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4/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放此为法。

    诸远流配谪、无子孙、及户绝者,墟宅、桑榆尽为公田,以供授受。授受之次,给其所亲;未给之间,亦借其所亲。

    诸宰民之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相付。卖者坐如律。

    诸宰民之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各六顷;更相代付;卖者坐如律。

    均田制一经颁布,成功提高了兴朝的农业生产率,也抑制了土地兼并和贫富分化,但时间久后,也出现了弊端,例如许多平民百姓都出现了占田不足的现象,而随着土地兼并和财政收入的减少,兴朝需要向百姓征收更多税款,最终导致均田制崩溃。

    而均田制也是在容烨上位后,容烨在蒋婷的劝说下给废除的。

    容淮监国时,还在朝堂上不拘一格提拔人才,朝中文武有一半是他向容晖举荐而来。

    而也就是在这时,容淮功高望重,受朝中一半文武所追捧。

    至于替容晖去鄞州戍边,他一去就是五年,将鄞州守的固若金汤,外敌不敢来犯。

    建兴二十三年,古月国曾带兵来犯过一次。

    那一次,是容淮派出去的探子提前得到线报后回来向他禀报。

    那时,容淮手中只有一万兵马,而古月国的镇威将军雷纲手上却有十万兵马。

    容淮闻言并不慌张,他心中已有对策。

    他命人去城外挖壕沟,壕面宽二丈,深一丈,底宽一丈。

    再把挖壕沟时所堆积的土块运入城中,烧成石砖后,他又命人挖了十条地道,以备不时之需。

    待容淮将一切准备就绪后,而远处的雷纲也带着十万大军风驰电掣的向鄞州城飞驰而来。

    因为十万大军骑马太快,他们风风火火的往鄞州城楼下赶去,所以在还没到达鄞州城楼下时,一部分人就陷入了壕沟中,容淮见此,疾呼放箭。

    鄞州城楼上密密麻麻的飞箭如灵蛇般穿云破雾,向城下士兵齐刷刷的落下。

    万箭齐发,箭如雨下

    一轮又一轮的剑雨快如闪电般射进每一个古月将士的胸膛,箭尖锋利无比,箭身从人体穿插而过。

    “轰~”一声巨响

    鄞州城楼上驾起的大炮,炮声如雷,震耳欲聋

    打出的火球在空中似流星划过天际,又似陨石坠地,落地时,砸的敌军人仰马翻,炸的敌军死伤无数。

    不少敌军被炸飞,狼烟滚滚,烽火连天,焦糊味和着血腥味在空中弥漫。

    “轰~”

    大炮接二连三,源源不断的向敌军投射而去,搭配着漫天箭矢,场面恢宏而凄凉。

    火球落于敌军身上时,熊熊烈火,烧的敌军痛苦不已,惨叫不断

    “啊啊啊啊!!!!!”

    撕心裂肺的呼叫呐喊、咆哮哀鸣在天地间不停回荡。

    十万大军还未开打,先损一半。

    雷纲无奈,只能下令,让剩余的五万人立即撤退。

    第二日天微微亮时,雷纲带着休整一夜的五万古军,扛着轒韫车和云梯前来攻城。

    容淮见此,命令士兵分为三部分人。

    第一部分人拿着弓箭,点燃大炮将楼下古军射杀或轰炸而死

    第二部分人搬来油桶,点燃火把,一边用挖壕沟时所炼制的砖块加固城楼,一边将油淋在云梯上,放火烧梯。

    第三部分人,从地道行走,在古军、马匹踩踏的战场上,随意拉人的腿脚。

    许多古军还未到达城墙边,就被潜藏在地地下的兴军拉入地道直接杀死,也有些没有陷入地道的古军,被拉的直接摔倒在地又或是绊倒一大片,再被从天而降的箭雨给射杀而死。

    至于那些架着云梯准备攀登上城楼的古军,全部被兴军泼下的油,点燃的火给活活烧死。

    有些幸存者,从云梯上滚落而下,他们身上的火虽被熄灭,可他们的脸上身上却被烧的血肉模糊,滋滋冒油,面目全非,惨不忍睹,而有些则是直接被烧死,从而化作森森白骨,长眠于鄞州城楼下。

    而随着砖块加固城楼,城楼被码的越来越坚固。

    随着长时间的交战,鄞州城楼下,白骨成山,血流成河,随处可见的尸体残缺不全,尖锐锋利的箭矢遍地都是。

    一场血战下来,除了雷纲战败而逃外,其余的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无一人生还。

    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容淮是个善于用兵打仗之人,他知道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用计谋算计雷纲所带来的十万大军,在保证自己不会失败的同时也不会错过任何击败敌人的机会。

    容淮两次战役,都是以少胜多。

    他在兴朝早已声明远扬,群臣拜服,可是容晖的心是长偏了的,在三个儿子里,容晖最喜欢的是容钰。

    世人都说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可容晖却偏要爱屋及乌,在容钰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