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空谈(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景隆看了眼门外那十几名高丽女婢,朗声催促道:

    “即刻将这些女子送入皇宫。”

    “我曹国公府乃武将之家,何时出现过如此多的女婢!”

    语罢,李景隆倒不急着进宫,反而坐在院中的椅子上,很是悠哉的看着手中书卷。

    送这些女婢进宫,却不送那十几口箱子的金银,这便是要告诉那李家父子,他李景隆并非两袖清风,不收贿赂的固执清廉之人。

    而车驾停在府前,却迟迟不进宫。

    便是告诉李家父子,他们如今的出价还是太低了些,也是督促他们再送些金银过来。

    另一边。

    听说李家父子找到了李景隆这个门路,原本不想走动的王禑此刻也有些坐不住了。

    “崔公,那李家父子.....”

    “陛下!”

    不等王禑说完,崔莹猛地提高音量,高声禀告道:

    “难不成陛下对大明还心存幻想?以为大明的军队会相助陛下,平定李家逆贼?”

    “陛下怕不是忘了,如今高丽境内乱象,究竟是因谁而起!”

    “这.....”

    王禑哪里会不知道!

    若不是大明有意,倭国不敢堂而皇之屠灭他一道百姓,占据一省之地。

    若不是十万大明军卒登陆高丽,那李家父子也找不到机会起兵反叛。

    可即便知道又能如何?

    眼下情形,仅靠他们击败李家父子的新军都难,这就更不用说歼灭倭国,打退大明蓝玉所部了。

    “崔公所言有理!”

    “只是不知崔公有何救国良策?”

    “提防大明!”崔莹语气郑重,再次重复道:“大明亡我之心不死,陛下切记,一定要提防大明!”

    “如今我朝最大的敌人终究还是大明!”

    “只不过中原有句话,攘外必先安内。待陛下击溃李家父子,收拢其部,届时我朝自有和大明辩理的底气!”

    “到那时候联络倭国一同进兵,逐渐蚕食大明。夺取铁岭一卫,占据草原甚至都不在话下!”

    语罢,崔莹似乎很满意自己的计划。

    脸上满是自信的同时,拿起桌上杯盏似得道高人一般,很是高深的微微抿了一口。

    只不过他这话在王禑听来却很是刺耳。

    王禑何尝不知道,大明有灭亡高丽之心。

    可崔莹所言的两点,无论是击败李家父子的叛军,还是联络倭国进兵大明,这两件事哪一件不是难如登天?

    至于蚕食大明,简直是荒唐!

    崔莹是有学问,也有几分治国之才,可终究只是个空谈幻想的书生罢了。

    “崔公!”

    “倭国踏足我朝,无论妇孺老幼,不管兵卒、百姓尽数屠之。”

    “反观大明蓝玉部,只斩我朝军卒,对我朝百姓也算宽容。”

    “至于李家父子更不用说,即便他们攻占王都,也将朕之妻女、皇家宗室尽数送回。”

    “可崔公竟说,要朕先与李家父子争个高下,在伙同倭国,进兵大明?”

    “如此岂不是让倭国坐收渔翁之利?”

    “这.....”

    “大明亡我之心不死,可倭国亡我之心亦不死也!”

    “即便依崔公所言,朕先行平定李家父子叛乱,可我朝与倭国联手,进犯大明。”

    “是逐步蚕食大明,还是同倭国一起被大明所灭?”

    “强盛如北元又能如何?不还是被大明生擒其主,彻底覆灭?”

    崔莹对王禑所提及大明实力、倭国野心这几个问题毫不在意。

    他反而从这一席话中,意识到王禑有与李家父子讲和的意思。

    旋即只见崔莹神情慌张,连忙问道:

    “陛下是要与李家父子,划境而治?”

    “自然不是!”王禑神色郑重的同时,沉声斥道:“划境而治,李家父子也配!”

    “那陛下是打算.....”

    “朕要与大明交好,得大明支持!”

    “崔公不知,大明太子对倭国已有不满。只要在对倭之战中,我朝军卒比李家父子战功更盛,如此必能得大明青睐。”

    “一旦大明对我朝放下刀兵,不说北境草原尚有百万明军。仅靠驻扎我朝的十万蓝玉部,便能替朕彻底肃清倭国,镇压李家父子叛乱!”

    “至于事后.....”

    王禑看了眼窗外,虽不愿承认但还是开口说道:

    “崔公初来大明,也见识到了大明繁华。”

    “与之相比,我高丽苦寒,简直似穷乡僻壤。”

    “即便大明亡我之心不死,可占据我朝,他们不仅得不到什么好处,还要耗费国库钱财接济高丽境内。”

    “只要事后本王表现的极尽恭顺,年年朝贡。想来大明必不会费心治理我高丽全境。”

    王禑也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