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1章 刘宋名将(上)(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南朝宋是南朝宋存在时间最长的朝代,也是疆域面积最大的朝代,其存在期间所涌现的名将也是最多。

    其中,大致有二十位名将最为出名,他们中有的活跃于东晋末期,有的则是活跃于刘宋期间。

    一、王镇恶(在线)

    王镇恶(373年~418年),北海郡剧县人,东晋时期名将。

    前秦丞相王猛之孙,河东太守王休之子。

    王镇恶长于谋略,处事果断。

    太安二年(386年),前秦哀平帝苻丕败亡,王镇恶随从叔父王曜南渡东晋,客居于荆州,起家临澧县令。

    1.义熙五年(409年),受到太尉刘裕赏识,授太尉行参军,参与作战,颇有战功。

    2.义熙八年(412年),拜振武将军,从平荆州刺史刘毅,册封汉寿县子。

    3.义熙十二年(416年),联合名将檀道济北伐,攻克洛阳、潼关和长安,灭亡后秦,迁冯翊太守,辅佐桂阳公刘义真镇守长安。

    义熙十四年(418年),王镇恶被同僚沈田子设计杀害,时年四十六岁,获赠使持节、左将军、青州刺史、龙阳县侯,谥号为壮,配享宋武帝庙庭。

    这一世,王镇恶依旧活跃在巴蜀一线,只不过他的出身则是成了刘裕的发小,王猛的儿子。

    ………

    二、檀道济(死亡)

    檀道济(?-436年4月9日),高平郡金乡县人。

    东晋末年名将,军事家,刘宋开国元勋,左将军檀韶之弟。

    1.晋末,从刘裕起兵讨篡位之桓玄,以功累迁太尉主簿、咨议参军。

    2.义熙十二年(416年),为刘裕北伐前锋,连克许昌、洛阳、潼关,进平长安,灭后秦,迁征虏将军、琅邪内史。

    入宋,以佐命功封永修县公,出为南兖州刺史。

    景平二年(424年),参与废黜宋少帝,后迎立宋文帝,进号征北将军。

    3.元嘉三年(426年),以平荆州刺史谢晦功,迁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

    4.元嘉八年(431年),率军攻魏,连战多捷,进至历城,粮尽而返。

    进位司空,还镇寻阳。文帝患病时,忌其威名,召还杀之。

    这一世,檀道济出身黄巾余孽,后在青州受袁谭征召,从而为将。

    巨鹿之战,五万青州军全军覆没,檀道济本人也被冉闵阵斩。

    ………

    三、朱龄石(死亡)

    朱龄石(379年~418年),字伯儿,沛郡人,汉族。

    东晋时期名将,西阳太守朱绰的儿子。

    少时轻佻好武,擅长文案。

    起家殿中将军,迁抚军(桓修)参军。

    刘裕攻克京口后,出任建威(刘裕)参军。

    1.参与平定姚系祖叛乱、卢循起义,迁西阳太守。

    2.义熙九年,授益州都督,攻灭谯纵,受封丰城县侯,威信日盛。

    历任太尉谘议参军、左将军、相国右司马,倍受刘裕信任,诸事参与谋划。

    3.义熙十四年,出任使持节、右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雍州刺史,后受到胡夏军队攻击,兵败被俘,遇害于长安,时年四十岁。

    这一世,朱龄石最后参与襄阳大战,兵败被太史慈所斩杀。

    ………

    四、朱超石(死亡)

    朱超石(382年~418年),沛郡沛县人。

    东晋时期将领,吴郡太守朱腾的孙子、西阳太守朱绰的儿子、右将军朱龄石的弟弟。

    朱超石出身将帅世家,果敢勇锐,善于骑术,擅写书写。

    起家卫将军(桓谦)参军,迁辅国(何无忌)参军。

    1.义熙六年(410年),受到卢循部将徐道覆俘获,辗转投靠刘裕,出任徐州主簿,历任车骑参军、都官郎、中兵参军、宁朔将军、沛郡太守等。

    联合冠军将军檀道济讨伐荆州都督司马休之,迁新野太守。

    2.义熙十二年(416年),随军北伐后秦时,于黄河北岸大败北魏,攻克蒲坂,迁河东太守、中书侍郎,册封兴平县五等侯。

    3.义熙十四年(418年),得知关中内乱,奉命前往慰劳军士,受到胡夏军队攻击,兵败被俘,遇害于长安,年仅三十七岁。

    这一世,朱超石最后参与襄阳大战,兵败被姜维斩杀。

    ………

    五、沈田子(死亡)

    沈田子(383年~418年),字敬光,吴兴郡武康县人,东晋末年名将。

    1.随从刘裕讨伐桓玄之乱,拜太尉参军,册封营道县五等侯。

    2.参与北伐南燕、平定荆州刺史刘毅和司马休之。

    3.义熙十四年(418年),随军灭亡后秦,拜雍州中兵参军、扶风太守,辅佐刘义真留镇关中。

    擅杀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