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井底怨魂(2/3)
看整个房子,忽然发现有些门框上竟然贴着镇鬼符。
为什么会有镇鬼符呢?难道说,死的这个人在家里闹不成?不是说今天才死的吗?但是那些镇鬼符明显贴了有一段时间了,难怪一进来就感觉不对劲儿。
王师傅第一次走夜路感到害怕,他自行车骑得飞快,一路狂奔赶回家里,睡觉的时候一直在想晚上的事,思来想去的,怎么也想不明白那人的脸怎么会是那个样子,而且尸体为什么会那么臭,还有那户人家为什么不点烛不烧香。
等第二天一大早,王师傅就迫不及待去那个村里打听,这一打听,才知道事情的原委。
死的那个人姓朱,常年去城里打工,前几天晚上在工地没事就和几个老乡去逛大街,就在离工地不远的十字路口,他们发现了一堆烧过的冥币,还有正在燃烧的香烛,有个老乡说这是给一个小娃娃烧的,那娃娃前几天病死了,他们一家子都在工地上,那家人他也认识,可怜得很,姓朱的一听,就满不在乎的说道:一个小屁孩儿,死了就死了,烧个锤子纸。姓朱的说完之后,过去就几脚把香烛踢飞了。
其他几个老乡见了,赶紧拦住他,问他:你这是干啥呢?死者为大,你赶紧给人家娃娃道个歉认个错。
没想到姓朱的来劲了,又把那冥币灰给踢散了,又喊出自己的二弟,当场撒了一泡尿。
经过这么一闹,大家都没兴致逛了,几个人掉头就回去睡觉。
工地上住的都是大通铺,十几个人住在一起,晚上大家正在睡觉,睡得正香的时候,突然被一阵很大的沙沙声吵醒了,有人拉开灯一看,发现姓朱的那人正使劲抓着自己的皮肤,身上一道道的血痕,那沙沙声就是他抓皮肤发出的声音,大家都被他吓坏了,忙问他怎么回事,姓朱的一个劲儿的说自己身上很痒,好像有人不停的在挠他。
大家一听,有人就说了:该不会是今天你把人家小娃娃得罪了,人家来找你来了吧?你赶紧去给人家赔罪,看能好使不,然后我们再送你去医院。
几个人就赶紧带姓朱的去赔罪,然后又去了医院,结果过了几天,姓朱的全身更痒了,抓得也更厉害了,叫声一天比一天惨,皮肤也一天比一天烂。
姓朱的在医院治了三个月,一点起色都没有,而且越来越严重,家里也没钱给他看病了,就带回家了,回家之后,他家人就找了个大神给他驱邪,结果越驱越闹,家里贴满了镇鬼符,但是没一点儿用。
姓朱的在家的两个月里,整天说有个小孩儿往他脸上吹气,往他身上撒尿,到了临死前的几天,姓朱的皮肤已经烂得不成样子了,浑身散发着恶臭,天天晚上拼命的嚎叫,全村人都能听见,听得人头皮发麻,村里的人都说是仇家索命来了,就这样,熬到昨天的时候,终于被折磨断气了。
姓朱的死了之后,他家里人给他点蜡烛,烧香的时候怎么都点不着,不是火柴湿了,就是蜡烛变得跟铁一样,愣是点不着,那家人也明白是怎么回事,最后也只能作罢,好在那些怪事只发生在姓朱的身上,他的家人没有受到骚扰。
姓朱的死后,他的老婆年纪也不大,是一个很年轻的妇女,家里的有个小孩子,可惜不知为何得了一场怪病,最后也撒手人寰了。
父母纷纷去世,留下的孩子没人照看,只能让孩子的姑姑收养了。
姑姑家也有自己的孩子,两个孩子一起玩耍,倒也相安无事,可是有一天,孩子吃饭的时候不小心打破了一个碗,姑姑生气了,随手就打了孩子两巴掌,孩子就开始哇哇大哭,这时候就出事了。
姑姑突然怪叫一声,两眼一翻,就摔倒了,等再起来的时候,说话的声音和走路的姿势完全变了,熟人一眼就能认出,那动作就是孩子死去的亲妈。
这件怪事一时间在村里轰动了,许多人都来看热闹。
孩子的姑姑就在屋里哭,用孩子亲妈的腔调埋怨姑姑打孩子,有些年长的长辈就开始劝解,证明孩子的姑姑一直对孩子很好,劝了一会儿,姑姑不闹了,就开始和人们聊天,这个时候很多人都过去打招呼,问她说:你知道我是谁吗?
姑姑就说:怎么不知道,你不是那谁谁谁,咱俩过去经常坐在一起衲鞋底子呢。
有些长辈担心姑姑出问题,就劝道:你看,这边也没事了,你赶紧回去吧,你的孩子你放心,我们保证给你看好。
姑姑听了之后,说了一声:好,那我走了。说着话,伸手分开人群,就向村外走,人们就在后面跟着,走着走着,快走到孩子亲娘坟地的时候,姑姑突然又摔倒了,众人赶紧扶起她来,等她站起身之后,一脸茫然的问道:我怎么在这儿呢?你们这是干什么呢?我怎么跑坟地来了?
