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当真一丁点脸都不给留!(1/2)
董允不愧是董允,这一句话直接是半点面子都没给王谋留下。
就连上位的大汉皇帝刘禅,此时听到了董允的话语之后都忍不住“噗嗤”一声直接笑了出来。
至于被董允正面“嘲讽”了的王谋那就更无须多说了,这句话过后王谋的脸都忍不住彻底变黑了。
看着面前的董允,脸色从阴沉直接变得涨红,嘴唇更是在此时忍不住的颤抖了起来,甚至慢慢还褪去了血色。
刘禅看到了王谋这个模样之后都忍不住赶紧让人搀扶一把,生怕王谋直接一口气儿没上来,再倒在自己面前了。
那到时候大家都说不清楚了!
好在王谋虽然被董允这个“小辈”气得够呛,但最终还是没有直接摔在董允的面前,毁了董允的声誉。
反而是看着面前的董允瞪了她许久之后,这才缓缓开口冷哼了一声。
“你这小辈难道就不知道什么叫做尊敬么?老夫就算不是大汉的太常,当年也是和你父亲董和乃是同袍。
算不得好友,你也得叫老夫一声叔父!
怎么...现在你得了陛下和丞相的看重,所以就敢如此狂妄了?
这就是你对待长辈的态度不成?”
王谋知道自己一时半会儿也不能反驳董允这句话,而且继续围绕这个话题说下去自己的脸面就丢干净了。
所以干脆直接摆起了自己的老资格,同时拿出来了他和董和曾经的交情。
虽然交情不深,但好歹辈分儿在这里,就算是他今日倚老卖老了,也不能让这个小子这么说自己!
简直是太过分了!过分!
只不过王谋还是太小看董允了,他不是他的父亲董和,但是却要比自己的父亲还要更加的执拗。
或许是因为当年董和在董允年幼的时候,说过一句董允的性格不如同行的好友费祎的原因。
所以这些年董允一直将这句话牢牢的记在了自己的欣赏。
费祎这些年越来越圆滑,而当年还对权贵充满了好奇的董允,如今却是走得比他父亲还要耿直。
看着面前的大汉太常公,董允知道王谋的名望很高,否则也不可能接替赖恭为九卿之首,担任大汉的太常。
更是很清楚王谋的年纪不小了,他说是自己的叔父...这甚至可以算是对自己的一种认可与夸奖。
日后这句话若是穿了出去,董允在整个益州都要好过不少。
但偏偏董允就是董允,看着面前其实脸色已经有些软了的王谋,董允并没有顺着王谋的话语给大家一个台阶。
相反,董允直接说了一句话。
“若是太常公想要攀附什么交情,那还请太常公现在立刻离开这里。
此地乃是陛下找我等臣子们议事的地方。
不是什么叔叔侄儿!
太常公若是想要找自己的侄儿,离开了这宫殿之后,大可去允的府邸之中。”
董允这几句话一说出来,别说王谋了,后方一直带着淡然笑容,秉承着两不相帮的大汉皇帝刘禅都愣住了。
他脸上的笑容再一次僵硬在了脸上。
而另一边的郭攸之更是让董允这句话给惊得话都说不出来了,嘴唇颤抖的比董允面前的王谋都要更加的严重几分。
同时,这一次王谋也不需要刘禅让人搀扶他了,他看着面前的董允,只感觉呼吸一阵急促,最后竟然一口气上不来了,一阵眩晕过后直接仰面摔了过去!
看着王谋昏迷过去的模样,刘禅竟然在那么一瞬间松了一口气。
让人立刻将王谋抬下去并且让太医令前来给太常公救治...
因为王谋的昏迷,这件事情总算是勉强过去了,董允也没有继续追着昏迷的王谋继续说下去。
但王谋被董允三言两语直接气得昏迷了过去,这件事情对于整个大汉朝堂来说也是非常要命的。
其中不少大汉的重臣们都开始在朝堂上疯狂地弹劾董允这位虎贲中郎将。
虽然诸葛亮在安排大汉官员的时候,并没有给益州一脉的官员太大的权柄,只是让他们制杖礼制上面的事情。
但他们的地位依旧是非常的高。
而且大汉毕竟也就只剩下了一个益州,朝堂上除了九卿之外,真正益州一脉的官员那也是占据了大多数的。
王谋作为九卿之首的太常,还是益州出身,自然也代表着大汉益州的颜面和利益。
如今被董允这小辈给弄成了这个样子,他们如何能够接受?
