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3章 大汉复盘(上)(1/2)
公元208年二月初一,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只因为大汉在这一天涅盘重生了。
虽然天下依旧四分五裂,且异族占据着汉土,但至少大汉还在,大汉还没有灭亡。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自汉灵帝驾崩后,十八年来权力终于又回到了大汉天子的手上。
此时,面对北方的满目疮痍,刘裕的内心却是激动的。
虽然河北残破不堪,但那又怎么样,刘裕誓要用自己的手重振这片旧河山。
然而现实也是残酷的,据统计,如今的冀州、兖州、青州加起来也只有不到七百万人口。
其中,有四成人口还掌握在士族的手中,这让刘裕不得不暂时向士族妥协。
刘裕设置三公——以荀彧为司徒,韦孝宽为太尉,崔琰为司空。
这三人分别为中原、关中、河北三地的士族代表,从而迅速地凝聚起了人心,一时间士族全部归附。
之后,刘裕又设置九卿,也多是将士族委以重任。
刘裕又将原先曹操为自己修建的宫殿占为己有,以此为根基,并就此扎下根来。
同时,士族们也纷纷献女,以此充实了刘裕的后宫。
一个政权的框架就此搭建了起来,虽然草创,但也稳固。
接下来,刘裕要做的有三件事,分别是:
一、积蓄实力,扩充军队。
此时的刘裕手中仅有五万大军,再加上河内的张辽、兖州的臧霸,满打满算也只有六万余军队。
因此,刘裕将目光放到了士族的私兵,以及南边曹魏的残军身上。
倘若将之全部降服,那么刘裕便能在短时间内拥有二十万大军,从而就有了与异族对抗的底气。
对于收服曹魏残军,刘裕只能通过外交手段,因此他立马派遣荀攸前往南阳。
对于收服士族私兵,这事好办,只需要采用部曲制度即可。
为此,刘裕以带来的五万大军为基础,将之改编为中央军。
又下令凡自己带兵前来归附者,按麾下部曲数量委以官职,兵越多官越大,以此类推。
因此,士族们除了已经担任三公九卿、地方官员的以外,其他士族们纷纷带着私兵前来投奔。
在短时间内,大汉暴兵十万,从而刘裕拥有了整整十六万大军。
二、确立政治制度。
在政治上,刘裕打算沿用旧制,尤其是曹操曾经实行的屯田制度。
此举和大批士族对土地的兼并冲突,不过刘裕有的是办法,那就是同样让士族献人、献地、献钱、献粮,以此换取高官厚禄。
三、确立平定天下的战略方针。
对于此事,荀彧、韦孝宽等人都十分在行,因此迅速地给出了意见。
荀彧认为——对外,应当先与吴国结盟,再帮助赵国稳住并州的局势,从而拖住大周。
对内,应当慢慢蚕食北边的高欢,从而将青、幽、冀、兖四州连成一片。
韦孝宽对此深以为然,因此只给出了一个补充意见——那就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汉室的威望,应当联合吴军、残存的魏军,从而与周军一战。
只要打败周军,并一举收复豫州三郡,那么大汉才能够振兴!
不过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去准备,现在大汉刚刚复盘,要想发动大战还需要时间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正当邺城方面,刘裕在摩拳擦掌之时,大汉复盘的消息却是迅速地传遍了四方。
豫州,颍川郡,许都。
自从听说有人假借汉献帝之名在昌邑称帝之后,司马懿便一直在暗中关注着此事,并打探着有关神秘骑兵的情报。
后来,刘裕带着一万大军杀奔青州,再到如今抵达邺城。
对于这些事情,司马懿全都清清楚楚,并且时刻都在关注着。
司州,河南尹,洛阳。
作为如今大周的都城,宇文泰坐镇此处,并在暗中积极准备着发动下一次大战。
此时,宇文泰已经得知了有关西线的消息,这让宇文泰忧喜参半。
忧的是宇文泰的计划没有成功,不仅西凉军没被消灭,各族的实力也没有被消耗多少。
喜的是在阴差阳错之下,武都居然被攻下了,要知道这可是一处战略要地啊!
于是乎,宇文泰当即为有功之人加官晋爵,以此笼络各族。
此事暂且不提,紧接着,身在洛阳的宇文泰也得知了大汉复盘的消息。
这让宇文泰大怒,刚刚消灭了曹魏主力,攻占了中原腹心之地,结果大汉又起来了?
这尼玛,简直是没完没了,何时才能灭亡大汉?
