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年 散播谣言(1/2)
曹操已经意动了,但因为孙策和他有仇,所以应该如何与孙策顺利结盟呢?
于是,接下来曹操准备与一众谋臣,针对此事进行讨论。
但说实话,此时的曹操并没有想好是否要讨伐异族,因此与孙策结盟不过是为了粮食而已。
这就引起了王猛的不满,王猛直接一盆冷水泼了下来:“丞相,倘若有了粮食便有了讨伐异族的实力!既然如此,不如再拉拢大将军一起讨伐异族,如此一来必能成功!”
没想到王猛心心念念着一定要讨伐异族,一众谋臣都愣了一愣,唯独贾诩面露微笑。
贾诩和这里的一众谋臣关系并不好,并非政见不同,而是出身不同。
除了贾诩寒门出身以外,其他谋臣多是大族出身,因此和贾诩格格不入。
每当曹操问计众人的时候,贾诩也往往和众人意见相左,倒也并非他心狠。
只是因为出身不同,所以在看待问题的角度上,贾诩也有所不同罢了。
只是让贾诩没想到的是,在对于此事上,王猛的想法竟然和他高度一致!
曹操被王猛一番话说的有点尴尬,不过王猛说的也对,之前他不想讨伐异族是因为粮草不济。
但如果和孙策结盟以后,他不缺粮食了呢?还打不打异族啊?
而王猛的言外之意正是如此,难道只为了解决眼前的困境?有了粮食以后还不讨伐异族吗?
曹操不免有些尴尬,但当着众人的面也不好发作,只是在心里把王猛的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一遍。
在曹操的心里,异族不过是疥癣之疾,不过是小问题。
当年并州军都能吊打匈奴、鲜卑,他们曹军又能吊打并州军,那对付大秦国不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所以曹操并没有把大秦国当回事,只当他们是天下的一路诸侯罢了,和其他诸侯并没有什么区别!
曹操认为他在天下的霸权才是首位,只要他实力恢复,到时候打谁都可以!
孙策算什么?天下诸侯算什么?大秦国又算什么?
然而王猛的话他也不能不听,毕竟谁知道其他人到底怎么想的?天子和朝中大臣又是怎么想的?
既然王猛能这么想,搞不好天子和朝中大臣也是这么想的,那曹操就得考虑下自己在朝中的影响力了!
甚至要是这件事传播了出去,到时候天下人又会如何看待他曹操呢?他曹操还混不混了?
“丞相,在下有一条一石二鸟之计!”司马懿嘴角勾着一抹笑容,然后说道。
“哦?仲达有何妙计,快快道来!”曹操不禁大喜。
这司马懿自从加入他的麾下后,屡出奇谋,屡建奇功。
若非有司马懿,他曹操又怎么会有黑衣卫可用?又怎么能打败并州军呢?
所以曹操十分器重司马懿,甚至都有了把司马懿提拔为五谋士之一,取代其中一人的打算了。
“丞相,咱们不妨把大秦立国的消息散播出去,以此逼迫孙策与我方结盟。当然,我方实力不足,也没有讨伐异族的能力!倘若孙策不与我方结盟的话,到时候丞相便可以用孙策来堵天下悠悠之口!甚至在与孙策成功结盟之后,丞相还可以如法炮制,再与其他诸侯结盟!到时候组建联军,共同讨伐异族,并夺回凉州!”司马懿分析道。
“哈哈哈!妙计妙计!尔等都听到了吗?真是后生可畏!”曹操很高兴,当即就全盘认可了司马懿的计划。
于是,接下来曹操便依计行事,先是派司马懿指挥黑衣卫散播谣言。
比如,异族割据凉州,建立了大秦国,妄图与大汉分庭抗礼。如今,异族占据凉州是第一步,接下来就要攻打关中,然后就是中原了。但中原受灾,丞相粮草短缺,因此不计前嫌,准备与大将军孙策结盟,然后组建联军共同讨伐异族云云。
还比如,大秦国有百万大军,骑兵众多,实力强大!非丞相一家可以抗衡,只有天下诸侯联手,方能与之抗衡!
谣言被传播了出去,在中原、河北引起了广大反响,天下也因此震动。
就在此危难之际,曹丞相挺身而出,再一次成为了天下人眼中的“英雄”!
若是没有曹丞相,大汉就要完了,曹丞相才是大汉的救星!
这是百姓们的心声,甚至还有孩童编了歌谣,在中原各地传唱。
这是司马懿计划的第一步,第二步当然就是派人南下出使孙策咯!这个计划最终落到了王猛的身上。
王猛不是一心想要讨伐异族吗?那好,能不能讨伐异族,就看他能否说服孙策了。
作为朝廷的尚书令,王猛当仁不让,何况他也想见见孙策。
于是,这个任务被王猛接了下来,并带着使团一起南下。
而在使团中还有司马懿派遣的黑衣卫存在,王猛也是知道的,这才有了后面的一系列故事。
另一方面,在司马懿的计划中,说服麾下各州刺史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于是,接下来曹操准备与一众谋臣,针对此事进行讨论。
但说实话,此时的曹操并没有想好是否要讨伐异族,因此与孙策结盟不过是为了粮食而已。
这就引起了王猛的不满,王猛直接一盆冷水泼了下来:“丞相,倘若有了粮食便有了讨伐异族的实力!既然如此,不如再拉拢大将军一起讨伐异族,如此一来必能成功!”