“元泰兄为了大汉殚精竭虑,不知道熬白了多少头发。
这一生纵然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算是先帝当年刚刚进入益州的时候,对于元泰兄也是礼遇有加。
先帝领益州牧的时候,就是元泰兄为益州别驾的。
之后先帝成为汉中王,元泰兄更是先帝身边的少府,乃是真正的近臣。
如今更是在关键时刻接手了太常之位,帮助陛下和丞相稳固
就连上位的大汉皇帝刘禅,此时听到了董允的话语之后都忍不住“噗嗤”一声直接笑了出来。
至于被董允正面“嘲讽”了的王谋那就更无须多说了,这句话过后王谋的脸都忍不住彻底变黑了。
看着面前的董允,脸色从阴沉直接变得涨红,嘴唇更是在此时忍不住的颤抖了起来,甚至慢慢还褪去了血色。
刘禅看到了王谋这个模样之后都忍不住赶紧让人搀扶一把,生怕王谋直接一口气儿没上来,再倒在自己面前了。
那到时候大家都说不清楚了!
好在王谋虽然被董允这个“小辈”气得够呛,但最终还是没有直接摔在董允的面前,毁了董允的声誉。
反而是看着面前的董允瞪了她许久之后,这才缓缓开口冷哼了一声。
“你这小辈难道就不知道什么叫做尊敬么?老夫就算不是大汉的太常,当年也是和你父亲董和乃是同袍。
算不得好友,你也得叫老夫一声叔父!
怎么...现在你得了陛下和丞相的看重,所以就敢如此狂妄了?
这就是你对待长辈的态度不成?”
王谋知道自己一时半会儿也不能反驳董允这句话,而且继续围绕这个话题说下去自己的脸面就丢干净了。
所以干脆直接摆起了自己的老资格,同时拿出来了他和董和曾经的交情。
虽然交情不深,但好歹辈分儿在这里,就算是他今日倚老卖老了,也不能让这个小子这么说自己!
简直是太过分了!过分!
只不过王谋还是太小看董允了,他不是他的父亲董和,但是却要比自己的父亲还要更加的执拗。
或许是因为当年董和在董允年幼的时候,说过一句董允的性格不如同行的好友费祎的原因。
所以这些年董允一直将这句话牢牢的记在了自己的欣赏。
费祎这些年越来越圆滑,而当年还对权贵充满了好奇的董允,如今却是走得比他父亲还要耿直。
看着面前的大汉太常公,董允知道王谋的名望很高,否则也不可能接替赖恭为九卿之首,担任大汉的太常。
更是很清楚王谋的年纪不小了,他说是自己的叔父...这甚至可以算是对自己的一种认可与夸奖。
日后这句话若是穿了出去,董允在整个益州都要好过不少。
但偏偏董允就是董允,看着面前其实脸色已经有些软了的王谋,董允并没有顺着王谋的话语给大家一个台阶。
相反,董允直接说了一句话。
“若是太常公想要攀附什么交情,那还请太常公现在立刻离开这里。
此地乃是陛下找我等臣子们议事的地方。
不是什么叔叔侄儿!
太常公若是想要找自己的侄儿,离开了这宫殿之后,大可去允的府邸之中。”
董允这几句话一说出来,别说王谋了,后方一直带着淡然笑容,秉承着两不相帮的大汉皇帝刘禅都愣住了。
他脸上的笑容再一次僵硬在了脸上。
而另一边的郭攸之更是让董允这句话给惊得话都说不出来了,嘴唇颤抖的比董允面前的王谋都要更加的严重几分。
同时,这一次王谋也不需要刘禅让人搀扶他了,他看着面前的董允,只感觉呼吸一阵急促,最后竟然一口气上不来了,一阵眩晕过后直接仰面摔了过去!
看着王谋昏迷过去的模样,刘禅竟然在那么一瞬间松了一口气。
让人立刻将王谋抬下去并且让太医令前来给太常公救治...
因为王谋的昏迷,这件事情总算是勉强过去了,董允也没有继续追着昏迷的王谋继续说下去。
但王谋被董允三言两语直接气得昏迷了过去,这件事情对于整个大汉朝堂来说也是非常要命的。
其中不少大汉的重臣们都开始在朝堂上疯狂地弹劾董允这位虎贲中郎将。
虽然诸葛亮在安排大汉官员的时候,并没有给益州一脉的官员太大的权柄,只是让他们制杖礼制上面的事情。
但他们的地位依旧是非常的高。
而且大汉毕竟也就只剩下了一个益州,朝堂上除了九卿之外,真正益州一脉的官员那也是占据了大多数的。
王谋作为九卿之首的太常,还是益州出身,自然也代表着大汉益州的颜面和利益。
如今被董允这小辈给弄成了这个样子,他们如何能够接受?
“元泰兄为了大汉殚精竭虑,不知道熬白了多少头发。
这一生纵然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算是先帝当年刚刚进入益州的时候,对于元泰兄也是礼遇有加。
先帝领益州牧的时候,就是元泰兄为益州别驾的。
之后先帝成为汉中王,元泰兄更是先帝身边的少府,乃是真正的近臣。
如今更是在关键时刻接手了太常之位,帮助陛下和丞相稳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