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消失的大军(1/2)
“要我看,我会从武业口。”
萧毅再次思绪片刻后,说出了一个地方。
这武业口位处大宛国,距离大周西北较远。
还要穿越一段沙漠。
但若是从武业口出发,进入大周,虽然距离增加了不少。
可一路畅通无阻。
但有个问题就是进入大周之后,要面临天门关。
但如果突袭天门关,胜算还是很大。
毕竟天门关的守军不多,只有一千多人。
但前提是要行动保密。
“对,所以接下来该怎么做不用我说了吧。”
李安意味深长的看向萧毅。
“明白,我这就对天门关增兵,把重火力也调遣一部分过去。”
这天门关易守难攻,但只要拿下天门关,进入大周那是一马平川。
“其实我们现在最大的难题就是对付北齐。”
北齐南下,葫芦口和飞虎岭地势复杂,没有险要关隘。
所以抵挡北齐乃重中之重。
“陛下派遣黄老将军前去镇守,十三爷觉得如何。”
“黄老将军自然没得说,为人沉稳,经验丰富,可手下的将士不顶用啊。”
大周这些年除了萧家军能打之外,就没有一支军队能打硬仗。
黄老将军只擅长防守,但想要消除北齐的威胁不可能。
“不如这样,我调遣三万大军随你一同前往葫芦口。”
萧毅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西北这边无论是拒北城还是天门山,只要坚守,西凉不足为惧。
但葫芦口若是失守,北齐大军向西打过来,那西凉与北齐里应外合。
大周危矣。
“我正有此意,我们先收拾北齐,再回来收拾西凉,草原十八部一盘散沙不足为虑。”
李安接到父皇的圣旨,让他前去镇守葫芦口,若是用山字营,李安估计也要跟着送死。
要是能带几万萧家军前去自然不成问题。
“不用三万,带上两万和全武甲士足够。”
全武甲士是李安对萧毅那两千多特种部队的称呼。
“行,那我明日就升帐调遣军队。”
第二日一早,萧家军两万将士向东而行,前往葫芦口。
萧毅要坐镇西北,所以这两万萧家军的指挥权就交给了李安。
葫芦口位置。
黄老将军已经早就在此排兵布阵,建造了大量的防御工事。
一百多公里外的飞虎岭也是一样,防御工事外的树林等野草都被黄老将军一把火给点了。
算不得坚壁清野,但这是为了时刻掌握敌方动向。
其次减少对方藏匿的可能性。
黄老将军布置的防御工事层层叠嶂。
虽然没有一整条完整的防御线,可每一节防御线都可以互相支援配合。
北齐大军要想顺利通过防御阵线,就必须盯着到处都是据点的攻击。
这些据点都是依据山势,居高临下。
北齐想要一个个拔除这些防御据点,估计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
光是几个月的时间,北齐的粮草够不够都成问题。
不可能天天杀马充饥。
之所以黄老将军擅长防御战,他的部署滴水不漏。
“黄老将军,十三爷要是来了,您就成了副将,要是十三爷...”
中军大帐之内,有小将在一旁小声进言。
“放肆,你是在怀疑十三爷?”
黄老将军十分愤怒,拍案而起。
“不是末将这么说,是现在整个山字营的弟兄们都这么说。”
“万一,十三爷一通胡来,改变整个作战计划,到时候我们都要白白跟着送命。”
小将被吓坏了,但还是直言不讳的说出了山字营的心声。
“山字营的兄弟们都这么说?”
听了小将的话,黄老将军白眉紧皱。
“小将不敢胡说,不信你去军营去问问或是偷偷听听。”
“传令下去,谁要是再议论十三爷,按扰乱军心论罪!”
