让Low逼得事情有个高大上的表象。

    所以大人物二号就打着大家“交流学习”的名义,举办了这次宴会。

    当然,懂得人都懂。

    别看张悦笙现在经营古玩店,其实她就是一纯外行。

    你跟她说一样东西有多么非凡的艺术成就,又是怎样的难得,那她不懂;你要是跟她说,这玩意老值钱了,她就懂了。

    她古玩店里出售的宋代商品,都是请业内人士帮忙定价的。

    很多人认为宋代的东西被直接搬运到现代,因为太新就不值钱了。

    其实也不是完全如此。

    当代很多被国家认定的非遗手艺人,他们的复刻的文物不光值钱,还“配享太庙”,直接被故宫博物馆收藏。甚至他们顶级作品,可能比原品还值钱。

    新,只是代表其没有古董价值,但不能代表其没有艺术价值。

    张悦笙出售的,是货真价实的大宋工艺品,其中不乏见诸记载、艺术价值极高却未能传世的精品。

    毕竟宋仁宗统治的时期,真的是群贤荟萃的高光时代。高中背诵的语文课文,至少一半儿都出自这个时期。张美人的业务都拓展到宫外了,那些着名文人的家眷拿出点儿名人用过的玩意和张美人做交易,也不是不可能的。

    欧阳修提到的粉翠色汝窑,张悦笙手里就有好几个,其中有一个就是欧阳修的老婆和张美人交易得来的呢。

    还有传说中让张美人爱不释手、后被宋仁宗打破的定州红瓷。张美人转送给她了,也让该瓷器逃过一劫。

    不光如此,就连平时宋仁宗、欧阳修练字的纸张悦笙都没放过。都让张美人给搜集起来了,放店里出售。

    她就是没有门道儿,这要是被国家盯上了,都能把她误认为是被漏下非遗传承人,请她去太庙里坐坐。

    目前,她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卡拉米。

    除了大人物对她的底细有所了解,还有就是业内她请过的几个鉴定专家对于她手中的东西有些猜疑。

    在顶级学府众多的京城,找几个相关领域的教授、专家啥的给出点儿合理建议还是不难的。但是要说够得上国宝级、殿堂级的权威人士,她还真没有门路,人家也未必搭理她。

    虽然说张悦笙的店因为被投诉火了,但是大部分的人都是来网红打卡的,小商品的销量倒是带动了不少,也吸引了一些业余爱好者的关注,对二楼的商品稍加带动,总体来说影响还是有限的。

    起码这些顶级收藏家还是跟张悦笙隔着厚厚的次元壁的。他们认为这就是一个商家的营销手段,对此嗤之以鼻。

    二楼的最大单还是大人物贡献的呢,怒刷了500万,只是兜住了张悦笙的成本而已。

    故而暂时还没有人注意到她。

    张悦笙也不知道,这种高端局,是怎么想起请她的。

    直到她抱着小公主下车后,才发现大人物的儿子某某正在门外等她。一见到她,就立刻迎了上来。

    果然常言说得好,会无好会,宴无好宴。也不知道他憋得是什么屁。

    张悦笙心里直犯嘀咕。

    张悦笙和小公主是母女装打扮,都穿着到脚踝的白色挂脖式法式长款A型纯棉长裙,脚下蹬着一双平底镶钻的白色长皮靴,外面罩着披风式银白色短款水貂绒大衣(东北人都对貂皮有特殊情结),有一颗集装饰和实用性为一体的价值百万的钻石鸭嘴扣扣在中高领领口上,还有两颗价值五十万的镶钻水钻蝴蝶结袖头扣作为装饰。

    小公主背着一款仿真兰兰的毛绒双肩包,而张悦笙则背着一款定制版的价值五十万的白色鳄鱼皮方型双肩包。

    双肩包分两层,一层是留给张悦笙用的,放手机、钥匙和补妆用的化妆用品;另一层则是放小公主的水杯、奶瓶和纸巾湿巾纸尿裤啥的。

    之所以选择双肩一方面是张悦笙懒得用手拎着,还得经管着,她嫌麻烦。最重要的是方便张悦笙抱小公主。

    价值二百二十万的貂皮大衣是老张专门为了张悦笙参加宴会斥资购买的,按照母女装系列一共买了大中小三件,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女人一人一件。

    当然,老张还特别会做人的给张美人也买了一件粉色中长款的价值一百二十万的貂皮大衣,和一个价值十五万的浅黄色手拎包,作为即将到来的新年礼物。

    里外拐他是分得清清楚楚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