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风(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荀彧张了下嘴,不动声色道:

    “长文说联盟一事并未落定,他还有机会。”

    这个时候曹操才点了点头,算是对陈群的态度有了认可。

    老曹并不是急功急利的人,交代任务后非要手下立马给结果。事情办不办得好,有种因素在里面,但你办事的态度却要有。

    如果遇到问题你陈群就回来,那是实心办事吗?

    但还在,陈群没有让他失望。

    于是,曹操就让荀彧继续说。

    荀彧用他的口才将这件事的始末讲得很明白。

    刘虞也是想和曹操结盟的,但他对于曹操的政治意图充满了怀疑。你曹操说什么匡扶汉室,成就霸业,你曹操什么意思呢?

    是说你曹操要如韩信那样辅助高祖一样匡扶汉室,还是说你曹操要做霸主?还是你曹操压根就野心勃勃,要自己做那汉室主?

    又或者是两者皆是,先以匡扶汉室为号召,壮大力量,成就霸业。然后等到条件成熟,你曹操再来个禅让?成就你的帝业?

    所以,这就是刘虞当场问的那句:“成就谁的汉室。”的原因。

    问出此话的刘虞当即就对曹操充满了警惕。

    因为如果你要成就的是齐桓一般的霸业,那你不需要来找我刘虞。因为无论是西京还是东京,皆有皇帝在位。

    而你现在要以我刘虞做盟主,要推我做皇帝,那说明什么?

    就是你曹操想让我做傀儡,假意实现你的霸业,然后再找机会自己嬗变称帝。

    毫无疑问,刘虞虽然人厚道,但他不傻。他在朝庭十余年,玩的就是政治。

    从这一来看,你曹操就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也想诓他?

    而陈群也知道刘虞这个问题的复杂,在没有和曹操细致确认过,他是万万不敢随意讲的。

    不然将结盟事告吹还是小,要是因此落了话柄被打成乱臣贼子,曹操就被动了。

    但事情的转机却来了。

    当天夜里,刘虞的儿子刘和却偷偷找到了陈群,在和陈群的一系列谈话后,知道曹操是真心要奉刘虞为盟主,平定青徐,然后以青徐之力再造共和。

    于是心里有底的刘和自己去找其父,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让其父应下这个事。

    知子莫若父,当时刘虞就反问了儿子一句:

    “你莫不是要效世祖?也想争一争这天下?”

    刘和的脸一下子就红彤彤,不敢多言。

    刘虞却没有训斥他儿子,就问了一句:

    “你觉得世祖与高祖谁得天下难?”

    刘和想了想,小声答道:

    “想来还是高祖吧,彼时可有西楚霸王在。世祖却没有什么值得说道的敌手。”

    半是放心,半是失望,刘虞叹道:

    “错了。世祖得天下要比高祖难多了。只因为世祖赴河北肇基之时,这天下已有汉帝,那就是更始帝。彼时,世祖与他已有君臣名分。而天下反莽者,皆奉刘氏为主。而当长安士吏杀王莽,传首于更始帝所都之宛,则天下人心已归更始矣。”

    见儿子还是不懂,刘虞已经放弃了,他简单说了句:

    “汉室之德兴在乎天,应乎人。如世祖这一刘姓之人都反更始,那天下还有谁不能反?我刘氏还是受命之主吗?所以,纵然世祖才智皆高于更始,犹不敢背离。你刘和什么才情,也敢要犯上?”

    这个时候,刘和已经被其父的气势吓得汗涔涔的了。

    但他嘴里仍不服输,而是道:

    “都是姓刘,这天下为何不轮到我家来坐?”

    此时的刘虞已经不想再对这个忤逆子多费口舌了,他骂了句:

    “滚。没有我令,你不许出这个屋。”

    之后,刘虞就气得拂袖而去,而刘和就在事实上被监禁了。

    当刘和这样的说客都被刘虞给办了后,陈群就判断出暂时想说服刘虞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但为何陈群又判断出还有结盟的可能呢?

    从陈群的解释中得知,原来刘虞的麾下文武对于和曹操结盟的事竟然是普遍支持的。虽然支持的理由更不一样。

    如审配、崔氏兄弟等,皆是河北派,渴望打回河北。他们从整体利益出发,赞同和曹操结盟。

    济南处在平原后方,在北有强敌的情况下,一旦与济南一方交恶,那必然要陷入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

    而且想要打回河北,光靠平原的实力是没一点可能的。只有如曹操说的那样,结盟共平青徐,才有反攻河北的可能。

    但这一派为何没在陈群在场的时候支持他呢?原来他们也对于曹操的后续战略有疑虑。

    按曹操的规划,他们拿下青徐之后是往西打回来京都,亲君侧。但审配等人要的是往北打。这样两边就矛盾了。

    而除了审配这一派外,如孙坚、盖彤等军将也支持和曹操结盟。

    孙坚是听说往南打,那岂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