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罔顾人伦(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帮个一二。

    若是想要发展起来,靠的也不是单他一人,这和孤木有何分别。

    人多力量大。

    曹训导见课堂内稀稀拉拉几个学子,眉头紧锁。

    见沈遇安这么看重刑法,满意地点头。

    还是有学生对刑法感兴趣的。

    刑法多好,这些学子真是,不懂以后生活或者仕途都很重要的。

    见沈遇安认真,曹训导越讲越开心,底下不少学子一脸懵。

    这张三的媳妇陈氏谋杀亲夫,但张氏族亲和亲子以及同村人联名上书为陈氏求情。

    概是因为张三平常没事喜欢殴打妻儿,为人跋扈经常斗殴。

    有人主张陈氏无罪释放,有人主张陈氏谋杀亲夫乃大罪,按律当斩。

    沈遇安听到这个案件,微微摇头。

    这竟然还是真实的案件,张三此人可真是六亲皆恶。

    就连张三的父母都为陈氏求情,可见这张三寻常做事多恶了。

    “诸位可知这个案件最后如何当判?”

    学堂内的学生们议论着这个案件,有人觉得按律法判斩,可有人觉得法不外乎人情,这么多人联名上书为那陈氏求情,可见这陈氏不是嗜杀的恶人。

    见学子们和当时的官员一样争议,曹训导抚了抚胡须。

    “此案件被人呈到当今那里,圣上见这么多人为陈氏求情,且怜悯陈氏还有三个幼儿抚养,便开恩赦免陈氏死罪,死罪可免,活罪难逃,陈氏被打了三十大板,贬为贱籍。”

    沈遇安听到这个结果,有些同情。

    案件的细节,那张三不做人,往日殴打妻女不说,对父母也是非打即骂,死的那日喝多了竟是非礼亲女。

    罔顾人伦。

    沈遇安多看了两眼这张三死于何原因。

    到底这软弱了一辈子的女人,勇敢了一回,挡在了儿女面前。

    他都能看得出来,想必大理寺那些经手无数案件的官员也看得出来。

    但这个案件最有争议的是谋杀亲夫要不要按律当斩,陈氏的儿女倒是没有被多提及。

    散学后,高子赞不满道:“既有人上书求情,这些大人怎么还偏要主张把那陈氏斩首。”

    竟是对那些迂腐的官员有了些微词。

    沈遇安见他一脸怒意的模样,淡淡道:“朝堂上能说话的都是男人,你说他们为何这么主张。”

    不过是不能感同身受罢了,家暴的又不是他们。

    “律法应当是公正的,若这次留情,那下一次是不是也要如此。”所以说那些迂腐的官员,也不一定全都是错。

    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

    高子赞听沈遇安这么说,咬牙切齿道:“可这个案件,那张三简直是畜生,他该死。”

    沈遇安见他这么生气,一直沉闷的心情反倒是好了些许。

    “遇安,你怎么这么淡定,我不信你看不出来那张三是个什么样的畜生。”

    这些时日,高子赞也知晓,沈遇安那两次考了第一可不是沽名钓誉之辈,是有真正本事的人。

    学识比之,在他之上。

    不过,高子赞看着沈遇安稚嫩的脸,可能这孩子还未开窍,看不懂那隐晦的说辞?

    正当高子赞在想怎么和沈遇安说那张三行畜生之事,沈遇安抬头。

    “子赞兄,若想扫平天下间不平之事,非得站在高处才行。”

    此时他们二人连秀才功名都没有,说一千道一万,也是无用之功。

    “子赞兄,可要与我一起站在那高处,为弱势的百姓出声。”

    沈遇安转身,定定看向高子赞。

    既然律法不可违,那便改变律法。

    至少在沈遇安看来,那张三该死,陈氏不该被打了三十大板还贬为贱籍。

    高子赞上前一步,在沈遇安身侧站定,神色郑重。

    两人一同看向那泛着朝霞美丽的天。

    “我,高子赞在此启誓,如有一日走了仕途,必当为百姓做主,尽职尽责。”

    沈遇安扭头,就见少年眉目认真。

    在高子赞目光灼灼下,沈遇安伸出三根手指。

    “沈遇安在此立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在高子赞震撼的目光下,沈遇安背手转身走了。

    沈遇安嘴角微勾,这句话可算让他(装逼)用上了。

    这可是北宋儒学家张载的着作,大楚和他上一世的历史不一样,倒也不怕借用一句。

    这句话太适合这里了。

    高子赞被沈遇安这句话所折服,回了庐舍不停地念叨着谬赞。

    弄得沈遇安最后举手高饶。

    “这并非我所着,乃是一位叫张载的大儒所着。”

    闻言,高子赞让沈遇安引荐一二。

    听到大儒四处云游,高子赞只能扼腕叹息。

    “此等大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