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炼蜜半两,紫苏一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斯文两人相依,在道观中缓步慢行。

    每到一处熟悉的角落,孙紫苏都会兴致勃勃的介绍,她与此地的些许过往。

    言笑之间,女子娇憨便满溢而出。

    突然,她伸手指向拱门上的一行刻字:“每紫苏一钱,需用炼蜜半两,蜜炙微炒制深棕,可治肺感邪寒。”

    “这是我小时候从古籍里翻出来的药方,用材也恰好有我名,我俩算是有缘分,所以就被那时的我,刻在了院子的拱门上。”

    说着又不满的嘟起了嘴:“这天天出门进门的看见这药方,怎么还能把我忘了呢,祖父他真是的!”

    李斯文一挑眉,要说这蜜紫苏子最出名的功效...其实是调理肠胃,促进胃液消化,促进消化与吸收的,被戏称为,健胃消食果。

    按理说,这种用药廉价且遍布极广,功效又无关紧要的药方,又怎么可能会被尘封多年...

    它有什么好藏的,处理手法上也没什么秘密,三两下就能复刻出来。

    更别说,天底下能代替它的药方多了去了,这一藏,可能就真失传了,只要藏药方的人不傻,就绝不可能藏这种鸡肋的药方。

    更不要说,还能这么巧的被你找到...

    李斯文心中刚起疑,就想到了孙紫苏那个,不管自己是心情好与不好,都喜欢吃点心犒劳或安慰自己的小爱好。

    心中顿时恍然。

    如此想来...是孙紫苏小的时候就嘴馋,眼大肚子小就很容易吃坏了肚子,再加上她又嗜甜不喜苦的口味...

    药王他老人家辛辛苦苦熬出来的药,一定被孙女打翻了好几次吧。

    所以他才会将这半是中药半是零嘴的蜜紫苏子药方,藏进了孙女将看的书籍里。

    而等之后,孙紫苏意外发现了这张‘连祖父都没见过、没听说过的药方’,自然对它爱不释手。

    那肠胃不畅的病...自然也就不药而愈。

    念及至此,李斯文轻轻一笑,捏着她软嘟嘟的小肚子说道:“若是某猜得不错,自你找到这张药方之后,肚子就很少再胀痛了。”

    “诶,你怎么知道?”孙紫苏惊呼一声,不解的抬头看向李斯文的侧脸,水汪汪的秋眸闪过一丝欢喜。

    “某怎么知道?”

    李斯文摇头轻笑,不想戳穿药王这小伎俩,也不想打破孙紫苏对这张药方的美好幻想。

    只好故作神秘道:“不可说不可说,道祖言,法不传六耳。”

    “又在糊弄我,我家就是修道的,道祖根本就没说过这句话!”

    孙紫苏不满的晃了晃小拳头,那意思很明显——你要是再卖关子,我可就上手了!

    李斯文心想着,要是他说出了实情,药王八成要被揪掉一把胡子,为了一时的心直口快得罪了药王,实在不值当。

    只好找了个借口,试图蒙混过关:

    “某也是听师长说过,医门向来流传着一种说法,说是每一张药方上,都灌注着来自病人的感恩,来自研发者的希冀,所以积年累月下来便有了灵性。”

    “就和玉能避灾一样,每一个找到尘封已久的药方,使它重见天日的人,都会被施予祝福。”

    “我猜,从你发现这张药方后,就很少生病。”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有药王这个大医天天在旁边看着,他就不相信孙紫苏这丫头,小时候得过什么大病。

    孙紫苏很是诧异的看了看,没从他脸上发现没什么不对,心中已然信了几分。

    心绪高涨之间,轻轻挽住李斯文的臂膀:“哼,你肯定又是在糊弄我,不过这次嘛...本姑娘算你过关!”

    说话间,孙紫苏兴冲冲的迈过拱门:“快进来,我给你介绍介绍我住了好几年的房子。”

    李斯文好笑的点了点头,快步跟在她身旁。

    “这是百草园,取自《神农百草经》,祖父种药的地方。”

    “我以前最爱在里面晒太阳了,温暖的阳光下,桃金娘的香气浓郁,小茴香气很甜,白豆蔻就很讨厌,闻着香尝着辛辣,还有姜黄...”

    回到了熟悉的地方,孙紫苏一路蹦蹦跳跳的,心情很好:“我走了这么多天,家里的布置都没什么变化,看来祖父他们离开前一直有好好打理。”

    “但现在再看,却有些怀念,好像已经离家很久了...”

    感叹之间,孙紫苏又抬起玉臂,指着桃树下的石桌石凳:“这就是曾经我晒药、捣药、看书的地方。”

    “四五岁刚识字的时候,我就看有图有字的《神农百草经》,再长大些熟读《伤寒杂病论》,还有《诸病源候论》。”

    “不是我说大话,单论识药认药和药理,在太医院当学徒的那些医学世家子弟,根本就比不上我,祖父都夸我同龄人间无出其右。”

    孙紫苏骄傲的挺了挺胸,俏脸上‘快夸夸我’的意思很是明显。

    “这里应该是个药庐,每天清早都会有人在这里等候,准备在祖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