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恩将仇报(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后,出了客栈的大门,走了没几步,马思纤忽然感觉到有点儿不对劲儿。

    这知府衙门在客栈的东边儿,而那衙役却领着我往西边儿走,这是咋了?

    马思迁连忙问那位差役,呃,我,我说,大哥,这杨知府到底他是做的怎样的安排?

    那位衙役说,呀,别急,到了地方你就知道了。

    这衙役领着马思迁是七拐八拐半柱香的功夫过后,终于在一条小巷停下了脚步。

    马思迁不由得疑惑,呀,这衙役领着我上这条小巷里干啥呢?

    难道这条小巷之中有什么差事可干?

    马思迁心里边儿七上八下着,那差役指着小巷一旁的大门道,哎,到地方了,快进去吧,说着抬腿就进了那扇大门。

    马思迁虽然心中有疑虑,但也只好跟了进去,这时候啊,一位五十多岁的老汉迎了过来。

    那衙役向马思迁介绍说,那位老汉姓崔,人称崔掌柜,以开豆腐铺为生,因为常去羊知府家送豆腐,因此与羊知府相识。

    而杨知府为马思迁做出的安排,是让马思迁给崔掌柜做徒弟,学做豆腐。

    听完衙役的话,这马思迁不禁目瞪口呆,想不到杨知福为我安排的差事儿,竟是做崔掌柜的徒弟,学做豆腐。

    江知府啊,杨知府,我马家对你可是有大恩大德,你让我学做豆腐,干这没出息的活儿,不是把当年我马家的接济之恩不当回事儿吗?

    你这不是有恩不报吗?

    那衙役转身走了,在泸州城里举目无亲的马思迁,只得在崔掌柜的豆腐铺里留了下来。

    他每天累的是腰酸背痛,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杨知府的抱怨,怨恨是越来越深。

    三个月后的一天晚上,忙了一天的马思迁正坐在自己的房间里唉声叹气,忽然有一个人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马思迁定睛一看,那人竟是三个月前送他来到豆腐铺里的那位衙役。

    马思坚不由得心里儿一动,难道羊知府良心发现,要在知府衙门里为我安排一个差事儿,因此让这位衙役领我去知府衙门。

    却见那位衙役从怀里掏出了几锭银子,塞在了马4000的手里,说,这是120银子,是杨知府让我交给你的,他让你拿着银子赶快回去。

    那衙役说完后,就急匆匆地走了。

    马思倩捧着银子,眼泪都快下来了。

    新说话儿好,你个羊知府啊。

    你安排我在豆腐铺里当学徒已经本不应该,如今你就用区区120银子打发我回家,真是岂有此理。

    这天底下还有第二个像你这样有恩不报的人吗?

    你让我回家去,我偏不回,我偏要在这泸州城里继续待下去。

    半个月后的一天,马思迁与豆腐铺里的几位伙计一道儿去街上卖豆腐,路过羊知府家门前时,见到许多官兵将羊知府家围得是水泄不通。

    并不停地从宅子里边儿往外搬东西。

    马思迁看不懂眼前的一幕,连忙就向一位路人打听。

    那位路人告诉他说,阳知府啊,被朝廷给拿下了,关进了大牢,这家也被抄了。

    得知羊知福被抓进了大牢,家也被抄了,这马思迁心头不由得升起一阵快意,哈哈,杨知府啊杨知府,想不到你也有倒霉的一天,这可是老天报应你这个有恩不报的人。

    卖完豆腐回到豆腐铺里,马思迁刚喝完一碗凉茶,几位官差打扮的人忽然是冲进铺子,一抖手中的铁锁锁住了崔掌柜,然后将它压出了豆腐铺。

    马思迁河铺中的伙计们不禁大为不解,那崔掌柜只是一位规矩的生意人,官差为何要抓他呢?

    七天之后,崔掌柜才被抬回了豆腐铺中,只见他瘦的皮包骨头,身上是伤痕累累,气息奄奄,显然他被动了大刑。

    经过郎中的精心医治,半个月后,崔掌柜才恢复了元气。

    一天,马思迁见左右无人,便问崔掌柜,官府为何要抓您,为何还对你动了大刑?

    崔掌柜长叹一口气,哎,官府怀疑我是这么一回事儿?

    原来啊,杨知府陷入了一场官场斗争,并被一位对手抓住了把柄。

    扬知府的那位对手罗列了羊知府十大罪状,并在皇上的面前告发了杨知福。

    皇上震怒,下旨让阳知府的那位对手负责查办阳知府。

    那位很快就把羊知府捕入大牢,抄了羊知府的家,并四处抓捕羊知府的心腹之人以及羊知府交往频繁的人,以收集扬知府的罪证。

    崔掌柜因为经常给羊知府家送豆腐,与羊知府相识,因此啊,他他被怀疑为羊知府办过事,知道羊知府的罪证,因此就被抓进了大牢。

    但崔掌柜只是一位豆腐铺的掌柜,那除了给羊知府家送豆腐,经常出入杨家之外,哪里给羊知府办过什么事儿啊?哪里知道羊知府的秘密呢?因此,面对办案的官差们查问,他一问三不知,办案的官差以为崔掌柜故意隐瞒,于是就对崔掌柜动了大刑,将崔掌柜是折磨的死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