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人类一败涂地(18),推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安排阿七去配制药剂,

    秦诺信步回到几百只丧尸跟前,歪斜脑袋默默打量。

    未成为玩家之前,

    他便因《生化危机》对此类物种有过短时间研究,

    尤其能量来源方面。

    按照万物守恒定律,

    世界上不存在理想化永动机。

    那丧尸是如何在消化系统损坏情况下(像哺乳动物一样进食),

    长时间保持旺盛活力?

    非专业性观点大概有以下四种:

    一,丧尸体内分子能进行裂变或聚变反应,类似核反应堆,

    可源源不断提供剧烈运动所需能量,

    简称核动力丧尸。

    二,丧尸体表皮肤能合成强叶绿素。

    由于叶绿素光合作用效率高出植物数倍,

    丧尸每天只要站着晒太阳就能获得支撑自己活动的能量,

    只不过到了晚上会变得行动迟缓呆滞。

    这种昼伏夜出品种被称为强叶绿素丧尸。

    三,病毒、真菌改变了丧尸呼吸系统。

    将吸收的流动空气转化为能量储存于体内,

    在风力越强的地方丧尸越勇猛。

    有点像随处可见的风力发电机,

    能源利用率谈不上高效,顶多到勉强走动的地步。

    此类只在台风天与大风夜外出传播病毒的品种叫做空气动力丧尸。

    四,丧尸体内细胞产生了基因突变。

    白细胞为正极,红细胞为负极,

    根据自身行动模式进行正负极转换,

    同时与地表磁场产生相吸或相斥的物理学现象。

    不过这种丧尸能量来源同样匮乏,活动范围局限于高强度磁场区域。

    外加经常夜晚出现,且需要频繁转换正负极,

    所以它们行动方式总是一蹦一跳。

    跳起来时是相斥,落下来时是相吸,

    用磁场动力丧尸来称呼,挺合适。

    “光合作用所提供能量非常少,

    自然界没有任何一种动物只依靠晒太阳便能达到正常人类活动量。

    而且丧尸是由人类转换而来,其体表日晒面积并不有利于光合作用。

    何况大部分丧尸还穿着衣服,能源转换效率就更低了。

    所以光合作用显然不能成为能量来源。”

    秦诺自言自语,手中不知何时多出一柄镐子:

    “碳基生物体内发生聚变、裂变过于魔幻,且容易造成辐射污染。

    倘若真有核动力丧尸,

    只需挨个自爆,

    别说萌新玩家,15级玩家来多少也是送多少。

    空气动力、磁场动力,前者动能不足,后者画风不符。

    因此合理解释是真菌吞噬人体后,

    接管了大脑从而驱使宿主做出一些简单行动。

    人一旦放弃思考就会节省很多能量,

    那么在没有可攻击目标前,

    真菌仅需操控宿主保持近乎静止状态,

    单单依靠过滤空气中的蜉蝣生物足以维持基本需求。

    一旦发现可寄生的新生命体,

    以消耗大部分脂肪、内脏为代价,

    快速加剧红细胞活性,便可获得短时间的强悍爆发力。

    这也是为什么它们躯体会腐烂破损。”

    他握着镐子随机选中一只丧尸戳了戳。

    镐头触碰处柔软弹性,与死尸僵硬皮肤完全不同。

    正常来讲,

    完全暴露在空气中的尸体,

    夏季10天到30天会呈现白骨化。

    春秋差不多40-50天,

    冬季长些,但在几个月内也会完成。

    但真菌疫病爆发距今已过去二十年,一具尸体显然无法支撑如此长时间跨度。

    由此可以推断,

    本次剧本世界丧尸并不是尸体,更像某种脑死亡的特殊植物“人”。

    “克里斯说twil-light药剂是他从霸占了拜尔海泽公司遗址的武装暴徒手中买来,

    具体原理似乎是提取了真菌中的生殖细胞,

    通过大型稳定器稀释保存至玻璃容器当中。

    不过那地方孢子浓度非常高,

    即便是土着也得佩戴完善防护设备才敢进入。”

    秦诺收回镐子,

    边在丧尸们面前重复示范挖掘、凿击动作,边心思急转。

    “再根据剧本世界感染原理,进一步推断。

    几乎摧毁人类文明的真菌,发展规模如今应该到达极限。

    苟延残喘的稀少幸存者无法再满足胃口,

    菌群必然要发展一种新形态才能维持生存。

    极大可能是返璞归真,

    形成近似蚁巢形态的大规模孢子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