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对峙李白(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白接到邀请后有些犹豫,说心里话,他确实有点害怕哥舒翰失去理智把自己杀了。

    但周围这么多文人看着呢,他又不好表现的太明显。

    “咳~诸位,哥舒翰邀我去府上一叙,我就先告辞了。我们晚上诗词大会见。”

    李白跟随兵卒来到了司仁所在的住处。

    “燕王,李白带来了。”

    “嗯,让他进来吧。”

    李白深吸一口气,轻轻整理好仪容,然后故作镇静的踏入房门。

    进屋后,司仁满眼好奇的上下打量着他。这可是活的李白啊。

    而李白表现的不卑不亢,甚至面对司仁这种无理的打量心中略有不满。

    两人谁都没有说话,一个站着,一个坐着。

    最终还是司仁率先开口。

    “你见到本王为何不行礼?”

    李白提起嘴角,讥笑道。

    “我是大唐之人,为何要给你这叛逆之臣行礼?”

    司仁并不生气,继续说道。

    “你们口口声声说本王叛逆,但本王究竟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了呢?

    你能给我举个例子吗?”

    李白轻哼一声,开口细数司仁的罪状。

    “你利用权势逼迫太上皇退位。然后与奸佞丞相杨国忠勾结祸乱朝纲。

    同时,还将太上皇的妃子杨玉环掳走。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一样不是叛逆所为?”

    李白说出这番话,心中直打鼓,他害怕哥舒翰突然暴怒把自己给砍了。所以紧接着开口补充道。

    “我来之前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我和我的好友故交都打了招呼。所以,你要杀就杀,我李白绝不皱一下眉头。我这也算死的其所,也算是为了大唐捐躯。”

    司仁闻言抚案大笑。

    “哈哈,你可真是个妙人啊。

    可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放心吧,我不杀你。杀你一个书生有什么用呢。

    我这次叫你来,只是想跟你聊聊天。

    毕竟我可是你们口诛笔伐的恶人啊,我想听一听天下文人表率是如何评价我的。

    不过,在此之前,我必须要把我的故事讲出来。

    故事有点长,你坐下听。”

    当李白听闻那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话后,整个人浑身的汗毛炸起。

    这看似随口一句话,就让他联想到了一位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爱国将领的光辉形象。

    李白心中有些迷惑,这与他对哥舒翰以往的认知发生了很大的偏差。

    哥舒翰有大才,而且才情出众,不比自己差多少。

    可这句话为什么偏偏是从他口中说出来的?简直荒谬至极!

    李白落座后,司仁这才缓缓开口,讲起了他的经历。

    “我43岁参军,当时作为衙将跟着王忠嗣将军。

    大大小小的战役参加近百场,每一场都大胜而归。

    本王知道你看不起我,认为我是踏着士兵的尸骨才走到这个位置上来的。

    但是,我想反问你一句。

    没有我等戍边的将士保家卫国,你能惬意的游历这大唐的美好山河吗?

    当吐蕃大兵压境,你李白能做什么?难道要用你的诗词去击败这些入侵的虎狼,保护你的同胞?

    我确实是个粗人,但是我知道报效祖国,守边戍土,从没让吐蕃攻入大唐,祸害我们的百姓。

    有我在一日,吐蕃就不敢有一步逾越。

    这一次,我起兵回朝,是唐皇的旨意。因为叛军安禄山从范阳起兵,一路打到了洛阳城下。

    朔方节度使张齐邱全军覆没,高仙芝、封常清被困在洛阳城内,缺少粮草。

    要不是我及时赶到,洛阳城内八万将士和数之不清的百姓都会被安禄山尽数屠灭。

    只此一役,我灭了安禄山近10万人,彻底粉碎了他想要造反的美梦,不仅守住了大唐,还保护了东北24郡百姓,让他们免受战火荼毒。

    安禄山被我逼上绝路,10万叛军被困邙山,早晚都会被我所剿灭。

    可就在这关键时刻,我被唐皇扣上了叛逆的帽子。

    李白,我问你。我这一生都在为家国所战,为什么这顶帽子要扣在我头上?

    我抵御吐蕃,我错了吗?我奉命讨伐安禄山,我错了吗?”

    李白压根就瞧不上哥舒翰,在天宝八年,哥舒翰与吐蕃开战,攻打石堡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双方都死了很多士兵。哥舒翰也因此战获胜,被李隆基升官。

    李白为此专门写了一首诗,用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杯》

    其中有两句,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霓。

    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

    这两个“不能学”,都是用不正当途径来求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