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3/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将帅之能,又有容人之量,要不了多久,将来天下英豪,只会尽入吾彀。”

    谢玉松知道容熙是个处事厚道的人。

    建兴四十年,容煦经手下探子打探到他在四处做盐铁生意时,准备搜集证据抓捕他。

    恰巧那一年他手上有一批没有卖完的生铁,迟迟没人要,他也不敢私自销毁,怕容煦的探子查到端倪。

    正在谢玉松左右为难之际,是容熙偷偷派人将他的生铁买了,用地道的形式运输出城。

    容熙为了谢玉松的安全,还派人假冒毛贼,到夜晚来他家里打家劫舍,盗取财产,最后偷盗未遂,还放了一把大火将整个谢家全部烧毁。

    幸好这只是一场戏,所以在烧毁时,谢家满门已经空无一人,盗贼们烧的是无人的空宅。

    但也自那一日在谢玉松得知了容熙的真实身份后,谢玉松便与他割袍断义,再无往来。

    看着江玉松犹豫不决的模样,白清兰只好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规劝道:“师叔,你我就不说御王能不能当皇帝吧。就说你和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师叔,你我都是汉人,如今匈奴进攻兴朝,都占了兴朝两座城池,你我作为汉人,难道不该为自己的国家出一份力吗?毕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江玉松也不是个忘恩负义之人,白清兰对他软磨硬泡的规劝和建兴四十年,容熙对他的救命之恩,纵他再如何清高,救命之恩也不得不还。

    江玉松眼底闪过一丝动容,他松口,“好,小侄女,你听好了,我只帮他这一次,此次我出钱出粮,还会派人给他运过去,但人,我是没有的。最后,我也只帮他这一次了,这一次过后,我和他就恩断义绝了。”

    白清兰此来的目的可不是只想让谢玉松去解容熙的燃眉之急,而是想让他彻底归顺容熙,为他日后称帝铺路。

    白清兰行了一礼,“多谢师叔帮忙,只是师叔,士农工商在兴朝,商人是最垫底的存在吧?连昌妓都不如。师叔,侄女听说,谢家商铺在十三州有不少分铺,也不知是真是假?师叔,这么多年,你一人经营谢家这偌大的商铺,手上管理上千上万人,这其中还要躲避亦或敷衍朝廷的人,很累吧?”

    谢玉松眉眼微沉,眸中寒光渐露,杀气十足,“你到底想说什么?”

    白清兰不惧,依旧淡定自然解释道:“师叔有没有想过找一个靠山呢?毕竟,有了一个朝堂的高官做靠山,日后就不会被追责了。而且若这个人不仅是王爷且还能许师叔心中那满腔抱负,日后还会让师叔平步青云,直冲云霄,我想师叔应该是不会拒绝的吧?”

    谢玉松目光中满是探究之意,“你想让我效忠他?”

    白清兰稳稳摇头,“不是!师叔,古有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帮他一扫天下,而今有清兰代君给师叔一跪三拜,诚心诚意请师叔出手,助我夫君一臂之力。毕竟,兴国大厦将倾,若国将不国,家不成家,那即便师叔选择偏安一隅,不问世事,待匈奴人闯进兴国,侵占吾国土地后,师叔和家人又能躲避的了几时?师叔,还请您千万不要忘记五百年前的两蛮乱汉,汉人之耻,若历史重演,汉人将又会陷入无穷无尽的黑暗之中。”

    五百年前,是周朝一统天下。

    周朝统领着十三州两城,天下没被分裂。

    周朝是周家天下,周朝一共出过十八位帝王,第十七任国君叫周炎。

    周炎在位时,年号建平。

    周炎在位二十五年,这二十五年,他杀功臣,宠奸佞,沉迷炼丹修道,追求长生不老。他平生的爱好就是写诗作画,所以在建平十五年后,他就选择常年不上朝,日日流连于后宫,和宫女嫔妃们饮酒作乐,作诗论画,日子过得很是畅快。

    因为他十年不上朝的缘故,所以朝堂上已乱成了一锅粥。

    宦官干政,奸臣掌权,而许多忠臣和诤臣也选择纷纷辞官还乡。

    这一举动也为周朝埋下了亡国的种子。

    建平二十五年春,匈奴联合胡国从凉州出城,一路西下,先后攻下了平南城和益州,再又蚕食华州、乾州等各地。

    周炎在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周衍。而他却带着皇宫里大量的金银珠宝,趁着敌军还未攻下邑都之际,贪生怕死的他自己一人先跑到还未沦陷的锦都等地,继续过着他那逍遥快活的日子。

    周衍上位后,改年号为靖明。

    周衍一上位,便派人四处拉拢江湖上武功高强的人,只可惜许多江湖人都不愿入朝廷,所以,周衍也没拉拢到多少江湖人。

    他又大肆斩杀奸臣与宦官,又派人四处游走,去民间找在建平年间辞官还乡的武将和忠臣,让他们回来和自己一起共抗蛮人。

    周衍团结了一切能团结的力道,他重用了手中所有能用的武将,听从了一切有才之人给他抗敌的建议。

    周衍曾说,“只要能将蛮人赶出周朝,诸位要钱给钱,要粮给粮,朕绝无二话。”

    可由于建平年间,周炎在宫中大肆修建拜佛修道的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