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刘招孙的亲卫来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距离裴大虎沈炼等人五十里外的文登县县衙。

    八里铺铺兵口中的宋大人,高坐文登大堂上首,一身儒雅,正悠然的品着普洱。

    宋应昇旁边,依次坐着东厂大档头曾其孝、辽西军头吴襄、开原第六千总部千总汪卫,以及威海卫指挥使杨起隆。

    从辽南到文登一路走来,文官出身的宋应昇杀伐决断,比之东厂档头更为狠辣,再加上他熟悉开原事务,现在俨然已是这支队伍的领袖。

    威海卫指挥佥事董遇时和百尺所千户吴梦麟站在县衙门口,周围还站着几名从栖霞、招远等地赶来的知县。

    众人不时抬头瞟一眼大堂上坐着的上官,刚赶来的知县额头渗出细密汗珠。

    文登县衙周围,此时黑压压围满了战兵和卫所兵,他们将倒在地上的尸体一具具拖到外面。

    三进的厢房屋顶还在冒着青烟,县衙周围弥漫着木头燃烧的气息和浓烈的血腥味。

    后院厢房的大火刚被扑灭。

    这里刚经历一场极为惨烈的战事。

    第六千总部最后两百多不肯投降的战兵,被叛徒出卖,数倍于己从的明军里应外合围攻。

    为保护县衙,保护平辽侯妻儿,他们全部战死,只逃出二十多人。

    从县衙大门到三进小院,地上横七竖八摆着两百多具开原兵尸体。

    坐在知县位置上的宋应昇轻轻吹了吹手中热茶,喝下一小口,眯着眼睛对东厂档头道:

    “曾公公,目下已逮拿袁可立,又抓住刘招孙小妾,收服文登开原战兵,下一步当如何做,曾公公和各位都可以说说。”

    曾其孝转身望向众人,谦虚道:

    “咱家平日做的是镇抚司拿人的勾当,做不得大事,对付刘贼,还是要靠诸位。”

    宋应昇再望向辽西将官吴襄。

    吴襄是祖大寿的妹夫,相比这位妹夫,他的儿子的名声在历史上更为响亮。

    吴襄本是马贩子出身,后来不知怎么考了个武进士,妹妹也嫁给了祖大寿,马贩子就成了宁远总兵官的大舅子。

    吴家在山海关渐渐站稳脚跟,后来成为明末最着名的军阀。

    吴襄这回从辽南出发,本想着搭东厂番子的便船来登州贩马。

    没错,他是个生意人。

    没想到到了登州,就遇上宋、曾策反开原军,两边又打了一场。

    生意人莫名其妙卷入到这场纷争之中,具备商业眼光的吴襄索性不再贩马,开始倒腾军粮。

    这也为吴家后来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

    “辽西的兄弟说,刘贼正调兵攻打辽沈,下一步估计就要打咱们辽西。”

    吴襄捋了捋下颌美髯,忽然高声叫道:

    “刘招孙还是太年轻,他这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啊!”

    其实冲冠一怒为红颜的不是别人,正是吴襄的儿子,少年成名,勇冠三军的平西伯吴三桂。

    吴三桂今年刚满九岁,应该还没遇上陈圆圆。

    “汪千总,刘招孙会不会直接率军攻打山东?”

    曾公公忧心忡忡问道。

    三天前,在清除掉登州的袁可立和其他一些勾结平辽侯的官员后,宋应昇亲自登门,见到了他的同乡兼好友汪卫。

    宋应昇现身说法,向他同乡讲述了刘贼在开原犯下的种种暴行。

    在过去的两个月时间里,辽东各地超有五百官吏将士人头落地,很多人只是因为收了两百两银子。

    汪千总得知开原整风运动的情形,凡贪墨超过二百两者,皆被斩首。

    宋应昇告诉同乡,所谓的整风运动不过是刘招孙诛杀功臣,培育自己心腹的借口。

    汪千总在文登半年多时间,从附近豪绅大户那里收到的礼物,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两。

    照刘招孙的标准,他至少得被斩首四十次。

    宋应昇在旁苦口婆心劝说。

    “汪千总,你在开原又没有家眷,无牵无挂,难道要坐在文登等死吗?等到刘招孙打完辽西,就要来山东了。刘贼最喜欢做的就是过河拆桥,还有杀鸡儆猴,汪千总,这次,你就是鸡!”

    意识到自己难逃一死,汪千总最终下定决心,决定带兵随宋大人、曾公公一起,投奔京师,跟着朝廷搏一场大富贵。

    第六千总部所辖战兵都是在剿灭闻香教后就地招募的山东兵。

    两千五百人中,除了三百开原老兵,其他战兵战力低下,他们来源复杂,有流民,有渔民,有纤夫,有军户。

    这些人训练不到半个月就随部队对闻香教作战。

    平心而论,第六千总部是开原六个队伍中战力最低的,忠诚度也最差。

    剿灭闻香教后,登州各地盗匪横行,为了尽快完成对文登周边的控制,刘招孙不得不加紧扩军。

    疯狂扩军的结果就是鱼龙混杂,开原士气如虹,闻香教望风披靡时,问题不会爆发出来。

    等到将领反水,各营训导官被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