黄老将军思虑片刻后,当即下令。
若是山字营都这么去议论,恐怕到时候十三爷来了,有任何的军事行动,军心不稳,那将后患无穷。
可现在他能做的就是控制舆论。
想要改变士兵们的看法,他做不到。
“是,末将这就前去。”
小将离开,黄老将军斜靠在帅案之上,心中忧愁不已。
他与李安不熟,也不知道这个十三爷到底什么水平。
不过在上次西凉大战之中,按照萧毅上书中所说,十三爷确实有领兵的才能。
但仅凭这一次也不能说明一切,黄老将军只能向上天祈祷。
祈祷十三爷不是个草包皇子。
萧毅再次思绪片刻后,说出了一个地方。
这武业口位处大宛国,距离大周西北较远。
还要穿越一段沙漠。
但若是从武业口出发,进入大周,虽然距离增加了不少。
可一路畅通无阻。
但有个问题就是进入大周之后,要面临天门关。
但如果突袭天门关,胜算还是很大。
毕竟天门关的守军不多,只有一千多人。
但前提是要行动保密。
“对,所以接下来该怎么做不用我说了吧。”
李安意味深长的看向萧毅。
“明白,我这就对天门关增兵,把重火力也调遣一部分过去。”
这天门关易守难攻,但只要拿下天门关,进入大周那是一马平川。
“其实我们现在最大的难题就是对付北齐。”
北齐南下,葫芦口和飞虎岭地势复杂,没有险要关隘。
所以抵挡北齐乃重中之重。
“陛下派遣黄老将军前去镇守,十三爷觉得如何。”
“黄老将军自然没得说,为人沉稳,经验丰富,可手下的将士不顶用啊。”
大周这些年除了萧家军能打之外,就没有一支军队能打硬仗。
黄老将军只擅长防守,但想要消除北齐的威胁不可能。
“不如这样,我调遣三万大军随你一同前往葫芦口。”
萧毅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西北这边无论是拒北城还是天门山,只要坚守,西凉不足为惧。
但葫芦口若是失守,北齐大军向西打过来,那西凉与北齐里应外合。
大周危矣。
“我正有此意,我们先收拾北齐,再回来收拾西凉,草原十八部一盘散沙不足为虑。”
李安接到父皇的圣旨,让他前去镇守葫芦口,若是用山字营,李安估计也要跟着送死。
要是能带几万萧家军前去自然不成问题。
“不用三万,带上两万和全武甲士足够。”
全武甲士是李安对萧毅那两千多特种部队的称呼。
“行,那我明日就升帐调遣军队。”
第二日一早,萧家军两万将士向东而行,前往葫芦口。
萧毅要坐镇西北,所以这两万萧家军的指挥权就交给了李安。
葫芦口位置。
黄老将军已经早就在此排兵布阵,建造了大量的防御工事。
一百多公里外的飞虎岭也是一样,防御工事外的树林等野草都被黄老将军一把火给点了。
算不得坚壁清野,但这是为了时刻掌握敌方动向。
其次减少对方藏匿的可能性。
黄老将军布置的防御工事层层叠嶂。
虽然没有一整条完整的防御线,可每一节防御线都可以互相支援配合。
北齐大军要想顺利通过防御阵线,就必须盯着到处都是据点的攻击。
这些据点都是依据山势,居高临下。
北齐想要一个个拔除这些防御据点,估计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
光是几个月的时间,北齐的粮草够不够都成问题。
不可能天天杀马充饥。
之所以黄老将军擅长防御战,他的部署滴水不漏。
“黄老将军,十三爷要是来了,您就成了副将,要是十三爷...”
中军大帐之内,有小将在一旁小声进言。
“放肆,你是在怀疑十三爷?”
黄老将军十分愤怒,拍案而起。
“不是末将这么说,是现在整个山字营的弟兄们都这么说。”
“万一,十三爷一通胡来,改变整个作战计划,到时候我们都要白白跟着送命。”
小将被吓坏了,但还是直言不讳的说出了山字营的心声。
“山字营的兄弟们都这么说?”
听了小将的话,黄老将军白眉紧皱。
“小将不敢胡说,不信你去军营去问问或是偷偷听听。”
“传令下去,谁要是再议论十三爷,按扰乱军心论罪!”
黄老将军思虑片刻后,当即下令。
若是山字营都这么去议论,恐怕到时候十三爷来了,有任何的军事行动,军心不稳,那将后患无穷。
可现在他能做的就是控制舆论。
想要改变士兵们的看法,他做不到。
“是,末将这就前去。”
小将离开,黄老将军斜靠在帅案之上,心中忧愁不已。
他与李安不熟,也不知道这个十三爷到底什么水平。
不过在上次西凉大战之中,按照萧毅上书中所说,十三爷确实有领兵的才能。
但仅凭这一次也不能说明一切,黄老将军只能向上天祈祷。
祈祷十三爷不是个草包皇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