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2/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机而动。

    凛冽寒风吹过陈浩手中所拿的浮沉,陈浩如墨汁浸染的长发用一根羊脂玉簪高高束起。

    他的脸上浓妆艳抹,右耳上戴了一只用琉璃打造的耳坠,妆容化的妖艳无比,可气质却是高贵清冷,他站在萧瑾年身侧,恍如一朵出水芙蓉,虽美的令人垂涎三尺,可他那不怒而威的气势,却让人觉得可远观而不可亵渎。

    高台下,是九段台阶,每隔五层台阶为一段,象征着九五至尊。

    今夜无雨无雪,月圆风清。灯火照彻,夜明如昼

    四周架着的火把被风越吹越猛,熊熊烈火将这寂静的夜晚照耀的越发明亮。

    阶梯下的两旁空地上摆满了矮几和蒲团,还有宴席和烈酒。

    王者父事天,母事地,推人事父母之事,故亦有祭天地之祀。

    南国子民及帝王非常信奉鬼神,他们将天地当成父母,所以南国人今晚要在皇宫大殿外举行一场盛大而隆重的祭祀活动。

    今晚来参加祭祀活动的除了有南国皇室外还有南国的文武百官和从古月国远道而来的贵客。

    砰砰砰!!!

    纷纷灿烂如星陨,??喧豗似火攻

    天空一声炸响,五颜六色的烟花在夜空中绚丽绽放,流光溢彩,璀璨夺目。

    烟花美则美矣,可美中不足的是烟花虽绚烂可却短暂,它就像一颗明光烁亮的流星,在空中一闪而过。

    烟花停歇之时,两个身穿火浣布所做的防火衣的男女走到空地中央,他们手拿一根钢铁所做的长棍,棍的两头紧紧连接着铁网,铁网里放的是烧红的炭火。

    他们手中拿的也被南国人叫做火壶。

    只见两人将火壶慢慢抖动,从铁网中溅出的火花四溢,零碎的火花四散开来,飘向夜空。

    随着两人抖动的幅度越来越大,壶影如织,火光跳跃,空中金色一片,十分耀眼。

    南国祭祀时,表演火壶,寓意是驱疾避祸,百家安宁。

    而这美轮美奂的火壶表演实在是精彩绝伦,令台下百官看的热情高涨,忍不住拍手称赞。

    众人只见台上的两人纵身一跳,火壶划过夜空,似一只浴火重生的飞凤,展翅吐火,翱翔天际。

    正当众人还都沉浸在台上那对男女的火壶表演时,台下响起了鼎被敲响的声音,那洪亮有力的声音如春雷炸响,将台下众人的目光给纷纷吸引。

    南国有三百年历史,但除了开国皇帝萧坚是个明君外,往后出来的君王一个比一个昏庸无能,做的事也一个比一个惨无人道。

    ……………………………………………………………………………………………………………………………………

    (中间内容因不过审而省略……)

    ……………………………………………………………………………………………………………………………………

    (中间内容因不过审而省略……)

    他重视礼制、还主张以法治国,他曾说,

    ……………………………………………………………………………………………………………………………………

    (中间内容因不过审而省略……)

    但也正是因为这条律法,南国子民都开始重视起礼制来,在他们看来音乐与舞蹈相辅相成,两者缺一不可。

    而乐则是礼制的重要组成,礼所以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乐所以移风易俗,荡人之邪,存人之正性。

    所以南国人民每每祭祀时,乐和舞都要齐全。

    敲鼎人用木槌敲鼎奏乐时,乐声时而浑厚低沉,如大江翻滚,连绵起伏,宛转悠长;时而激昂热烈,如万马奔腾,气势磅礴,令人听着,只觉荡气回肠。

    紧接着回应鼎的是悠悠响起的箜篌、编钟、战鼓、陶笛、埙。

    编钟响起,声震九霄,箜篌声声,清亮悠扬,战鼓擂响,震耳欲聋,再配上陶笛和埙那轻缓醇厚的乐声,与这三种乐器发出的乐声所交融,一曲宛如天籁之音般的交响乐响彻在这小小的一方天地间,笙歌鼎沸,热闹非凡。

    “天神赐福,生人勿近!

    台下一个阴森如鬼魅,不男不女,不阴不阳的声音传入众人耳中,众人寻声望去,只见十个男子着青色长袖长衫法衣走上前来,这法衣袖宽一尺,逶迤拖地,而摇火壶的两人见此则默默退场。

    这十个男子头上的长发一半扎成麻花辫一半被梳的整整齐齐的披在身后,男子们腰间挂着腰牌,系着铃铛,头上的麻花辫用彩色的绳子绑着。

    他们左手执龠,右手秉翟,在空地上随着乐曲翩翩起舞。

    舞者们虽为男子,可都腰身修长柔软,他们舞动起来时,舞步轻盈,舞姿优美,宛如孤傲独美的白鹤,白鹤展翅,动作有力又不失优雅,令台下众人只觉赏心悦目。

    漆黑的空中响起伶人的齐声合唱。

    “有卷者阿,飘风自南。岂弟君子,来游来歌,以矢其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