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 中原大乱(上)(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要说桓温怎么敢在这个节骨眼上对淮南虎视眈眈?那是因为彼时的中原一样大乱,比之南方的大乱也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再要说到中原为什么会乱?那还得从长安被秦军攻占,萧道成带着四州联军回到中原以后说起。

    广义上的中原就是指现在的大汉十三州,或者说是上古九州,但在狭义上就是特指司隶、兖州、豫州和徐州。

    这四州乃是曹操的腹心之地,根基所在,也历来是大汉的核心统治区。

    自从听说长安被秦军给攻占以后,萧道成立马带着四州联军撤退,一直逃回到中原。

    彼时,曹军主力和秦军主力之间还没有爆发大战,但萧道成已经预感到了曹军的下场。

    于是乎,萧道成连个招呼也没和曹操打,带着四州联军直接就跑路了。

    结果还没跑出关中呢,由于皇甫坚寿军中都是关中人士,因此纷纷逃散。

    成了光杆司令的皇甫坚寿没办法,在不得已之下就和副将一起投了萧道成,这让萧道成很是高兴。

    虽然皇甫坚寿的投诚没有为萧道成增添一兵一卒,但皇甫坚寿却是汉末名将皇甫嵩的儿子,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萧道成的声望。

    毕竟有名将之子相投,这说明萧老板很牛逼!同时这也让萧老板的信心大增。

    彼时,曹操麾下有四位封疆大吏——谢安、萧衍、桓温、钟繇,萧道成虽不是其中之一,但也是萧衍的弟弟。

    和四位封疆大吏不一样,萧道成对曹操可没什么忠心,而是只有野心。

    在组建大汉诸侯联军之时,萧道成支持孙策而不支持曹操就可见一斑,从萧道成率军撤退却不给曹操知会一声也能看出来。

    总之,萧道成野心大大滴,现在的野心更是膨胀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在得了皇甫坚寿之后,萧道成就不禁在想,能不能把谢艾、桓冲的军队给一块吞并了呢?

    说干就干!就在四州联军成功渡河进入河东之后,萧道成立马动手!

    然而谢艾、桓冲对此早有防备,他们早发现了萧道成此人心怀不轨,自然也不会让他奸计得逞。

    于是乎,他们一路撤退,一路打。

    从河东、河内、魏郡,再到兖州,双方走一路,打一路。

    这一路上,双方大战小战十数场,结果却是不分胜负。

    及至到了兖州境内,由于谢安早就收到了消息,然后带着军队接应,这使得萧道成的奸计完全落空。

    这一下子,不仅到嘴的肥肉跑了,萧道成也和兖州、徐州结下了仇怨。

    彼时,由于中原各地都得知了长安已被秦军攻占的消息,一时间中原动荡!

    这一路上,到处都是乱民、难民,正在四处奔走。

    结果因为四州联军这一路打回来,最终波及到了乱民,这使得百姓损失极大。

    毕竟战争对百姓的危害是极大的,百姓死伤惨重之下,一时间中原各地盗贼四起。

    这种乱象将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中原再一次有强权出现,或许才会中止。

    然而现在的中原失去了曹军强有力的约束,剩下的兖州、豫州、徐州三方谁也不服谁,这就意味着中原只会更加混乱。

    彼时,虽然曹军尚在关中,但百姓们也都知道曹军主力恐怕是回不来了。

    于是乎,中原不仅乱,三州诸侯也因此被激发出了野心。

    在他们看来,既然曹操不在了,那天子这个香饽饽也该换个人来掌控了!

    于是乎,兖州、豫州、徐州三方纷纷出兵,都将目标对准了许都。

    许都城内,早已经乱作一团,百姓们无不惶恐不安。

    长安已经被秦军攻占,下一个就是洛阳,再下一个就是许都了!

    于是乎,百姓们全都不事生产,而是纷纷准备逃离许都。

    此时的许都城内,由于精锐都被曹操抽调去了关中,因此城内并没有多少兵力。

    留守许都的曹丕、荀彧、司马懿等人对于此等乱象也是无能为力,虽然三人本事都很大,但手里没兵也没办法。

    不仅如此,三人也是心急如焚,眼下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地步了!

    倘若中原没了曹操,那么届时会变成什么样子?至少会比现在更乱吧?

    虽然还没有听说曹军主力大败,但长安已经被秦军攻占,恐怕曹军大败也只是时间问题了吧?

    于是乎,三人聚在一起商量对策,但却各有各的主张。

    荀彧认为,当此之时应该号召兖州、豫州、徐州的军队前来拱卫许都,以防秦军打过来!

    曹丕认为,当此之时应该带着天子北逃,一直逃到邺城——曹操的封地!

    司马懿认为,眼下局势还不够明朗,应当打探清楚情报了再说。

    三人之所以各有各的想法,意见彼此相左,是因为三人所处的立场不同。

    荀彧心系汉室,在他看来天下诸侯都是天子的僚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