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谁是主人(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几代土司财富积累,土皇帝们个个富得流油,他们还掌握着当地经济命脉,盐铁,造纸,丝绸等。

    简直是完美的打劫对象。

    只要能介入奢安之乱,刘招孙便可以像义父刘綎当年那样,在西南大赚一笔。

    须知,当年刘綎在西南捞银子,连万历皇帝都眼红。

    更重要的是,刘招孙可以趁这次叛乱,将势力向西南扩张。

    或许能以平叛名义占一块飞地。

    即便不能,也会增强平辽侯在西南地区的影响,通过结交当地势力,利益交换,为将来席卷天下做好准备。

    当然,所有这一切实现的前提是,刘招孙须掌握一支可以战胜叛兵的强军,否则都只是妄谈。

    由于更多的白杆兵被抽调去辽东,原本在天启二年爆发的奢安之乱,现在如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爆炸。

    所以他不敢有一丝懈怠拖延,必须尽快训练新军。

    送走两人,刘招孙给身边几位卫兵都发了红包,勉励了大家几句。特别给那个游侠儿吴霄包了个十两银子的大红包。

    上午陆陆续续又有人上门拜年。

    刘招孙忍住困意,笑呵呵的迎送客人。

    有些人他认识,有些则根本没见过。

    “大人,康监军送礼来了。”

    吴霄进来禀告。

    康应乾昨夜染了风寒,今日吹不得风,派人送来贺贴和一个油纸礼包,刘招孙拿在手里感觉沉甸甸的。

    估计装了不少银子。

    “还是康监军对本官好,知道本官缺钱,就送来了。”

    刘招孙喜出望外,连忙拆开油纸。

    一本《金瓶梅》滑落面前。

    封皮写着“早生贵子”四个大字。

    ~~~

    最后来了个本地的大户,说是辽东巡抚的表弟,刘招孙被这来头镇住,以为是来跑官的。

    巡抚表弟让家仆拎来袋沉甸甸的狗头金,说是把女儿嫁给刘总兵当小妾,不要彩礼,还要给他倒贴……

    后来才知道,外面传说诰命夫人不能生育,这才有人打起歪主意,张罗着给平辽侯纳妾。

    刘招孙无语。

    他怀疑是康应乾在背后使坏。

    等打发走这些人,已是午时二刻,想起自己还没吃饭,匆匆吃了个饼子。

    两个丫头补完觉,都起来了。

    金虞姬跟在杨青儿后面,模仿汉地女子习俗,给官人拜年。

    杨青儿像个礼仪专家,在旁边不停给金虞姬纠正。

    刘招孙给两人各包了个二十两银子的大红包,够姐妹俩一年的脂粉钱了。

    “官人昨夜打马吊不是输光了么?”

    杨青儿满腹狐疑。

    刘招孙以为她要查自己私房钱,心下大惊,连忙道:

    “康监军借我了一百两,说下月还给他一百二十两,他怕本官过年没银子给属下发压岁钱。”

    一妻一妾相视一笑。

    夫君当是大明最穷苦的总兵官了。

    “该去承恩门了,五六天没巡营,不知伤兵们怎样了,这大冷的天。”

    说着便进屋找寻铠甲,杨青儿跟在后面:

    “官人,俗话说,新正拜节,走千家,不如坐一家,今日便不出门了,一起在家坐着。外面不是还有邓千总他们吗?”

    刘招孙已经放了七天假,不能再闲下去。

    “士卒,将官心腹也。几日不见他们,本官不放心。你俩快去后厨寻些干净菜肴,用油纸包好,我带回兵营,给伤兵吃。”

    杨青儿瞪夫君一眼,抱怨道。

    “官人真是劳苦命!大年初一也不得闲!”

    她叹息一声,转身进去。

    金虞却姬站在原地:

    “官人,奴家也随你去迎恩门。”

    刘招孙疑惑道:

    “你身子好了?”

    “好了。”

    “真的好了?”

    金虞姬身形灵巧,柳腰摇曳着贴到刘招孙耳边,曼声低语:

    “官人,那晚不是验了吗?”

    刘招孙记不清那晚发生了什么,他摸了摸脑袋,半天才道:

    “出去也好,天天待在家里闷得慌,把你的鳞甲穿好,还有披风也带着,城外冷的紧。”

    金虞姬笑吟吟的进去了。

    四人带了几包吃食,出了总兵府,沿着南北大街向瓮城走去。

    街道上行人往来不绝,都在走亲访友拜年,其中有些叶赫人和蒙古人,学着汉人模样行礼。

    刘招孙心中得意。

    看来这以夏变夷之策,已初见成效。

    外番子民仰慕大明风俗,渐渐懂得华夏礼仪。

    四人边走着边说些闲话,很快便到迎恩门商业街。

    有人上来向平辽侯行礼。

    这些开原百姓都是些商户,有叶赫蒙古朝鲜等人,都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