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3章 亲往上庸(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另一边,第二天一早,王镇恶随即动身前往上庸。

    刘封同时也采取了行动,数路探马随即离开襄阳,前往各方探查消息。

    王镇恶一走,在王仲德的有意为之下,消息倒也没有泄露。

    何况刘封也是个人精,他自然知道这些消息一旦泄露的话,那么军心必然动荡!

    毕竟谣言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人信,偏偏如今的南郡大部都已经被吴军给收复了。

    此时,孟达一军正驻守在当阳,以防吴军偏师北上夹击。

    由于吴军收复了南郡大部,不仅使得蜀军丧失了最重要的一条粮道,甚至还与大后方就此失联!

    因此,刘封要想探查消息的真实性,其实是很困难的。

    可刘封又不得不这么做,毕竟这些消息实在是太重要了,甚至关乎到了整个蜀汉的存亡!

    也因此,在听说王镇恶只身前往上庸之后,刘封却也对他的自白相信了一大半!

    事实上,上庸距离襄阳并不近,两地距离整整五百里!

    由此可见,蜀军的粮道确实漫长,运输粮草也确实困难。

    偏偏现在是雨季,道路泥泞,这更使得蜀军的补给变得异常艰难。

    虽然吴军遭遇到了困境,但真正和蜀军相比起来,吴军面临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

    此去五百里,王镇恶独自一人骑马前往,路途遥远不说也十分辛苦。

    同时,庞统也奉命带着数万之众离开了,同样往上游方向而去。

    庞统此行的目的地距离上庸并不远,因此大军只携带了足够路上使用的干粮,等到预定地点后便可直接从上庸得到补给了。

    上庸作为如今蜀军唯一的屯粮重地,囤积着无数粮草,因此刘裕才在此地亲自坐镇。

    五百里路,事实上庞统带着数万之众,起码得走上半个月。

    等到半个月之后,说不准雨季已经停了,到时候就直接是酷暑。

    由此可见,所谓的水攻之计本来也不靠谱,估计刘裕本就没指着这个计划能够成功。

    倘若真要实行水攻之计,其实压根不用数万大军前往上游,只需要前往吴军大营所在位置的上游修建堤坝即可。

    由此可见,刘裕此举说不准就是为了引庞统大军前往的也说不定,只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

    另一边,王镇恶一个人的速度倒是很快,毕竟独自前往,因此仅仅只花了七天就抵达了上庸。

    这七天时间让王镇恶饱受摧残,风餐露宿,苦不堪言。

    由于襄阳大战的缘故,附近乡亭的百姓早就跑光了,从而使得一路上都没了驿站、客栈可以歇脚。

    好在上庸终于是到了,一路上瘦了一大圈的王镇恶,也终于在城中见到了刘裕!

    “大王!罪将王镇恶特来负荆请罪!”

    王镇恶赤裸上身,背负荆条,向刘裕请罪道。

    刘裕冷冷地看着跪倒在地的王镇恶,面无表情,脑子里却是在想着王镇恶何罪之有?

    “镇恶,你可曾负过孤?”刘裕问道。

    “不曾!”王镇恶回道。

    “你可曾与令尊勾结?”刘裕问道。

    “不曾!”王镇恶回道。

    “那你何罪之有?”刘裕问道。

    “在下有负大王所托!眼下我军虽然侥幸击败了吴军,却不曾想是我父亲的佯败之计,此举反倒使得三军受损,导致将帅不合!

    如今,又有探子探得重要情报!说是后方刘穆之大人已遭到刺杀,巴郡又被吴军所得!另有伪楚即将覆灭,吴军主帅又是在下父亲之言!”王镇恶一五一十地说道。

    果然是彼此的立场不一样,对于刘裕来说,此三件事都是大事。

    第一件事,刘穆之死了,巴郡又被吴军所得,刘裕就不得不亲返蜀中坐镇。

    第二件事,伪楚即将覆灭,蜀汉痛失一大盟友。

    第三件事,吴军主帅和蜀军主帅竟是父子关系,那王镇恶就难免要饱受猜忌了。

    哪怕刘裕再是信任王镇恶,到时候在流言蜚语下,刘裕也必定是要进行换帅的!

    这三件事没一件是小事,一个不好就是蜀汉的覆灭,乃至于如今是否能够打败吴军反倒是不重要了。

    “镇恶,一切消息来源,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孤不管你是如何得知这些消息的,又不管你在此之中又是扮演着何种角色,孤都不得不作出选择!

    眼下,你已经不再是大军主帅了,孤会另选他人!眼下你既然来到了上庸,一路辛苦,你也不要再回到襄阳了,替孤返回成都去坐镇吧!既然你有着双重身份,不管穆之是否被刺杀,至少你定然不会有事!你替孤回去,听到了吗?”刘裕说道。

    “额…大王…”王镇恶有些难以置信地看着刘裕道。

    “你六岁便与父母失散,这二十余载,你和孤朝夕相伴,有如兄弟!孤信任你,同时又要防备你,毕竟你之前手握重兵。不过眼下后方为重,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