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汤和,你不会想走后门吧(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毕竟在场的都是百战之将,大家伙也都很清楚铠甲的重要性。

    浑身甲胄的明军,面对身披半甲亦或是以棉布、藤条为防护的倭国、高丽士卒,那简直就是狼入羊群。

    最简单一个道理。

    明军将士刀刀致命,倭国士卒挥砍几下甚至都破不了铠甲防御。

    战况如何,自然不言而喻。

    历代王朝,哪怕是到了后世。

    朝廷或会准许百姓持刀、执兵,可若是私藏甲胄那便是株连九族的谋逆大罪。

    至于火器,更不用说。

    对敌没有火器的军队,大炮一出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朱标如此,摆明了是要日后以明军,亲斩倭国之人。

    “还有!”

    朱标顿了一下,冲蓝玉继续说道:

    “传令倭国北朝,善待高丽百姓,不可妄杀!”

    “命廖永忠通报高丽全境,我大明此次乃是兴王者之师,当兴仁义。”

    “让高丽之人自己决断。”

    “殿下,您不是说要.....”

    不等蓝玉说完,徐达看了眼在场诸将,当即开口打断道:

    “诸将暂且回营,收拢元兵士卒。”

    “是!”

    明白徐达的意思。

    直到其他诸将离开,大帐之中只剩冯胜、邓愈等几名国公后。

    蓝玉这才继续问道:

    “殿下,您先前不是说高丽首鼠两端,时降时叛,不可轻留吗?”

    “末将从海滩登陆,也屠了几个城镇的高丽人。”

    “若我明军以仁义许诺,是不是.....”

    “糊涂!”

    朱标语气一沉,正色说道:

    “此战倭国进兵高丽,打的可是效忠上国的旗号。”

    “若我大明不打着仁义之师的旗号,岂不是倭国屠戮高丽之人,在高丽境内办的那些脏事儿,都要算到我大明头上?”

    蓝玉愣了数秒,忙点头道:

    “殿下英明,殿下英明!”

    “是末将愚钝了。”

    “那之后我明军该对待高丽人.....”

    “等高丽乱的差不多了,我明军再次兴兵,一切照旧即可。”

    被朱标这么一说,蓝玉这才放心了许多。

    也是此时。

    一旁的徐达轻咳一声,淡淡说道:

    “蓝玉将军请示完了,末将还有一事想请殿下决断。”

    “徐叔请说。”

    “殿下以为,攻打上都,该以何人为将?”

    说出这话的同时,徐达腰杆挺的老直,看向朱标的表情也多了几分玩味。

    整个营帐的人都以为。

    朱标起先是打算自己亲自率兵,攻打上都。

    可如今朱标挨了军棍,只能趴在板凳上。

    莫说是骑马率兵冲锋了。

    即便是此时下地都是困难。

    徐达还真想看看,此时朱标还会不会一意孤行,亲征上都。

    “攻打上都的人选,孤早就心中有数。”

    环顾诸将后,朱标最终将目光定格在汤和身上。

    “汤伯,您可愿带兵,攻打上都?”

    “嗯?”

    听到朱标这话,汤和明显怔了一下。

    如今谁看不出来。

    上都城就是一块蛋糕,是一份摆在众将跟前的,明晃晃、沉甸甸的军功。

    毕竟草原主力不在,上都城自然守备松弛。

    加之俘获元主、元太子,北元首屈一指的大将扩廓、纳哈出也尽数归降大明。

    上都城不战自溃都有可能。

    更重要的是。

    扩廓已经说过,传国玉玺便在上都城中。

    加之一旦明军攻占上都,北元主要重镇便尽数归于大明。

    如此便也能宣告大明对草原的实际掌控,也能为击溃北元画上一个圆满的句话。

    此等大功,若朱标不亲自取之,势必会被诸将争抢。

    可谁也没想到,朱标竟是要将这份功劳,交给汤和。

    “汤伯,此次出征,您只辅佐中军,并未亲战一方。”

    “稍大些的功劳,便是时刻将军中情况传信给朝廷。”

    “可汤伯,您就不想再执刀兵,再立新功?”

    汤和自然能听出朱标这是埋怨他,一直在给老朱打小报告。

    可汤和更知道。

    朱标让他攻打上都,是想让他建功,想帮他进位国公。

    虽说在外人看来,汤和一直都是不在意权贵爵位的人。

    可常年于战阵厮杀的汤和,安能没有一点舍我其谁的豪气。

    试问军中之人,谁又能真正做到不爱战功,不图爵位?

    特别是看到晚辈中李文忠进位封国公。

    看着邓愈、冯胜这些比他更晚追随老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