围观的人就告诉她:你以后千万别打孩子了,孩子的亲妈上了你的身了。
从那以后,姑姑也不敢再动手打孩子了,孩子虽然有些顽皮,但是也是个好孩子,有一年放暑假的时候,两个男孩一起出去庄稼地里玩。
在农村有个禁忌,那就是正午时分不易出门,就是出去也不要去野外,因为
为什么会有镇鬼符呢?难道说,死的这个人在家里闹不成?不是说今天才死的吗?但是那些镇鬼符明显贴了有一段时间了,难怪一进来就感觉不对劲儿。
王师傅第一次走夜路感到害怕,他自行车骑得飞快,一路狂奔赶回家里,睡觉的时候一直在想晚上的事,思来想去的,怎么也想不明白那人的脸怎么会是那个样子,而且尸体为什么会那么臭,还有那户人家为什么不点烛不烧香。
等第二天一大早,王师傅就迫不及待去那个村里打听,这一打听,才知道事情的原委。
死的那个人姓朱,常年去城里打工,前几天晚上在工地没事就和几个老乡去逛大街,就在离工地不远的十字路口,他们发现了一堆烧过的冥币,还有正在燃烧的香烛,有个老乡说这是给一个小娃娃烧的,那娃娃前几天病死了,他们一家子都在工地上,那家人他也认识,可怜得很,姓朱的一听,就满不在乎的说道:一个小屁孩儿,死了就死了,烧个锤子纸。姓朱的说完之后,过去就几脚把香烛踢飞了。
其他几个老乡见了,赶紧拦住他,问他:你这是干啥呢?死者为大,你赶紧给人家娃娃道个歉认个错。
没想到姓朱的来劲了,又把那冥币灰给踢散了,又喊出自己的二弟,当场撒了一泡尿。
经过这么一闹,大家都没兴致逛了,几个人掉头就回去睡觉。
工地上住的都是大通铺,十几个人住在一起,晚上大家正在睡觉,睡得正香的时候,突然被一阵很大的沙沙声吵醒了,有人拉开灯一看,发现姓朱的那人正使劲抓着自己的皮肤,身上一道道的血痕,那沙沙声就是他抓皮肤发出的声音,大家都被他吓坏了,忙问他怎么回事,姓朱的一个劲儿的说自己身上很痒,好像有人不停的在挠他。
大家一听,有人就说了:该不会是今天你把人家小娃娃得罪了,人家来找你来了吧?你赶紧去给人家赔罪,看能好使不,然后我们再送你去医院。
几个人就赶紧带姓朱的去赔罪,然后又去了医院,结果过了几天,姓朱的全身更痒了,抓得也更厉害了,叫声一天比一天惨,皮肤也一天比一天烂。
姓朱的在医院治了三个月,一点起色都没有,而且越来越严重,家里也没钱给他看病了,就带回家了,回家之后,他家人就找了个大神给他驱邪,结果越驱越闹,家里贴满了镇鬼符,但是没一点儿用。
姓朱的在家的两个月里,整天说有个小孩儿往他脸上吹气,往他身上撒尿,到了临死前的几天,姓朱的皮肤已经烂得不成样子了,浑身散发着恶臭,天天晚上拼命的嚎叫,全村人都能听见,听得人头皮发麻,村里的人都说是仇家索命来了,就这样,熬到昨天的时候,终于被折磨断气了。
姓朱的死了之后,他家里人给他点蜡烛,烧香的时候怎么都点不着,不是火柴湿了,就是蜡烛变得跟铁一样,愣是点不着,那家人也明白是怎么回事,最后也只能作罢,好在那些怪事只发生在姓朱的身上,他的家人没有受到骚扰。
姓朱的死后,他的老婆年纪也不大,是一个很年轻的妇女,家里的有个小孩子,可惜不知为何得了一场怪病,最后也撒手人寰了。
父母纷纷去世,留下的孩子没人照看,只能让孩子的姑姑收养了。
姑姑家也有自己的孩子,两个孩子一起玩耍,倒也相安无事,可是有一天,孩子吃饭的时候不小心打破了一个碗,姑姑生气了,随手就打了孩子两巴掌,孩子就开始哇哇大哭,这时候就出事了。
姑姑突然怪叫一声,两眼一翻,就摔倒了,等再起来的时候,说话的声音和走路的姿势完全变了,熟人一眼就能认出,那动作就是孩子死去的亲妈。
这件怪事一时间在村里轰动了,许多人都来看热闹。
孩子的姑姑就在屋里哭,用孩子亲妈的腔调埋怨姑姑打孩子,有些年长的长辈就开始劝解,证明孩子的姑姑一直对孩子很好,劝了一会儿,姑姑不闹了,就开始和人们聊天,这个时候很多人都过去打招呼,问她说:你知道我是谁吗?
姑姑就说:怎么不知道,你不是那谁谁谁,咱俩过去经常坐在一起衲鞋底子呢。
有些长辈担心姑姑出问题,就劝道:你看,这边也没事了,你赶紧回去吧,你的孩子你放心,我们保证给你看好。
姑姑听了之后,说了一声:好,那我走了。说着话,伸手分开人群,就向村外走,人们就在后面跟着,走着走着,快走到孩子亲娘坟地的时候,姑姑突然又摔倒了,众人赶紧扶起她来,等她站起身之后,一脸茫然的问道:我怎么在这儿呢?你们这是干什么呢?我怎么跑坟地来了?
围观的人就告诉她:你以后千万别打孩子了,孩子的亲妈上了你的身了。
从那以后,姑姑也不敢再动手打孩子了,孩子虽然有些顽皮,但是也是个好孩子,有一年放暑假的时候,两个男孩一起出去庄稼地里玩。
在农村有个禁忌,那就是正午时分不易出门,就是出去也不要去野外,因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