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尸狗太保(2/3)
,做个旁观者。
这场对峙持续了足足有三炷香的时间,尸鬼站起来了,突然转身就跑。
李福当时为自己捏了把汗,他不管再耽搁下去,背起太保,向县城一路狂奔。
经历了尸鬼的事情,这一路上倒是再没出别的问题,不过他到了县城之后,已经是第二天晚上,他没着急去杨家,反倒先找了一家简陋的饭馆,点了一碗烂肉面,半斤酒带,以个鸡腿。
一会儿的功夫儿,一壶酒,一碗泛着油花儿的面条端了上来。
李福二话没说就开吃,那根鸡腿则被他丢进了竹筐里,他能够死里逃生,全靠这太保,所以这李福没含糊,直接赏了个鸡腿。
吃完面条,喝完酒,李福把嘴一抹,摸出钱递过去,问道:小二,你知道杨老爷家住在什么地方吗?
店小二一听,当即变了脸色,他四处张望了张望,小声道:这位爷,您打听这干什么?
李福直言说道:我去他家办点事。
店小二说道:哎哟,我说这位客官,他家里接连死了俩人,现在没人敢去那了。
李福疑惑道:这怎么回事儿?
店小二说道:您还不知道啊?听说那杨夫人从法国捎来一条什么狗,反正是名贵的狗,结果那狗有病,杨老爷还没满月的孩子,就连同孩子的母亲被那狗咬了一口,没一会儿就不行了。
李福来了兴趣:有这等事?
李福和店小二聊的尽兴,没发现太保自己偷偷溜走了,李福这一聊,聊了近半个时辰,他越听越心惊,正打算不再惹这档子事,却发现太保不见了,他赶紧走出饭馆,站在大街上,举目四望,可哪里还有太保的身影呢。
李福一路寻找,最后找到一户农户家里,这户人家姓黄,大家都称呼黄老三。
黄老三夫妇靠放羊为生,年过半百,膝下无一子半女。
这天黄老三来到城外放羊,他忽然听到天崩地裂的石块碎裂声,紧接着便听见响亮的婴儿啼哭声,他循声找去,却见一块崩裂的石头,旁边躺着一个婴儿。
黄老三见四下无人,心想难道这孩子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他仔细打量这孩子身上没有那么长的毛,这也不是猴,也许是上天见我可怜,专门送给我了子嗣,于是黄老三把男婴就抱回了家,取名黄石生。
黄石生是渐渐长大,他有个爱好,就是喜欢串门,没多久,周围几十里人家的情况他都是了如指掌。
有一天,他要出门去转悠,还没回家,就有人找上门儿来了,来人是邻居陈武。
陈武对黄三说:你儿子去我家附近转悠了一圈,我们家就丢了一只鸡,我看不是别人偷的,一定是你儿子偷的。
黄老三为了息事宁人,就把自家的一只鸡赔给了陈武,等黄石生回家,黄老三就问他怎么回事,你是不是偷人家鸡了?
黄石生说:这事儿与我无关,这鸡是陈武的儿子偷的,拿到山上烤了吃了。
黄老三奇怪地问:那我怎么知道是不是你出的馊主意?你赶快如实给我说,不许撒谎。
黄石生沉默不语,只是低着头。
这回黄老三可生气了,呵斥道:跪下。
没想到黄石生一听跪下俩字,反而倔强的挺直了腰板。
我看真是你小家桥翅膀硬了,看我不打死你。黄老三气不过,脱下鞋,劈头盖脸就要朝他头上打去。
这个时候,黄老三的老婆走了出来,见状赶忙把鞋抢了过来,推推搡搡的就把黄老三推走了。
完事之后,黄老三的老婆回头又心疼地对黄石生说:儿啊,你怎么不听话呢?你要如实回答呀,再说了,他让你跪下,你怎么把腰板挺得更直了呢?你这不是明摆着要和他对着干吗?
谁知这黄石生叹了口气,说:爹受不起我这一跪。
黄老三的老婆听得也是一愣:儿子,跪爹天经地义,你为什么不能跪呢?
黄石生低着头,也不再说话。
黄石生十四岁那年,得了一场怪病,半夜里,他人虽然睡在床上,脚却在不停地乱动,仿佛在跑步一般,一直到五更鸡鸣才醒来。
黄老三以为他是在做梦,请大夫开了几副安神药,可是一点儿作用不起,这梦游是越来越厉害了,黄老三又请来最有名的道士驱邪,没想到道士一见黄石生在床上奔跑的样子,便起身告辞,对黄老三说:令郎所做之事,非在下所能管得,您还是另请高明吧。
黄老三再问,道士也不再答话了。
一晃眼的功夫,黄石生十八岁了,黄老三让他帮自己放羊,以后也好靠放羊为生。
黄石生听了,却淡淡地说:你去磨坊的磨辇下,那里有两贯钱,你拿去用吧。
黄老三一听,这是什么跟什么呀,东一榔头西一杠子的,让我去那儿拿什么钱,这是什么无头无尾的话,但是黄老三还是半信半疑地来到了磨坊,果然从下面找到了两贯钱。
黄老三胆子小,他就问黄石生:儿啊,你实话告诉爹,这钱
这场对峙持续了足足有三炷香的时间,尸鬼站起来了,突然转身就跑。
李福当时为自己捏了把汗,他不管再耽搁下去,背起太保,向县城一路狂奔。
经历了尸鬼的事情,这一路上倒是再没出别的问题,不过他到了县城之后,已经是第二天晚上,他没着急去杨家,反倒先找了一家简陋的饭馆,点了一碗烂肉面,半斤酒带,以个鸡腿。
一会儿的功夫儿,一壶酒,一碗泛着油花儿的面条端了上来。
李福二话没说就开吃,那根鸡腿则被他丢进了竹筐里,他能够死里逃生,全靠这太保,所以这李福没含糊,直接赏了个鸡腿。
吃完面条,喝完酒,李福把嘴一抹,摸出钱递过去,问道:小二,你知道杨老爷家住在什么地方吗?
