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 凯歌(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世间的荒诞性常常就这样出其不意的展现在面前,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

    张旦想不明白为何自己会站在这里。

    此时,他带着众文武正接受着河阳关的投降,一个叫陆康的文吏在一群心怀鬼胎的汉军吏士的裹挟下,出城向他们袒肩乞降了。

    他这会还有点迷糊,他这边刚收到黑夫送来水师已出发的消息,这边阻挡自己多日的河阳城就这样在自己面前洞开。

    甚至他自己这边都没同意对面投降,那关内的汉军就急不可耐的出城弃械了。

    这难道是敌军的计谋?

    尽管内心犹豫,但张旦还是决定赌了。

    因为王上的大军已过了野王,距离河阳两日就到。他要在王上到来前,为他拿下河阳这座要隘。

    之后张旦准备了多种预案,但最后一条都没用的上,从头到尾就是这么顺利。

    甚至到现在,张旦还有点不敢相信,他见那个叫陆康的老儿赤裸着上身在那发抖,就将自己的大氅披给他。

    也正是这一举动,那陆康才凄凄惨惨的说了之前河阳城内发生的那幕。

    其实陆康自己睡着了,说的这些也都是别人转述给他的。

    单就是非亲历者简单的描述,就已经让张旦惊愕了。

    半晌,张旦感叹还是汉家会玩啊,也同时明悟,与汉室的腐朽相比,泰山军真的是煌煌正道,如日中天了。

    合该泰山军得这天下。

    在有此想的同时,张旦也忍不住对那个叫杨丰的游侠充满好奇。

    一开始他是对杨丰杀了自己爱将而愤怒,但得知此人就是为了钱去行此事的时候,更是鄙夷。

    等现在听闻这人怒杀何荣,随后飘忽而去的时候,张旦的内心中忍不住感叹,这是一个奇人。

    换了换脑袋,张旦让人接收了河阳三城,其间还有个意外之喜,一支五百人的骑队也被关内的那些汉兵给裹挟得投降了。

    当南岸的河阴城被插上泰山军的杏黄大旗后,至此,从这里到京都再无阻拦。

    如今只需要等待王上的大军赶到,就可直趋上洛。

    一旦拿下汉家京都,就可将这污浊的俗世荡涤一清。

    ……

    三月十八日,张冲终于带着五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抵达了河阳城外。

    整片河内平原上,到处都是泰山军的车骑,军威煊赫,如威如狱。

    张冲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车架入河阳,观看了这座汉家新建的要塞。

    随后他就在河阳北岸开始了一番演武。

    千年以前,当年周武王在河对岸的孟津会盟诸侯进行演武,随后浩浩荡荡的从这里渡口黄河,杀入朝歌。

    而千年以后的现在,张冲带着泰山军从河北出发,再一次抵达了这里,张冲的这场演武,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有了更深层的意味。

    于是,诸军振奋,以有道伐无道,以有德伐无德,以有命伐无命,天下鼎革就在今日。

    大军在河内休整两日,在三月二十日这天,张冲的车架率先进入大河以南,诸军节次,军入河南。

    按照张冲战前的方略,在攻克洛阳之前,先剪除四面的防御,堵塞外围可能的援兵。

    于是,大军在这里开始分出三支。

    其中一支从这里向东折向虎牢关,准备拿下洛阳的东大门。另一军则向南,准备拿下八关之轘辕关,最后一军则沿着嵩山北麓进攻伊阙关,一同切断南面通道。

    而与此同时,留在河内方面的潘璋部也带着大军向西,准备从王屋山的南面塬台渡过大河,进入弘农,以从崤函通道堵住洛阳向西之路。

    可以说,张冲就是要布下一张大网,将洛阳死死困在中间。

    这一次,京都在劫难逃。

    ……

    一旦军略定下,泰山军展现了它强大的执行力。

    主持函谷关方向的主将是乐进。

    乐进被张冲调回中护军序列后,很快就恢复了一个完整军的编制,并赐军号“捧日“。

    虽是新编,但全员老卒的捧日军展现了极强的机动能力。

    他们是三月二十日随张冲的车架进入南岸的,到三月二十二日便已抵达偃师城下,日均行军三十里。

    乐进军刚抵达偃师,由城内豪势和县卒组成的反击就接踵而来。

    京畿地区人口茂密,偃师一方动员起来,也组成了一支兵力不菲的军队。但人人素知,京畿人不擅争斗,所以这所谓的军队也是素质低劣,压根就没什么战斗力。

    其军本来驻扎在偃师城外的五里亭,一看到泰山军的烟尘,几乎鼓角未动,便溃退乡野。

    其县令更是不敢回城,直接向着东方的巩义奔逃。

    于是,捧日军几乎一矢未发,便拿下了京都的外围要塞偃师。

    克了偃师后,泰山军破狱纵囚,公审境内豪势,留下一营五百老卒屯驻后,乐进决定从各营挑选奋勇兵壮,得一千五百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