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一日之行,百年之功(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可朱标自然能想象到王诤当时面临的困境。

    要知道,眼下这个时代交通不便,自有国法不下乡的说法。

    特别是现如今大明建国方才十年,大明律法还未曾深入人心。

    地方村落,依旧由宗族大家长以宗族法治处置村中不平。

    有些时候,村落宗族的惩治甚至还要比国法重上许多。

    而且相较于国法律法,地方上的百姓则更信任宗族律法。

    也是因此。

    王诤能保住那名私通寡妇,甚至杖责陈村宗族长辈,这便足可以证明其人断法刚猛。

    “刘保儿,去传王诤。”

    “是。”

    听到朱标竟要率先接见王诤,朱棡忙制止道:

    “大哥,那王诤虽有才能,可终究官职微末,而且其任职履历还未经过吏部查验。”

    “大哥此时召见,恐怕有笼络之嫌.....”

    “孤自然是要笼络他!”

    朱标也不兜圈子,直言道:“孤正是看重此人之才,所以才特行召见。”

    “老二、老三,往年进京述职的地方官员为了能在吏部评优,自是要寻找许多门路。”

    “期间相送财物,拜师投效也不算少见。”

    “这王诤能做出杖责宗族长辈的事来,其人自然不是媚上苟安,只求富贵之人。”

    “所以吏部对他的评定也不会太好。”

    朱标放下手中的述职文书,抬眸看向朱棡继续道:

    “而且此举也是告诉吏部那些官员,孤今日能特召王诤,明日便能特召刘诤、陈诤。”

    “若他们还敢向往年一样,借评定述职官员谋求私利。”

    “孤自然不会轻饶了他!”

    明白朱标有敲打吏部官员的意思,朱樉想都没想,直接开口问道:

    “大哥既知吏部官员借此事谋利,何不下令严惩?”

    而听到朱樉这话,朱标虽然有些头疼,但念在朱樉此次办差还算妥当,便也没有斥责,而是耐着性子为其解释道:

    “吏部盘剥进京述职的官员,不只咱们大明,恐怕自打有吏部,有述职制度起便已出现此等现象。”

    “此事虽上不得台面,却也传承千年,自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彻底更改的。”

    “再着说了,若是严查又能如何?”

    “和先前胡逆案、风闻奏事时一样,再斩首一批文臣?”

    “可是谁又能保证,过个几年,此等现象不会再次发生?”

    朱标不是不想根治官场的这些个隐疾。

    只是经历过重重大案,大明文兴本就不足,若再兴屠刀,恐怕士林学子就不敢入朝为官了。

    和历史上的空印案一样,屠刀惩之虽能保证一时之清明,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也是因此。

    今科士子下放不过半年,朱标便命他们回京述职,为的便是给官员输入新鲜血液。

    也有从思想本质改变官员混沌,根治此类乱象的意思。

    有句话说的极好。

    治大国如烹小鲜,若是动不动便大兴刀兵、屠戮文臣,那还算个屁的烹小鲜。

    “启禀太子殿下,陈县县令王诤已在宫外等候。”

    “传!”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