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好本子快到我的碗里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导演请指教》计划在大众中没引起什么水花,但在业内就不一样了。

    太多因为钱不够而拍不了电影的导演。

    所以,短短几天,青奕公司收到的剧本、短片就超过了五十本。

    李元青除了创作新歌以外,每天都会抽出点时间看看投递上来的剧本。

    对于他而言,只要粗略看看名字就能知道哪一部有火的可能性。

    之所以认真看看,就是想找找有没有沧海遗珠。

    看了三天,李元青确定一件事。

    有些本子一直无人问津确实是有道理的。

    粗糙、简陋、抄袭以及无聊,还有就是虚报成本。

    这些本子去骗骗煤老板没关系,反正他们只想要漂亮女演员,可拿来给李元青看,只剩辣眼睛。

    当着陈曦的面,李元青又丢掉一个剧本。

    陈曦小心翼翼的问。

    “还是没有能投的?”

    “没有,这种本子投递的人是怎么想的?上来就敢吹成本需要八百万,票房预估五千万?是他磕了药还是当我们瞎了心?”

    “人家上面写了,只要你出演,再找刘德华这种级别的来搭戏,就能拿这么高的票房。”

    “光我和刘德华同时出现在一部电影里,片酬能低于八百万?”

    李元青喝了口白开水,平复了一下心情。

    “曦姐,接下来半个月你以公司名义去北电、中戏等国内艺术院校开宣讲会,把我们的计划再好好传达给院校里早已毕业和尚未毕业导演们。”

    陈曦点点头,表示马上就会去联系。

    ***

    “月光色,女子香

    泪断剑,情多长...”

    李元青这两天都在录音棚里录歌。

    目前唱的歌是《月光》

    这也是新专辑的第三首歌。

    这首歌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侠客纵横,爱恨纠葛,百转千回的唱法更是把这首歌传递的情感推向新的高度。

    刚刚唱完一遍,录音棚外的刘奕菲就拿着电话提示李元青,有新的来电。

    “谁的电话?”

    “叔叔的电话,我刚刚接了,他好像找你商量投资电影的事。”

    李元青拿起电话,就看见备注上的“老爸”字眼。

    李元青有点疑惑但还是不假思索的接过。

    “喂,爸。”

    “儿子,你们公司是不是在找电影项目投资?”

    “是啊,怎么,又有大老板找到你那里去了?”

    “不是大老板,是有水平的大导演。宋江波听过没有?”

    “当然听过,他是个人传记类电影的行家,《毛泽东与斯诺》不就是他执导的,这部电影还拿了华表优秀奖,当年你们单位组织包场,你当时不就是带着我去看的嘛。怎么,宋导又要拍新电影了?”

    “对,宋导的背景是长春制片厂,这两年也在搞市场化,所以有些项目愿意和民营企业合作。这一次宋导带来的电影我觉得挺好,对方刚跟我聊了两句,我就立马通知你了。”

    “他可以直接把剧本发给我们公司啊,何必找你呢?”

    “剧本还没写完呢,只是项目刚立项,正在拉投资。”

    “没写好的剧本你就听两句就觉得不错?”

    “肯定不错!你老爸用人格担保,这个题材肯定有人看。”

    “得,那你跟我说说,要是真不错,我可以直接联系宋导。”

    “电影主角就是几个月前上新闻的女警官任长霞。”

    听到这个名字,李元青神情立马严肃起来。

    “你是说宋导要给今年四月份因公殉职的任长霞警官拍个人传记电影?”

    “对,长春制片厂已经获得了授权,宋导亲自操刀,对方说会在任长霞警官牺牲一周年之前把电影拍完,最晚明年下半年就要上映。”

    “好的,我马上去联系长春制片厂。”

    这种主旋律电影投资不能看票房收益。

    也正是因为这种电影赚钱的概率小,长春制片厂才愿意把项目拿出来跟民营企业合作。

    青奕投资《任长霞》也能向文化部门表态。

    两天后,陈曦专程去了一趟长春拜访了宋江波导演并签下了投资合同。

    也就在当天,田壮壮给李元青打了一个电话。

    “导演系有你的两位学长会在这两天去你公司找你。”

    “他们的剧本,老师你肯定看过了,你觉得怎么样?”

    “我不是研究商业片的,我的看法不具备参考价值,但是侯科铭看过了,他给的评价不错,所以我才会让他们俩去找你,你在商业片方面走得比我们这些老家伙要远。”

    “既然侯院长认为不错,老师你也向我推荐,那我明天会在公司等着两位学长。不知道两位学长叫什么名字?”

    “一个叫程耳,一个叫宁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