于是乎,在潜移默化下,宇文泰的战略思想从而发生了改变。
本来,宇文泰打算攻打南阳,从而消灭曹魏残余的。
这一下子,宇文泰只得放弃原定计划,准备优先对付重生的大汉了。
可是要灭大汉就
虽然天下依旧四分五裂,且异族占据着汉土,但至少大汉还在,大汉还没有灭亡。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自汉灵帝驾崩后,十八年来权力终于又回到了大汉天子的手上。
此时,面对北方的满目疮痍,刘裕的内心却是激动的。
虽然河北残破不堪,但那又怎么样,刘裕誓要用自己的手重振这片旧河山。
然而现实也是残酷的,据统计,如今的冀州、兖州、青州加起来也只有不到七百万人口。
其中,有四成人口还掌握在士族的手中,这让刘裕不得不暂时向士族妥协。
刘裕设置三公——以荀彧为司徒,韦孝宽为太尉,崔琰为司空。
这三人分别为中原、关中、河北三地的士族代表,从而迅速地凝聚起了人心,一时间士族全部归附。
之后,刘裕又设置九卿,也多是将士族委以重任。
刘裕又将原先曹操为自己修建的宫殿占为己有,以此为根基,并就此扎下根来。
同时,士族们也纷纷献女,以此充实了刘裕的后宫。
一个政权的框架就此搭建了起来,虽然草创,但也稳固。
接下来,刘裕要做的有三件事,分别是:
一、积蓄实力,扩充军队。
此时的刘裕手中仅有五万大军,再加上河内的张辽、兖州的臧霸,满打满算也只有六万余军队。
因此,刘裕将目光放到了士族的私兵,以及南边曹魏的残军身上。
倘若将之全部降服,那么刘裕便能在短时间内拥有二十万大军,从而就有了与异族对抗的底气。
对于收服曹魏残军,刘裕只能通过外交手段,因此他立马派遣荀攸前往南阳。
对于收服士族私兵,这事好办,只需要采用部曲制度即可。
为此,刘裕以带来的五万大军为基础,将之改编为中央军。
又下令凡自己带兵前来归附者,按麾下部曲数量委以官职,兵越多官越大,以此类推。
因此,士族们除了已经担任三公九卿、地方官员的以外,其他士族们纷纷带着私兵前来投奔。
在短时间内,大汉暴兵十万,从而刘裕拥有了整整十六万大军。
二、确立政治制度。
在政治上,刘裕打算沿用旧制,尤其是曹操曾经实行的屯田制度。
此举和大批士族对土地的兼并冲突,不过刘裕有的是办法,那就是同样让士族献人、献地、献钱、献粮,以此换取高官厚禄。
三、确立平定天下的战略方针。
对于此事,荀彧、韦孝宽等人都十分在行,因此迅速地给出了意见。
荀彧认为——对外,应当先与吴国结盟,再帮助赵国稳住并州的局势,从而拖住大周。
对内,应当慢慢蚕食北边的高欢,从而将青、幽、冀、兖四州连成一片。
韦孝宽对此深以为然,因此只给出了一个补充意见——那就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汉室的威望,应当联合吴军、残存的魏军,从而与周军一战。
只要打败周军,并一举收复豫州三郡,那么大汉才能够振兴!
不过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去准备,现在大汉刚刚复盘,要想发动大战还需要时间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正当邺城方面,刘裕在摩拳擦掌之时,大汉复盘的消息却是迅速地传遍了四方。
豫州,颍川郡,许都。
自从听说有人假借汉献帝之名在昌邑称帝之后,司马懿便一直在暗中关注着此事,并打探着有关神秘骑兵的情报。
后来,刘裕带着一万大军杀奔青州,再到如今抵达邺城。
对于这些事情,司马懿全都清清楚楚,并且时刻都在关注着。
司州,河南尹,洛阳。
作为如今大周的都城,宇文泰坐镇此处,并在暗中积极准备着发动下一次大战。
此时,宇文泰已经得知了有关西线的消息,这让宇文泰忧喜参半。
忧的是宇文泰的计划没有成功,不仅西凉军没被消灭,各族的实力也没有被消耗多少。
喜的是在阴差阳错之下,武都居然被攻下了,要知道这可是一处战略要地啊!
于是乎,宇文泰当即为有功之人加官晋爵,以此笼络各族。
此事暂且不提,紧接着,身在洛阳的宇文泰也得知了大汉复盘的消息。
这让宇文泰大怒,刚刚消灭了曹魏主力,攻占了中原腹心之地,结果大汉又起来了?
这尼玛,简直是没完没了,何时才能灭亡大汉?
于是乎,在潜移默化下,宇文泰的战略思想从而发生了改变。
本来,宇文泰打算攻打南阳,从而消灭曹魏残余的。
这一下子,宇文泰只得放弃原定计划,准备优先对付重生的大汉了。
可是要灭大汉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