店小二一听,当即变了脸色,他四处张望了张望,小声道:这位爷,您打听这干什么?
李福直言说道:我去他家办点事。
店小二说道:哎哟,我说这位客官,他家里接连死了俩人,现在没人敢去那了。
李福疑惑道:这怎么回事儿?
店小二说道:您还不知道啊?听说那杨夫人从法国捎来一条什么狗,反正是名贵的狗,结果那狗有病,杨老爷还没满月的孩子,就连同孩子的母亲被那狗咬了一口,没一会儿就不行了。
李福来了兴趣:有这等事?
李福和店小二聊的尽兴,没发现太保自己偷偷溜走了,李福这一聊,聊了近半个时辰,他越听越心惊,正打算不再惹这档子事,却发现太保不见了,他赶紧走出饭馆,站在大街上,举目四望,可哪里还有太保的身影呢。
李福一路寻找,最后找到一户农户家里,这户人家姓黄,大家都称呼黄老三。
黄老三夫妇靠放羊为生,年过半百,膝下无一子半女。
这天黄老三来到城外放羊,他忽然听到天崩地裂的石块碎裂声,紧接着便听见响亮的婴儿啼哭声,他循声找去,却见一块崩裂的石头,旁边躺着一个婴儿。
黄老三见四下无人,心想难道这孩子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他仔细打量这孩子身上没有那么长的毛,这也不是猴,也许是上天见我可怜,专门送给我了子嗣,于是黄老三把男婴就抱回了家,取名黄石生。
黄石生是渐渐长大,他有个爱好,就是喜欢串门,没多久,周围几十里人家的情况他都是了如指掌。
有一天,他要出门去转悠,还没回家,就有人找上门儿来了,来人是邻居陈武。
陈武对黄三说:你儿子去我家附近转悠了一圈,我们家就丢了一只鸡,我看不是别人偷的,一定是你儿子偷的。
黄老三为了息事宁人,就把自家的一只鸡赔给了陈武,等黄石生回家,黄老三就问他怎么回事,你是不是偷人家鸡了?
黄石生说:这事儿与我无关,这鸡是陈武的儿子偷的,拿到山上烤了吃了。
黄老三奇怪地问:那我怎么知道是不是你出的馊主意?你赶快如实给我说,不许撒谎。
黄石生沉默不语,只是低着头。
这回黄老三可生气了,呵斥道:跪下。
没想到黄石生一听跪下俩字,反而倔强的挺直了腰板。
我看真是你小家桥翅膀硬了,看我不打死你。黄老三气不过,脱下鞋,劈头盖脸就要朝他头上打去。
这个时候,黄老三的老婆走了出来,见状赶忙把鞋抢了过来,推推搡搡的就把黄老三推走了。
完事之后,黄老三的老婆回头又心疼地对黄石生说:儿啊,你怎么不听话呢?你要如实回答呀,再说了,他让你跪下,你怎么把腰板挺得更直了呢?你这不是明摆着要和他对着干吗?
谁知这黄石生叹了口气,说:爹受不起我这一跪。
黄老三的老婆听得也是一愣:儿子,跪爹天经地义,你为什么不能跪呢?
黄石生低着头,也不再说话。
黄石生十四岁那年,得了一场怪病,半夜里,他人虽然睡在床上,脚却在不停地乱动,仿佛在跑步一般,一直到五更鸡鸣才醒来。
黄老三以为他是在做梦,请大夫开了几副安神药,可是一点儿作用不起,这梦游是越来越厉害了,黄老三又请来最有名的道士驱邪,没想到道士一见黄石生在床上奔跑的样子,便起身告辞,对黄老三说:令郎所做之事,非在下所能管得,您还是另请高明吧。
黄老三再问,道士也不再答话了。
一晃眼的功夫,黄石生十八岁了,黄老三让他帮自己放羊,以后也好靠放羊为生。
黄石生听了,却淡淡地说:你去磨坊的磨辇下,那里有两贯钱,你拿去用吧。
黄老三一听,这是什么跟什么呀,东一榔头西一杠子的,让我去那儿拿什么钱,这是什么无头无尾的话,但是黄老三还是半信半疑地来到了磨坊,果然从下面找到了两贯钱。
黄老三胆子小,他就问黄石生:儿啊,你实话告诉爹,这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