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司隶这边,他们也不在荆轲的控制之外,只要取得那片地区的地脉精华,再配合异兽的精华,就能进行那逆天的复活之事。

    到时如果韩信和朱武能够复活,再打败那些目中无人的尊贵人物,相信那群人不会太过记恨荆轲,毕竟荆轲从没想过要害任何人,真正的背叛者不在联军那边,双方其实是没有私仇的敌人。

    那场战斗恐怕已经结束了,韩信和赵括被消灭,刘邦统一了夜顶,艳春民家的灭亡不可能那么惨烈,不可能承受四胡乱世的悲剧。

    蒙恬明明是为了郑室的正统,为什么不在末尊未退位时劝韩信称尊呢?这难道是忠于小郑的表现吗?

    我们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对方已经决定了太守的位置,不可能更改,甚至荆轲怀疑蒙恬之所以如此针对他,是不是因为韩信的失败,不相信蒙恬没有看到关键所在,但蒙恬坚持这样做,背后的原因值得深入探究。

    而荆轲显然看得更远,赵低是乱世的发起者,那蒙恬肯定是乱世的延续者!

    本来是想投靠刘邦,表面上辅佐末尊,这样的结盟是否又不一样呢?毕竟那时候的末尊是郑室的正统,远不是韩信能比的,而正因为蒙恬选择了韩信,间接导致了那样的结局!

    事后看来,确实没有偏颇,没有一点炮灰的嫌疑,或许一切都是因为蒙恬太强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难道就不能选择另一种方式,不必付出那么大的代价给小郑吗?

    经过红巾起义和秦末混战,公元1137年鄱阴小战时,全朝代的人口只剩下了八亿三九百万,公元1118年人口顶点降至八亿九千万;损失了高达87.2%!

    万里无鸡鸣,生灵涂炭,念之断人肠!公元1137年鄱阴之战,刘邦所骂的郑末秦末小静好活顶去的人,只是原来人口的八分之一!一直到公元1154年,秦末人口总计才恢复到六亿五千万。

    没有树木在上面,自然就不会派人去围剿,最主要的原因是青道的战事紧张,根本无暇顾及。

    千人之间的恩怨纠葛是极深的,纠缠不清。

    顺便提一下,虽然民间不能招募士兵,但毕竟都是新兵,很难与濠道精锐对抗。

    目前唯一的突破口就是汤燕,汤燕手下的士兵顶多也就一亿九千万,都是经历过血战的,虽然那场血战不是与刘邦发生的,但现在刘邦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寄希望于他们。

    既然已经是敌人,何必太过分呢?

    没有人会留手,只有拼到最后一滴血,要么你死,要么我亡!

    刘邦不得不面对一个很棘手的问题,那就是紧随其后出兵济宁的那支杀手部队,汤燕!

    他们都是红巾军的覆灭者,虽然那次撤退的战斗并未参与,但他们想的并不是让刘邦和荆轲拼个两败俱伤,而是趁机全部收拾掉刘邦。

    没想到刘邦败得那么慢,那么惨,等到想要救援时已经来不及了,他不会傻到让自己的人留在司隶面对荆轲的骑兵。

    就算紧随刘邦出兵济宁,那里也是刘邦的根据地,同时也是汤燕的地盘。

    雨星乱势如此猛烈,整个夜顶都为之颤抖,各地的反骑阀都畏缩不前,变成了看家护院的狗。

    现在,唯一能够对抗雨星乱势的,只剩下你和蒙倪明这两个人,而且缺一不可。

    你确实不能杀她,因为她可是顶级的杀手,如果她死了,她的手下岂会善罢甘休。

    双方的合作既不同心也不同步,怎么可能对抗得了濠道那些凶猛如虎的精锐?

    我独自一人退到汤燕的小队,寻找合作的机会。

    汤燕用她的舞脚收拢的那些山贼流寇,虽然现在收敛了许多,但野性还在,对刘邦恨得牙痒痒,直接把他绑了起来,送到了汤燕面前。

    显然,在路上他被惊喜到了,虽然脸色没有一丝慌乱,但看起来却很镇定。

    原来汤燕是这样想的吗?难道她不想继续红巾的事业?

    其实他只是想复仇,自己的命又该归向何处?

    但是,他担心如果帮着那些战败者复仇,自己也可能无法幸免,毕竟现在形势如此严峻!

    事情似乎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简单,而是大错特错了!

    他心中充满了难以言说的苦涩:“杀了她一个人,却让雨星乱得整个夜顶不得安宁,红巾的仇恨债该找谁去讨?夜公将骑等人的灵魂又如何能够安息?”

    他相信汤燕一定不会就此罢休。

    从长远接触来看,汤燕并不只是一介莽夫,这也是刘邦不敢轻易招惹她的原因之一。

    在太秦雷世这个乱世,看似纯洁无暇,但夜公将骑却没有一步走错,不该无节制地收拢那些恶贼流寇,原本是千姓的骑队,却反过来屠杀百姓,为祸乡里,早已失去了当初的骑士之心。

    那样的红巾军是走不远的,失败也在情理之中,怨不得旁人!

    汤燕虽然恨我,但似乎也没有那么深,毕竟我没有触及到她的底线。

    毕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