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放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原本,青兰县的盐商中,赵家独大。

    但前一阵子为了向李家投诚,把盐的市场让出去了一大部分。

    “买盐?我赵家铺子就有啊。”

    赵公辅笑呵呵道:“若论身价,这青兰县可没几个人有你小子多了,这点小钱还要找老头子我砍价啊?”

    徐尘反问:“如果量大,您能给出多少价格?”

    赵公辅捋着胡子,沉吟半刻才开口。

    “你小子知道的,这年头,都不景气啊。”

    “今年,盐价最高将近二十文,最低也要八文钱。”

    “你小子真要大量买的话,给你十文钱一斤如何?”

    徐尘轻点头。

    这价格,真不算贵。

    哪怕是现在粮食价格降了下来,零散售卖也要十二三文钱一斤。

    大乾的盐价并不贵,主要原因还要追溯到几十年前,朝廷推行了盐引制度。

    所谓盐引,就是盐的销售许可证。

    朝廷的边疆缺少粮食,因为运力不足,所以鼓励商人运送粮食到边疆,换取盐引,再用盐引去换盐。

    之所以是“换”,是因为之前的制度是盐铁专卖,不允许商人卖盐。

    再发展,因为边关贸易的原因,就不需要运送粮食到边疆换取盐引了。

    于是各种私盐满天飞,根本刹不住车。

    也就导致价格一路下降,平时没有灾难的时候,和米粮价格相差不多。

    “那就十文钱一斤。”

    徐尘道:“先给小子来两万斤。”

    哈?

    饶是以赵公辅淡然的心性也是猛然一惊。

    一个人,省着点吃,一年也就是二斤左右的盐。

    流民才五千左右啊!

    这是准备养一万人吗?

    他有些怀疑道:“你小子来真的?”

    “当然。”

    徐尘很是大气,丢下一个包裹。

    哗啦散落开来后,二十个银锭子显露出来。

    他也是小小的奢侈了一把。

    按照原本的计划,是等今年的钱赚够了,再狠狠的购买一大批盐。

    但因为旱灾的缘故,让他心生不安,也就管不了太多了。

    先存个两年的盐再说。

    两年中如果出现意外,不得已起兵,还打不到海边的话,也就没必要混了,找个小岛凑合活吧。

    “好,不过可能要等上几天,这次一共才运送过来五万斤盐。”

    “没问题,到时候直接送去我们村即可。”

    徐尘放心下来。

    之所以直接找上赵家,为的就是不想市场上突然减少一大部分盐,导致价格上涨。

    盐搞定了,铁就有点麻烦了。

    铁在历朝历代都推行朝廷专卖,因为南边出了叛贼,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简而言之,现在购买大批量生铁的话,很亏。

    不过这事不算着急,长枪的枪头用不多少铁,弓箭更是,而且石格村的防御力量暂时还凑合,可以稍微缓一缓。

    下雨了,道路泥泞,温度也降了下来。

    接下来的几天,冰块估计是不用怎么卖了。

    于是徐尘转而来到了县衙。

    “徐兄,来来来,快坐。”

    李勇当即命人去取了酒杯、碗筷:“早就想与你一醉方休了,今日说好了,不醉不归哈!”

    徐尘也不介意,大大方方的喝了起来。

    二人推杯换盏四十多个小酒杯后,李勇长长的叹了口气。

    “这狗比知县当的太不容易了。”

    “钱搞不到不说,还天天为天灾糟心窝火。”

    “徐兄,你说,为什么别的知县就活的那么滋润呢?”

    对侧,徐尘轻笑着。

    他莫名想到一句话——明年就好了。

    李勇为什么搞不到银子,是因为去年收上来的赋税都被曾煜拿走了。

    偌大县衙空空如也,满地鸡毛。

    如果不是青兰县有李家这个之前三大家族之一帮忙,一个二十啷当岁的七品知县来到这地方,诸多世家大族联合起来能搞死你。

    “说说咱们的放贷?”李勇道。

    “正有此意。”

    徐尘微微思索,缓慢开口。

    “这雨一时半会估计是不会停的,等大雨过后,众多百姓正是需要银子的时候。”

    “百姓需要银子,有没有抵押物,当铺当不了,唯一的办法就是找当地的富绅借钱。”

    “大人可知民间借银子多少的利息?”

    利息?

    李勇皱眉:“只听说很高,但具体多少就不知道了。”

    徐尘笑道:“我见过最多的是一成利,按天滚。”

    “卧槽……”

    李勇瞪大眼。

    九出十三归已经很高了,在村子里,竟然这么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