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曹军战略(1/2)
右扶风,槐里城。
这里原本是关中守将——皇甫坚寿的驻地,直到曹操率军到来,然后就被曹操给鸠占鹊巢了。
而皇甫坚寿所部一万大军也被曹操给收编,成了曹军的一部分,负责继续驻扎在城内。
曹操之所以要率军退守右扶风,其目的自然是想要坐山观虎斗,让秦军和江东军鹬蚌相争,他好渔翁得利。
自从郭嘉死后,曹操就变了,没一天不在思索着如何报仇。
而导致郭嘉直接死亡的罪魁祸首,自然是宇文护、尉迟迥了,若非他们当时包围了曹军,郭嘉也不会自刎而死。
但要是再细想一下,曹操偷袭狄道之行,或许才是郭嘉死亡的真正原因吧?
然而曹操不这么想,所谓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曹操认为这一切都是因为孙策反客为主,导致他前期的计划全部落空,因此他才会铤而走险选择去偷袭狄道的。
因此,曹操把郭嘉之死的责任全部归结到了秦军和江东军的头上,然后定下了坐山观虎斗的计策。
槐里城外,北、西、南三面各有三万大军,分别由夏侯惇、夏侯渊、徐晃主持。
城内,总共有两万大军,分别由曹洪、皇甫坚寿统帅。
除此以外,自曹操率军退守槐里之后,他就向河北、青徐、南阳派出了几路信使。
在不久之后,关羽、张飞、薛安都的河北军团,臧霸、孙观的泰山军,于禁的南阳驻军,届时都会前来与曹操汇合。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曹操除了要坐山观虎斗之外,还想要一战定乾坤。
槐里这边,本是关中距离西凉前线最近的屯粮之地,粮草中转站。
不管是发往北地、安定,还是汉阳、武都的粮草,最后要会从长安途经槐里。
也就是说,谁要是控制住了槐里,谁就等于是控制了整个大汉联军的后勤命脉。
尤其是在四州联军和杂胡军血拼之后,曹军撤退之后,如今整个凉州境内就只剩下江东军在了。
曹操控制了槐里,控制了粮道,就等于是控制住了江东军的命脉。
因此,现在的江东军退也不是,战也不是。
若退,秦军骑兵随时都会南下,届时野战的话,江东军绝无胜算。
若战,江东军的命脉都掌控在曹操手里,最后是输是赢或许还得看曹操的心情。
而曹操的心情怎么样呢?那自然是相当糟糕地,毕竟首席谋士——郭嘉都嗝屁掉了。
原本这一次组建大汉联军,一起对付大秦国的初衷,曹操就是要将天下诸侯给一网打尽的。
眼下计划在阴差阳错之下也已经完成了一半,最后就剩下秦军和江东军两家了,距离曹操完成计划就只剩下最后一步。
如今,曹军就在槐里,这里是江东军的退路,也是秦军的进路。
在此之前,曹操认为秦军和江东军之间必有一战,除非双方握手言和。
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如果孙策真的这么做了,那他岂不就成了国贼?
因此,曹操已经准备就绪,就等着当吃瓜群众了。
在曹操看来,江东军主力还有大约二十万,几乎都是步兵。
而秦军最起码还有十万,几乎都是骑兵,甚至可能更多。
双方旗鼓相当,两虎相争,必有一死。
等到双方分出胜负的时候,胜利方也必然会来到关中,槐里这边就是第一站!
而等待着他们的便是整整二十万曹军百战精锐!这是真正的天下最强,曹操的杀手锏!
因此,曹操不顾手下谋士、大将们的意见,一意孤行,派人去通知各地驻军前来集合。
届时,曹军主力全部集结,就在槐里与秦军或者江东军决战!
为此,曹操已经做足了准备,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孤注一掷了。
要知道三处驻军,一处防备着河北群雄,一处镇守着青徐,一处防备着江东。
原本任何一处的驻军走了,都有可能使得曹操的地盘遭受到攻击,甚至满盘皆输。
然而现在已经不重要了,毕竟中原四州的主力,以及江东军的主力现在可都在雍凉呢!
这使得曹操没有了后顾之忧,甚至这么做还能够一箭双雕,一举三得。
一是增加曹操这边的胜算,毕竟接下来是一场大决战,决定天下最后归属的决战。
二是三路大军过来,路上必定要经过武关、长安,可以把孙策留在那里的军队给一并解决了。
三是三路大军离开,中原、河北的野心家们必有异动,一个个的都会跳出来。
换了平日里,曹操要对付他们并不容易,毕竟大家明面上都是汉臣。
但要到时候,他们一个个不知死活地主动跳出来,那就怪不了曹操了。
只要等雍凉这边的战事结束,曹操率领得胜之师返回中原,他就有自信能够一举扫平北方!
