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投资《李焕英》的真正原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个多小时后,张晓斐和贾铃离开了。

    刘乐乐看着沙发上的《李焕英》剧本道:

    “君泽,你很看好贾铃吗?

    现在唱而优则演,演而优则导,确实有几个演员跨界做导演成功的,但更多是失败的!”

    “是呀!小君君,贾铃演小品、做综艺搞笑厉害,但她别说导演了,就连影视剧都没演过几部,这靠谱吗?”梁蜜也持反对意见。

    “呵呵!你没听贾铃刚才自己说,她为了拍这部电影,已经自学很长时间导演,并且之前还去君耀剧组等现场学习过。”

    “呵!连电影学院导演专业的人都出不来,别说一个半路出家的了。”大蜜蜜撇撇嘴,接着又补充道:

    “还有晓斐,虽然我们关系很好,她的演技也不错,但她和贾铃一样,票房号召力有限。”

    “君泽,刚才贾铃不是说连大碗传媒的小股东帝都文化都只愿意投资一点吗?可见......”

    梁蜜和刘乐乐都不看好贾铃的这部处女作,很正常!

    前世的洛君泽也不看好!但人家就是成了!

    洛君泽是一定要投资这部电影的,不只是因为这部电影的超高票房带来的资本盛宴,更是为了狙击两家公司。

    一家是帝都文化,另一家是儒艺影业,《李焕英》上映时叫横企网络,洛君泽穿越前叫“华国儒艺”。

    按照原时空的发展轨迹,《李焕英》共有26家出品方。

    前三大出品方分别为帝都文化、儒艺影业和喵眼文化,华影、hY兄弟、横店影业在内的23家公司为联合出品方。

    据洛君泽了解的情况,帝都文化的投资比例在6%~13%之间,作为第一大出品方,这个比例并不多。

    贾铃的大碗传媒是电影的第六大出品方,帝都文化持有大碗传媒20%股份。

    总之,帝都文化在这部2021年春节档最大黑马的电影中收益有限。

    那么,连最大出品方都收益有限,《李焕英》这部票房高达54.13亿的电影难道是出品方雨露均沾?

    答案当然不是!

    最大受益方是“横企网络”,“横”是“横大地产”的横,“企”是“企鹅”的企,其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儒艺影业。

    儒艺影业是《李焕英》的第二大出品方和最大保底发行方,是《李焕英》的最大受益人。

    说到儒艺影业,就得提其创始人何利明。

    何利明82年生人,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对冲基金工作,09年金融危机被迫转行,带着仅剩的200万加盟了哥哥的广告公司。

    之后这家公司被改名为“儒艺影业”,开始进军影视行业。

    连很多圈外资本进军娱乐圈都玩不转,更别说何利明这个没资源、没人脉,也没钱的门外汉了!

    何利明拥有金融和投资思维,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判断能力,他采取了两个方法破局和成长。

    第一,他和洛君泽一样以极低的价格买了一些版权。

    他买了什么版权呢?

    比如《琅琊榜》!

    你没看错,就是郑午和山影合作的《琅琊榜》。

    第二,他把金融思维和投资模型引入儒艺影业,搭建多维度的评估体系,以数据为影视剧投资提供决策依据。

    电视剧方面,他先后策划投资了《纪晓岚4》《帝都无战事》等几部电视剧。

    2014年,参与《琅琊榜》的投资,之后还参投了《芈月传》等。

    电影方面,他押中了赵 燕子的《致青春之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这部6000万投资斩获7.2亿票房的爆款电影。

    之后又参投了《老男孩》,还有洛君泽穿越后参演的第一部电影《小世代3》。

    这几年虽然儒艺影业参与了一些爆款影视剧的投资,也都不是主投资方,但走得很稳。

    现在儒艺影业估值大概在35-40亿左右,且公司有占股49%的第二大股东。

    但是,2020年将是何利明和儒艺影业开始走大运的一年。

    这一年,横大和企鹅联合创办了“横企网络”,以66亿的价格全资收购儒艺影业。

    几个月后,横大爆雷,何利明又花44.33亿港元接回横企网络的部分股份,帮了许恒大一把。

    2021年随着横大全面清仓,何利明也成了横企网络的公司实控人,他将横企网络更名为“华国儒艺”。

    横大出局后,何利明与“华国儒艺”的另一大股东企鹅的合作愈发紧密。

    “华国儒艺”这个名字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

    没错!它就是从王旺达手里接盘“旺达电影”的那家公司!

    君泽穿越前,为了应对旺达商管的债务兑付压力,王旺达在7月份三次出售旺达电影的股权。

    第三次发生在7月23日,旺达电影发布公告,其间接控股股东将其持有的旺达投资49%的股权转让给了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