没想到王猛心心念念着一定要讨伐异族,一众谋臣都愣了一愣,唯独贾诩面露微笑。
贾诩和这里的一众谋臣关系并不好,并非政见不同,而是出身不同。
除了贾诩寒门出身以外,其他谋臣多是大族出身,因此和贾诩格格不入。
每当曹操问计众人的时候,贾诩也往往和众人意见相左,倒也并非他心狠。
只是因为出身不同,所以在看待问题的角度上,贾诩也有所不同罢了。
只是让贾诩没想到的是,在对于此事上,王猛的想法竟然和他高度一致!
曹操被王猛一番话说的有点尴尬,不过王猛说的也对,之前他不想讨伐异族是因为粮草不济。
但如果和孙策结盟以后,他不缺粮食了呢?还打不打异族啊?
而王猛的言外之意正是如此,难道只为了解决眼前的困境?有了粮食以后还不讨伐异族吗?
曹操不免有些尴尬,但当着众人的面也不好发作,只是在心里把王猛的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一遍。
在曹操的心里,异族不过是疥癣之疾,不过是小问题。
当年并州军都能吊打匈奴、鲜卑,他们曹军又能吊打并州军,那对付大秦国不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所以曹操并没有把大秦国当回事,只当他们是天下的一路诸侯罢了,和其他诸侯并没有什么区别!
曹操认为他在天下的霸权才是首位,只要他实力恢复,到时候打谁都可以!
孙策算什么?天下诸侯算什么?大秦国又算什么?
然而王猛的话他也不能不听,毕竟谁知道其他人到底怎么想的?天子和朝中大臣又是怎么想的?
既然王猛能这么想,搞不好天子和朝中大臣也是这么想的,那曹操就得考虑下自己在朝中的影响力了!
甚至要是这件事传播了出去,到时候天下人又会如何看待他曹操呢?他曹操还混不混了?
“丞相,在下有一条一石二鸟之计!”司马懿嘴角勾着一抹笑容,然后说道。
“哦?仲达有何妙计,快快道来!”曹操不禁大喜。
这司马懿自从加入他的麾下后,屡出奇谋,屡建奇功。
若非有司马懿,他曹操又怎么会有黑衣卫可用?又怎么能打败并州军呢?
所以曹操十分器重司马懿,甚至都有了把司马懿提拔为五谋士之一,取代其中一人的打算了。
“丞相,咱们不妨把大秦立国的消息散播出去,以此逼迫孙策与我方结盟。当然,我方实力不足,也没有讨伐异族的能力!倘若孙策不与我方结盟的话,到时候丞相便可以用孙策来堵天下悠悠之口!甚至在与孙策成功结盟之后,丞相还可以如法炮制,再与其他诸侯结盟!到时候组建联军,共同讨伐异族,并夺回凉州!”司马懿分析道。
“哈哈哈!妙计妙计!尔等都听到了吗?真是后生可畏!”曹操很高兴,当即就全盘认可了司马懿的计划。
于是,接下来曹操便依计行事,先是派司马懿指挥黑衣卫散播谣言。
比如,异族割据凉州,建立了大秦国,妄图与大汉分庭抗礼。如今,异族占据凉州是第一步,接下来就要攻打关中,然后就是中原了。但中原受灾,丞相粮草短缺,因此不计前嫌,准备与大将军孙策结盟,然后组建联军共同讨伐异族云云。
还比如,大秦国有百万大军,骑兵众多,实力强大!非丞相一家可以抗衡,只有天下诸侯联手,方能与之抗衡!
谣言被传播了出去,在中原、河北引起了广大反响,天下也因此震动。
就在此危难之际,曹丞相挺身而出,再一次成为了天下人眼中的“英雄”!
若是没有曹丞相,大汉就要完了,曹丞相才是大汉的救星!
这是百姓们的心声,甚至还有孩童编了歌谣,在中原各地传唱。
这是司马懿计划的第一步,第二步当然就是派人南下出使孙策咯!这个计划最终落到了王猛的身上。
王猛不是一心想要讨伐异族吗?那好,能不能讨伐异族,就看他能否说服孙策了。
作为朝廷的尚书令,王猛当仁不让,何况他也想见见孙策。
于是,这个任务被王猛接了下来,并带着使团一起南下。
而在使团中还有司马懿派遣的黑衣卫存在,王猛也是知道的,这才有了后面的一系列故事。
另一方面,在司马懿的计划中,说服麾下各州刺史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