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好弟弟,快快请起(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人,以免铺子被外地人诓骗。

    村长文书则可以证明此人当年种了多少的地。

    “都带了,喏。”

    “嗯。”

    老侯看着黄册上面的名字,对照文书上的名字,一致。

    “你种了五亩地,最多可借二两半银子,你要借多少?”

    “全借了。”

    “好。”

    老侯则根据村镇的地址,填写册子,而后让那男子按手印画押,给银子。

    “谢谢,太谢谢了。”

    那男子急忙点头,旋即小心道:“掌柜的,那个……可以让城门的军爷行个好,免去这次的进城费吗?我们村还有二十多人被憋在城外。”

    “进城费只要一个大子,没有吗?”

    “是来时候走的匆忙,忘记了,而且……也真没有。”

    “这……”

    老侯也有点无奈。

    后堂的徐尘见了,眉目忽的一挑。

    出事了!

    在整个青兰县来说,哪怕是之前的石格村都是中上等的,可即便如此,当初的嫂子手里也是一个大子都没有。

    这种现象并不罕见。

    生活在村子里,一般的百姓都是尽量一次性购买整年的生活所需,避免出远门。

    也就导致许多百姓手里连一个铜钱都没有。

    百姓手里没钱,急用钱,青兰借贷的出现刚好符合时宜。

    结果,被进城费给卡住了!

    近来,他频繁的往来县城和村子之间,都不交进城费,像白元武、李冲等人,也不用交。

    他都快把这茬给忘了!

    “掌柜的。”

    这时,一名中年女子走入铺子,有些为难的开口。

    “是这样的,我是后嫁入村子的,黄册上面没有我的名字,但有村长的文书,可以借钱吗?”

    “可以。”

    徐尘直接开口。

    这里面又是一个问题。

    官府对黄册的管制并不严,婚丧嫁娶,完全跟不上。

    最严重的是——隐瞒人口。

    生了孩子,只要满月就要缴纳人头税了。

    所以,为了避免赋税,百姓们是不愿意在黄册上登记的。

    而地方的世家大族,也愿意帮当地的百姓隐瞒,一般会瞒到八到十岁。

    这是一条默认的规矩,给生活已经很艰难的百姓留点喘息的空间。

    对于这一点,徐尘是知道的。

    所以才让村长开具文书,以证明其身份。

    但,文书这玩意太容易造假了。

    “有点麻烦了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