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3章 曹魏武帝(三)(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袁绍与其子袁谭弃军逃回黄河以北,曹军大获全胜,剩余的袁军假降,曹操将他们坑杀。

    曹军前后斩首七万余级,尽获袁军辎重图书珍宝。

    曹操清点袁绍书信,得到自己部下勾结袁绍的信,尽烧之。

    并说:“当袁绍强大时,孤尚且不能自保,何况众人呢!”

    官渡之战后,冀州诸郡皆举城归顺曹操。

    在客观上说,官渡之战中的曹操处于劣势,但由于他能正确分析客观条件,善于听取正确意见,所以能扬长避短,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使战争向有利于自己的方面转化,经过自己主观上的努力,终于赢得了胜利。

    此战之后,曹操击溃了最大的敌人袁绍,由他统一北方已是大势所趋。

    建安六年(201年)四月,曹操扬兵于黄河边,击破袁绍在仓亭的驻军。

    袁绍在官渡之败后,收合部队,平定了反叛的诸郡县。

    九月,曹操回到许县,又南征在汝南的刘备、龚都,刘备投奔刘表,龚都等人皆逃散。

    建安七年(202年)正月,曹操驻军谯县,又到达浚仪县,治理睢阳渠,又派使者祭祀已故的太尉桥玄。

    然后,曹操进军官渡。

    五月,袁绍病死,袁绍之子袁尚继位,袁谭屯兵黎阳。

    九月,曹操亲自北征,大战于黎阳,袁谭、袁尚多次战败。

    建安八年(203年)三月,曹操大破黎阳,袁谭、袁尚逃回邺城。

    四月,曹操进军邺城。

    五月,曹操引军退还,留贾信守黎阳。

    不久后,曹操引兵向南,征讨刘表,袁谭、袁尚反目成仇,互相攻击。

    袁谭不敌袁尚,败走平原,遣辛毗向曹操乞降求救。

    当时,诸将都怀疑有诈,只有荀攸劝曹操答应袁谭。

    曹操说:“我攻打吕布之时,刘表没有侵犯我方;官渡之战时,他又不肯帮助袁绍。这只是个自守的贼子,应该等到以后再来对付他。而袁谭、袁尚狡猾,我正应该趁北方混乱时发动攻击。就算袁谭挟诈,不肯真心屈服我军,但我击破袁尚,夺取他的地盘,对我军也更加有利。”

    于是,再次北上,袁尚闻讯也退回邺城。

    当时,袁尚部将吕旷、吕翔背叛袁尚,率众投降曹操,曹操封两人为列侯。

    袁谭私自刻将军印绶,交给吕旷两人,吕旷把将军印送给曹操。

    曹操说:“我自然知道袁谭会耍些小聪明。他想让我攻击袁尚,然后趁机略民聚众,自以为破袁尚后,实力足以自强,可趁我军疲敝来与我抗衡。但击破袁尚后,我的势力更加强盛,哪可能会疲敝,让他有机可乘呢?”

    曹操为了让袁谭暂时安心,还和袁谭结亲,让自己的儿子曹整娶袁谭的女儿。

    建安九年(204年)正月,曹操率兵渡过黄河,截断淇水,引入白沟,作为运粮的通道。

    二月,袁尚再次出兵攻打袁谭,曹操趁机进军邺城。

    当时,苏由、审配镇守邺城,曹操进军到洹水时,苏由投降。

    曹操到达邺城外,做土山、地道。

    当时,武安长尹楷屯毛城,通上党粮道。

    四月,曹操留曹洪攻打邺城,亲自击破尹楷,又击破邯郸的沮鹄,易阳令韩范、涉长梁岐皆举县投降。

    五月,曹操毁土山、地道,作围堑,决漳水灌城,城中饿死者过半。

    七月,袁尚率军回救,依滏水为营,曹操进军将其营寨包围。

    袁尚害怕,请求投降,曹操不许。

    袁尚乘夜逃跑,袁军溃散,袁尚逃奔中山。

    曹操命人拿着缴获袁尚的印绶节钺招降邺城守军,城中斗志崩溃。

    八月,审配的侄子审荣打开东城门,曹操军一举攻破邺城,擒杀审配。

    之后,曹操哭祭袁绍墓,慰劳袁绍妻子,将袁绍的家人和宝物都还给了袁家,并赐给他们杂缯絮,供养他们家。

    从这一年起,曹操把自己的据点北迁到了冀州的邺城,政令军队此后皆从此出,而许县则只留些许官吏。

    九月,曹操下令:“河北遭受袁氏之难,不用再上缴今年租赋!”

    又严厉打压豪强兼并,百姓喜悦。

    曹操领冀州牧,并上表让还兖州牧。

    当初,曹操围攻邺城时,袁谭趁机攻取甘陵、安平、勃海、河间,又击破故安的袁尚败军,兼并其众。

    曹操写信给袁谭,责备他负约,与他断绝婚姻,将他的女儿送回,然后进兵。

    十二月,曹操进入平原,略定诸县。

    建安十年(205年)正月,曹操攻灭袁谭,冀、青二州平定。

    当初,袁尚兵败后,投奔幽州刺史袁熙。

    此月,幽州大将焦触、张南起兵反袁氏,袁尚、袁熙又逃奔三郡乌桓。

    焦触自称幽州刺史,举郡县归附曹操。

    四月,黑山军首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