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执(4/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饥肠辘辘的容烨此刻已饿昏了头,他满心满眼皆是食物和金钱,于是他信了这人的谎话连篇,便将衣服交给此人,此人却只给了他一个脏兮兮的馒头,容烨本想上去理论几句,却惨遭一顿毒打。

    容烨被打的鼻青脸肿,身上伤痕累累,惨不忍睹。

    这人临走前,容烨记住了这人的脸,直到三日后,陆孚带着锦衣卫在民间找到了他,他的第一反应不是回宫而是复仇。

    容烨将这三日所有欺负过他的人用笔一一画下,容烨在写字绘画方面,是天生的奇才。

    他的字画堪称一绝,画出的人物惟妙惟肖,仿若真人一般,堪称一绝。

    陆孚命手下按照画上找人,不过三日,这些人就被找齐。

    陆孚为了容烨能尽快回宫,他都没有下令细细审理,而是一股脑的全部杀死,甚至还在容烨的命令下,陆孚派人屠尽了这些人的九族。

    容烨自那日回宫后,就断了想出宫的心。因为他在民间流浪了三日,见识到了人心险恶,这也导致他从此不会再轻易的相信任何人。

    但奚梦儿和蒋婷除外。

    奚梦儿是可以止住容烨发疯的药,她的温柔体贴可以安抚容烨一切不好的情绪。

    在奚梦儿面前,容烨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他的胆怯懦弱,自卑敏感,都会在见到奚梦儿时,被全部打碎,奚梦儿给他壮胆,还告诉他陛下是天子,天子乃天下之主,做任何事都是对的。

    至于蒋婷,容烨虽恨他,但心里最深处却依旧爱这个含辛茹苦将自己养大的母亲,他深知蒋婷对他没有恶意,也不会算计自己,可就是蒋婷那该死的控制欲和暴脾气将容烨逼到了悬崖边上,退一步万丈深渊,可是不退,就要被日日困在牢笼里,不得自由。

    容烨进退两难,最后被彻底逼疯。

    容烨瞥了一眼站在大殿前,还一脸怒气的吴丹。

    吴丹在容烨登基第二年,曾对容烨呈上过一篇“劝君书”的奏折。

    折上写着:

    臣为官多年,深受先帝恩惠,感恩戴德,铭感五内

    现先皇已逝,臣既为兴臣,又辅佐陛下,自当竭尽全力,忠心耿耿

    今妖后祸国,宦官当政,权臣掌权,陛下皇权不稳,朝中乱作一团,百姓民不聊生

    臣既食君禄,应担君忧。

    今上书一封,谨用条陈,裨万分一。

    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

    百姓者,陛下之家人也。

    国以民立,民以国存。无民则国何?

    太宗曾言:“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陛下聪颖,若做明君,就当知晓,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慧亦得以下逮的道理。

    陛下天资英断,睿识绝人,本可效仿尧舜为国之贤明君主,怎奈小人当道,奸佞误国。

    恕臣上书不敬之言,苟利国家,不避斧钺。

    妖后乱政,权臣掌权,宦官乱国,当诛其九族,以正朝纲。

    自古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朝堂奸佞繁多,小人成堆,而陛下也应当学会辨别忠奸,亲贤臣,远小人,杀奸佞,信忠良,以此壮大兴朝,令兴朝长盛不衰

    权臣不宜独任,朝纲不可久驰

    陛下,臣字字句句皆为肺腑之言,不为悦,不过计,披肝沥胆,直言劝谏

    望陛下听臣一言,早做决断

    ——臣吴丹上书

    折上所写长篇大论,但一字一句,无不是在触碰容烨的底线。

    可想着吴丹乃国之重臣,容烨也就忍了他的无理之言,如今吴丹竟又进言,说他昏庸无道,只听得进谗言,所以才会提拔像裴子衿这样的蛀虫。

    容烨是一国之君,他吴丹不过是个臣子,竟敢以长辈的姿态批逆龙鳞,触怒龙颜,真是不知死活?

    容烨龙颜大怒,“来人,将吴丹拉下来,斩了!”

    此话一落,大殿内一片寂静。

    吴丹闻言,心中不悲不喜,异常平静。

    因为他早就知道,容烨昏庸无道,只会宠信奸佞,偏爱妖后,不会容得下忠臣良将给他的建议。

    容烨登基的第一年,吴丹也曾想过辞官还乡,此后不入朝堂,可是他也曾答应过先帝,若以后皇太孙即位,他也要尽心尽力辅佐这不成气候的皇太孙。

    君子一诺值千金,更何况先帝对他有提携之恩,吴丹不是不懂感恩的人。

    吴丹苦笑一声,今日虽落得斩首的下场,可他到了地底下,也算是不负先帝重托了。

    门外,两个御林卫走了进来。

    吴丹对着那高坐皇位,面上无一丝温情的容烨行了一礼,他字字句句,说的铿锵有力,清晰可闻,“自古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陛下,臣虽死,但臣无愧于您,也无愧于先帝,更无愧于兴朝。臣一死无惧,望陛下珍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