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恭王府一日游(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心了。

    老张痛定思痛,为了让张悦笙再次相信爱情,所以他背后偷摸儿翻了很多鸡汤,努力调整和老张媳妇儿的相处模式,尽量控制自己不在张悦笙面前和媳妇儿起争执。慢慢地,也就习惯成自然了,两个人活成了理想的婚姻状态。

    老张的努力还是奏效的,虽然没应在女儿的身上,但是外孙女儿的身上作用很明显。女帝不光不排斥婚姻,还很向往爱情。就是……她觉得像姥爷这样好的老公多多益善,快乐加倍。

    老张:……就不能中和中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最后老张穿了王爷的圆领蟒袍,老张媳妇儿穿了王妃的马面裙。

    老张一家来到恭王府一瞧,真是满园香妃行,遍地格格走。

    真是撞衫不可怕,谁丑谁尴尬。

    老张一家人先去了银安殿。原来的银安殿已经在民国初年时的大火中烧毁了,现在的是复建的,不怎么稀罕了,所以允许游客自由参观,还会举办一些展览活动。

    这天,银安殿举办的是儿童画展,展览的是“恭王府印象”主题绘画大赛的获奖作品。因为小公主现在在学画画,老张就领着她挨个欣赏了一遍。

    “脑耶,等窝肥去了,也画,比他们画得都好,也放介拟。”小公主放出了“豪言壮语”。

    老张想到了小公主画的歪歪扭扭地房子,离了歪斜的太阳,和一个腿长一个腿短的太阳人,嘴巴情不自禁抽了抽。

    “那你要加油哦。”毕竟小孩子不能打击她的积极性不是。

    “嗯。”小公主一本正经地点了点小脑袋,还握着小拳头给自己打了个气。

    理想很丰满,就是现实太骨感。

    从银安殿出来,他们接着去了锡晋斋,和珅时期称作嘉乐堂。到小恭王溥伟时,因为斋内有晋代大文人陆机所书的《平复帖》珍品,故而改名叫“锡晋斋”。

    东厢房叫乐古斋,西厢房叫尔尔斋,是恭亲王府存放古玩之所。之所以叫这两个名字,意思是和陆机的《平复帖》比,这些古玩“不过尔尔”。

    小公主踮起脚尖,跟老张一起看完了景区介绍牌,她仰起脑袋,无比认真地问老张:“脑耶,你稀饭神马陆机哒《平复帖》嘛?回头叫爹爹给你早乃。”

    给老张感动地哗哗的,觉得这孩子真没白疼,真知道向着姥爷。

    旁边的游客听了小公主的话,只当是童言童语,不以为意地笑了笑,觉得这孩子可真是可爱。

    哪里知道人家是货真价实地从古代来的小公主。《平复帖》既然传世了,人家皇上老爸还真有可能给她找来。

    老张没有着急看这座京城最贵的卧室,而是先领着小公主去看了院子中一块儿特别不起眼儿的石头。

    别看这块儿石头平平无奇,实则内含玄机,当时可是和珅的宝贝,乾隆多次暗示想要,和珅都没给。

    别说石头,就是石头的配件,放石头的基座,那都不凡。石头上刻着繁体字的“云停”二字,云字下面比划构成的梯形里含着帝王绿的翠,停字下面的勾是黄色的翡,故而可知底座是价值连城的翡翠做的。

    用这么昂贵的基座,这个石头有什么玄机呢?原来这块石头是块太湖石,太湖石的特点是瘦透漏皱,说白了就是疏松多孔能吸水,经过太阳一照,形成水汽,环绕在太湖石的周围。

    太湖石经年湿润,绿苔覆盖,像一座青葱山峦,围绕在石头周围的水气,就像是祥云缭绕。水主财,云呈瑞,和珅是想把好事儿都留自己家里。

    可惜因为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原因,余震把这块石头破坏了,修复后,就失去了神通。

    小公主心里默默盘算,能不能回大宋找爹爹要一块儿这样的石头,装在姥爷家院子里,等安安姐姐来找她玩儿,她好和安安姐姐显摆。

    看完了云停石,就该欣赏锡晋斋这座豪宅了。

    原装的和复建的区别在于,原装的只能让你趴窗瞅瞅,门口看看,不像复建的能让人自由出入。

    老张抱着小公主先在西厢房趴窗户上挨个往里面看,老张媳妇儿也跟着瞅,张悦笙还忙活着用手机拍照。

    里面都是桌椅板凳床铺等木质家具,格外精美奢华。老张一家这种外行人,都能看出点儿门道来:这玩意得老贵了。

    老张媳妇儿感叹说:“这家具是啥做的?咋这么好看呢?我瞅着比故宫都强。”

    他们随着人流移动到锡晋斋的门口,虽然不能进去,但是门厅大敞着让游人参观,也能一目了然。

    好几波导游拿着小蜜蜂唾沫横飞地解说锡晋斋:“看到那些柱子了吗?金丝楠木的,一根27亿。”

    老张和张悦笙对视了一眼,知道家里的木头该卖多少钱了。

    “看着那椅子了吗?叫贝母雕花椅,一把至少能卖五十万。”

    这时,小公主湿乎乎的小嘴嘴儿凑到了张悦笙的耳边:“干妈,你好好拍,回头让窝爹爹给zhán们也zhuo。”

    别人来恭王府,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