这里原本是关中守将——皇甫坚寿的驻地,直到曹操率军到来,然后就被曹操给鸠占鹊巢了。
而皇甫坚寿所部一万大军也被曹操给收编,成了曹军的一部分,负责继续驻扎在城内。
曹操之所以要率军退守右扶风,其目的自然是想要坐山观虎斗,让秦军和江东军鹬蚌相争,他好渔翁得利。
自从郭嘉死后,曹操就变了,没一天不在思索着如何报仇。
而导致郭嘉直接死亡的罪魁祸首,自然是宇文护、尉迟迥了,若非他们当时包围了曹军,郭嘉也不会自刎而死。
但要是再细想一下,曹操偷袭狄道之行,或许才是郭嘉死亡的真正原因吧?
然而曹操不这么想,所谓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曹操认为这一切都是因为孙策反客为主,导致他前期的计划全部落空,因此他才会铤而走险选择去偷袭狄道的。
因此,曹操把郭嘉之死的责任全部归结到了秦军和江东军的头上,然后定下了坐山观虎斗的计策。
槐里城外,北、西、南三面各有三万大军,分别由夏侯惇、夏侯渊、徐晃主持。
城内,总共有两万大军,分别由曹洪、皇甫坚寿统帅。
除此以外,自曹操率军退守槐里之后,他就向河北、青徐、南阳派出了几路信使。
在不久之后,关羽、张飞、薛安都的河北军团,臧霸、孙观的泰山军,于禁的南阳驻军,届时都会前来与曹操汇合。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曹操除了要坐山观虎斗之外,还想要一战定乾坤。
槐里这边,本是关中距离西凉前线最近的屯粮之地,粮草中转站。
不管是发往北地、安定,还是汉阳、武都的粮草,最后要会从长安途经槐里。
也就是说,谁要是控制住了槐里,谁就等于是控制了整个大汉联军的后勤命脉。
尤其是在四州联军和杂胡军血拼之后,曹军撤退之后,如今整个凉州境内就只剩下江东军在了。
曹操控制了槐里,控制了粮道,就等于是控制住了江东军的命脉。
因此,现在的江东军退也不是,战也不是。
若退,秦军骑兵随时都会南下,届时野战的话,江东军绝无胜算。
若战,江东军的命脉都掌控在曹操手里,最后是输是赢或许还得看曹操的心情。
而曹操的心情怎么样呢?那自然是相当糟糕地,毕竟首席谋士——郭嘉都嗝屁掉了。
原本这一次组建大汉联军,一起对付大秦国的初衷,曹操就是要将天下诸侯给一网打尽的。
眼下计划在阴差阳错之下也已经完成了一半,最后就剩下秦军和江东军两家了,距离曹操完成计划就只剩下最后一步。
如今,曹军就在槐里,这里是江东军的退路,也是秦军的进路。
在此之前,曹操认为秦军和江东军之间必有一战,除非双方握手言和。
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如果孙策真的这么做了,那他岂不就成了国贼?
因此,曹操已经准备就绪,就等着当吃瓜群众了。
在曹操看来,江东军主力还有大约二十万,几乎都是步兵。
而秦军最起码还有十万,几乎都是骑兵,甚至可能更多。
双方旗鼓相当,两虎相争,必有一死。
等到双方分出胜负的时候,胜利方也必然会来到关中,槐里这边就是第一站!
而等待着他们的便是整整二十万曹军百战精锐!这是真正的天下最强,曹操的杀手锏!
因此,曹操不顾手下谋士、大将们的意见,一意孤行,派人去通知各地驻军前来集合。
届时,曹军主力全部集结,就在槐里与秦军或者江东军决战!
为此,曹操已经做足了准备,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孤注一掷了。
要知道三处驻军,一处防备着河北群雄,一处镇守着青徐,一处防备着江东。
原本任何一处的驻军走了,都有可能使得曹操的地盘遭受到攻击,甚至满盘皆输。
然而现在已经不重要了,毕竟中原四州的主力,以及江东军的主力现在可都在雍凉呢!
这使得曹操没有了后顾之忧,甚至这么做还能够一箭双雕,一举三得。
一是增加曹操这边的胜算,毕竟接下来是一场大决战,决定天下最后归属的决战。
二是三路大军过来,路上必定要经过武关、长安,可以把孙策留在那里的军队给一并解决了。
三是三路大军离开,中原、河北的野心家们必有异动,一个个的都会跳出来。
换了平日里,曹操要对付他们并不容易,毕竟大家明面上都是汉臣。
但要到时候,他们一个个不知死活地主动跳出来,那就怪不了曹操了。
只要等雍凉这边的战事结束,曹操率领得胜之师返回中原,他就有自信能够一举扫平北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