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沙丘之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始皇三十七年,嬴政崩于沙丘宫,彼时,只有中车府令、大宦官赵高及宰相李斯陪在身侧。

    行宫内,微弱的灯光随着微风摇曳,隐隐欲息,越是靠近龙榻,那股刺鼻的尸臭味越是浓烈。

    “皇帝驾崩一事,外人无从知道,这是陛下留给大公子扶苏的亲笔诏书,定谁为太子继承大统,还需靠丞相决断!”

    独有的鸭公嗓即便是刻意压低了声音,依旧这清寂的黑夜里显得是那么的尖锐。

    听着这大逆不道的言语,又看了看推到眼前的一卷黄帛,李斯又怎么会不知道眼前这阉人有篡诏改立的意图。

    “陛下既然已有遗诏,我等岂敢妄言废立?自然是遵旨行事!”

    “陛下以天下安危相托,我等自然要尽臣子本分,况且,丞相一片赤诚之心,天地可鉴,只是......”

    看着赵高话犹未尽的样子,李斯自然明白这是他在探听自己的口风,当即面露愠色,“赵府令有话不妨直说,何必这般吞吞吐吐!”

    “丞相的赤胆忠心只怕未必入得了扶苏公子的眼,若真是大公子继承大位,你我二人必然招致杀身之祸,届时,我赵高一介阉宦,无子无女,一死了之倒也没什么,可丞相举家数百口,若真是祸事来临,又有几人能得以幸免呢?”

    “杀身之祸?赵府令言重了吧?扶苏公子为人仁厚,即便之前政见不合,也不过是为国尽忠罢了,又怎会事后迁怒?”

    “以丞相之见,您与蒙氏兄弟相比,才能、功绩,谋略、军备及大公子的信任,孰强孰弱?”

    听了赵高的反问,李斯不禁陷入了沉思,良久之后,才黯然地吐出了三个字。

    “我不及!”

    赵高进一步试探道:“丞相起于微末,布衣之身走到今日,自然是天下绝无仅有的聪明人,这等利害关系,当比我看的更加清楚,若是大公子一旦即位,丞相之职必定落入蒙氏兄弟之手,到了那个时候,你我这些前朝老臣还能得善终吗?”

    赵高的一番话循序渐进,直击李斯内心,此刻的他早已心乱如麻,眼神不知觉的飘到了不远处的龙榻上,那里面躺着的,正是昔日威震华夏的始皇帝。

    不知过了多久,李斯那沉重的声音才再次在大殿内响起。

    “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听了李斯的话,赵高顿时心中暗喜,却依旧不露声色的答道,“少公子胡亥慈仁敦厚,实乃立嗣的最佳人选。”

    “那扶苏公子呢?”

    “大公子屡次顶撞陛下,有违孝道,蒙氏兄弟手握重权不思报国,依我看......”

    说着,赵高手指蘸了些茶水,在桌子上写下了两个字。

    李斯顺着赵高的手指看去,赫然是“赐死”二字,心中大惊。

    赵高继续说道:“而今宝玺在我们手中,陛下驾崩一事也只有你我二人得知,你我的诏令便是陛下的诏令,以不孝和不忠为由,派遣特使去信边关,让二人自裁。”

    “可是,蒙氏兄弟一文一武,根基深厚,尤其是蒙恬,手握三十万重兵,若是一旦察觉,萌生反意,届时你我拿什么抵挡?”

    “自然是要做两手准备,蒙毅而今前往东海为陛下祈福,不足为虑,至于蒙恬,若是他胆敢违逆旨意,便让其随特使见驾,并由丞相心腹暂管边疆事宜,到时候离了军队大营,蒙恬还不是待宰的羔羊?”

    听了赵高的话,李斯依旧犹豫不决,如此大事,一个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丞相大人,耽误不得啊,你我得尽快随驾回咸阳,到时当着文武百官宣读皇帝遗诏,才能坐稳大局,免了后顾之忧。”

    门外微风徐徐,裹挟着阵阵独属于夏日的热浪,吹进屋里,平添了几分燥热。

    过了良久,李斯的声音才在大殿内响起,声音沉重。

    “那就依府令大人的意思办吧!”

    ------

    上郡,秦朝四十八郡之一,亦是秦朝边疆所在,承担着御边之责,同时,大秦三大精锐军团之一的长城军团也驻扎于此。

    军营大帐内,公子扶苏躺在榻上,透过铜镜看着那张陌生且苍白的脸,惆怅的闭上了双眼。

    不是出车祸了吗?怎么就穿越了呢?

    而且这穿越的后遗症也太大了,都已经躺了半个多月了,脑子里还是不断的传来刺痛感,这也太折磨人了。

    这般想着,扶苏伸手揉了揉太阳穴,想以此舒缓一些。

    “公子,公子,扶苏公子......”

    门外传来的急促而粗犷呼喊声,让躺在榻上的扶苏更是一阵脑袋疼。

    “谢谢你蒙大将军,我还活着呢,你倒也不用这么大嗓门!”

    看着进到帐内的魁梧大汉,那满脸络腮胡、一副急匆匆的样子,真是很难把此人与那个有着华夏第一勇士之称的蒙恬联系起来。

    “蒙将军不是去视察将士们训练去了吗?怎么回来了?”扶苏勉强挤出了一个笑脸,开口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