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四章 君臣(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后他就做了一个梦。

    在梦中,整个长安城火光一片,到处都是喊杀声,赵温想叫却一直叫不出。

    直到一道光闪过,赵温忽然惊醒了。

    醒来后,他整个后背都被汗给打湿了。在看到女婢们还在跪着侍奉,他想了想,喊来一个徒隶,对他道:

    “你去建威将军府,拿我的拜帖去请将军过府一叙。”

    建威将军者,董承也。

    仆隶得了吩咐,从后门出,直奔董府而去。

    ……

    此时,下了朝的李儒等人齐齐聚在丞相府,府内的僚属都在,但却不见董卓。

    原来董卓刚用了药睡去,没人敢这个时候去打扰到董卓。

    所以李儒就自作主张将众人聚到一起,开始商量今日大朝的事情。

    率先开口的还是急躁的董璜,他见叔父不在,再忍不住:

    “叔父今日是怎么回事?如何拆自家台?他不知道这是我董家的大事吗?”

    李儒脸色也不好看。

    本来在他的节奏中,此时已经该是定下封王的最后流程了,哪里会推迟到后面击退泰山军?

    而且更让他感觉警惕的还是董旻说的那句“追封”,他不相信董旻不懂这里面的差别?

    难道是觉得给自己侄子做嫁衣,所以临时变卦了?

    作为董卓一手提拔起来的人,李儒的利益和董卓是紧密相关的。

    在情感上,董卓对待他这般恩重,护住他儿子继承董家家业是应该的。而且从利益上来讲,董卓的儿子更年幼,也更需要李儒。

    所以,他是完全认同董卓的安排的,那就是以董旻为门面,然后等董卓儿子成年后再将权力移交给少王。

    但现在董旻似乎是有其他的心思呀,如果他不能作为门面,还有谁可为呢?

    说着李儒的眼神忍不住放在了董璜身上,那董璜似乎察觉了什么,努力挤出笑容,看向了李儒,似乎要告诉他,自己当仁不让。

    但李儒怎么可能会支持董璜?这人就是一头饿狼,那肆杀人命的样子,就是董卓都看不惯,何况是他呢?

    而且李儒会看人,他知道一旦这个狼崽子上了位,到时候没准自己和一干老人都要受到反噬。

    只是心中如此想,他面上还是挤着笑容,回应着董璜。

    既然董璜不行,那牛辅行不行?

    这人和自己一样,都是董卓的女婿,平日关系是不错的。而且牛辅在军中一直是大将,兵多将广,也能压住场面。

    但这人现在还在凉州,且不说离得远,就算自己派人去喊他回京,一旦被边上的狼崽子发现,那自己肯定要吃不了兜着走。

    想到这里,李儒忽然起了一个念头。

    哎,这不是有个现成的嘛?

    他牛辅是董丞相的女婿,我李儒也是呀。虽然自己没领军,但军中的大将们哪个不和自己相善的?

    牛辅可以,没道理自己不可以啊?

    这个念头一起,就如同杂草一样在李儒的心中疯长,以至于边上的董璜喊了他几次,他都没有听到。

    最后一次董璜怒了,直接将案几上的点心砸在了李儒的脸上,这才唤回了他。

    李儒摸了一下脸颊上的红印子,看着地上的点心,眼睛不自觉眯了起来。

    那边董璜似乎并不在意自己的无礼,而是为自己刚刚说的一个想法而激动。

    只见他大喊:

    “那刘协既然连一个秦王都不肯给,那咱们不如直接夺了那鸟位?直接将丞相扶上去?我早就说了,这天家是有德者居之,丞相就是那个有大德的。”

    董璜并不知道,一众人在听了董璜的话后,共同的念头是:

    “丞相有你这么个侄子才是缺了大德了。”

    但他们并没有吭声,只是让董璜在那激动。

    董璜见没人回应,指着边上的董越道:

    “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董越并不是董氏的族人,但却也是军中骁将,最近又转入朝廷做了九卿,思考比以前当兵的时候要全面不少。

    他对董璜很小心,清了清嗓子,端正了一下仪态,就以无比郑重的态度解释:

    “废立天子都已经是大事了,更别说是代汉。且如今丞相不能理事,咱们很多事情是不能独立,得赖众力以维持之。如各地太守、刺史顺服,那这事还可以试一试,但要是各疆臣不同意,怕咱们这事是不能做的。”

    之后董越就进一步解释,这件事得和李傕、牛辅两个关西最重要的刺史商量一下。

    如果他们不同意,那这事可能得出乱子。所以先让咱们和两位刺史私下先沟通沟通,看看大伙的意思,再做不迟。

    董越的话是非常老成的,但董璜听了整个人大骂:

    “李傕、牛辅不过是我董家的家臣,没有我董家,他们能做到刺史?还要我董家听他们的意见?你董越有没有拎清楚情况?”

    董越被吓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