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天际的奇袭者(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凉之地,演练跳伞的艺术?

    不,那背后,必然藏着更深沉的算计,如同黑夜中的狼眼,闪烁着贪婪与狡黠。在迷雾缭绕的晨曦中,刘师长牵着他那匹似乎能读懂人心事的战马,踏上了蜿蜒曲折的盘山小径,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未知的旋律上,引领着他们向北方的辛庄缓缓行进。辛庄,这个被古老传说包裹的小村落,即将成为他们临时搭建的智慧与勇气之巢。

    夕阳如血,当第一缕余晖洒在辛庄的青瓦上,刚刚安顿下来的队伍还未来得及享受片刻宁静,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便如同不祥之兆,打破了这份短暂的平和。消息如野火燎原般迅速传开——一支装备精良、人数约莫两个中队规模的日军精锐,如同夜色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突袭了负责断后的特务团三营,一场突如其来的战斗在黄昏的掩护下激烈上演。

    那些日军,手持冲锋枪,每一声枪响都像是地狱之门被猛然推开,火力之猛,竟让三营的勇士们也难以招架。战斗如同狂风中的烛火,摇曳而坚韧,但伤亡的阴影却如影随形,三营虽英勇抵抗,却难以摆脱敌人的纠缠,只能在那片被硝烟染黑的天空下,与敌人进行着意志与血肉的较量。

    就在这时,一台小巧玲珑的便携式电台,如同战场上的信使,被电讯兵小心翼翼地放在了桌上,它那微弱的灯光,在昏暗的房间里闪烁着希望的光芒。通过这短距离内的语音通讯,仿佛连接了前线与后方的生命线。

    副参谋长紧锁的眉头下,是一双充满忧虑的眼睛,他沉声道:“若不能将这股敌人驱逐出境,我们恐将陷入无尽的逃亡之中,被敌人如影随形地追赶。”这句话,像是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了每个人的心头。

    特务团,这支以智勇双全着称的队伍,其战斗力毋庸置疑,但兵力上的捉襟见肘却是无法回避的现实。一千余人的队伍,分为三个步兵营,每个营都像是精密机械中的一个小齿轮,缺一不可。而此刻,原本应驻守兵工厂的一营,却如同迷失在迷雾中的航船,迟迟未归。三营深陷敌阵,唯一能动用的预备队,只剩下二营,以及那支守护着总部安全的警卫连——那是最后的防线,是不到绝境绝不动用的力量,因为一旦他们踏上战场,总部便如同暴露在狂风中的烛火,任何一阵风都能将其吹灭。

    首长的目光深邃,仿佛能穿透迷雾,直视到战场的每一个角落。面对副参谋长的忧虑,他并未直接回答,而是抛出了一个更加令人费解的问题:“这股敌人,究竟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他们是如何穿越重重封锁,如同幽灵般出现在我们的身后?”

    “飞机,他们是空降而来的。”刘师长适时地插入了话语,他手中紧握着七七二团发来的电报,那份电报,如同一把钥匙,解开了之前的所有谜团。原来,那些看似平静的天空中,隐藏着敌人最致命的武器——飞机,它们不仅携带炸弹,更能在不经意间,将一支精锐之师空降到敌人的心脏地带。

    副参谋长闻言,脸上闪过一丝恍然大悟的神色,就像是解开了一道复杂的谜题:“原来如此,那些飞机,它们携带的不是毁灭,而是突如其来的恐惧与挑战。”这一刻,每个人的心中都燃起了一团火,那是面对未知挑战时,不屈不挠的勇气与决心。 在那片被历史风霜雕琢的天空下,一声惊呼如同破晓的曙光,穿透了紧张凝重的氛围——“瞧,那是活生生的战士,而非幻影!”。。。

    侦察兵的情报如同惊雷,炸裂在每个人的心头:日军竟倾巢而出,七八十架铁鸟遮天蔽日,唯有二十架如饿狼般直扑总部而来,其余的,则如同夜色中的幽灵,踪迹难觅,留下一串串令人心悸的谜团。

    起初,众人还沉浸在一种自我安慰的幻想中,以为那些敌机是被我军的英勇所震慑,落荒而逃。然而,现实总是比幻想更加骨感,也更加残酷。

    首长的眼神锐利如鹰,扫视一圈后,抛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却暗藏玄机的问题:“谁能告诉我,一架飞机,能吞吐多少勇士的灵魂?”

    陈浩,那个总是带着几分不羁的青年,倚在门框上,哈欠未消,却已迅速进入状态,他的脑海中仿佛有一幅幅精密的图纸在翻动:“日军的飞机,空间局促,若说满载,二十人已是极限,但若挤一挤,硬塞个三十人,也并非不可能,那便是极限中的极限了。”

    众人心中默默盘算,五十架飞机,即便是以最保守的估算,那也是一支上千人的队伍,多则可达一千五百之众,足以组建一两个大队的兵力。而三营那边传来的消息,敌人数量仅三百至四百,不过是两个中队的规模,这其中的差距,足以让人心生寒意。

    “难道,其余的敌人,已绕至我们身后,准备来个前后夹击?”刘师长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如同一枚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此言一出,屋内气氛顿时凝固,众人心中皆是一沉。总部,这个智慧的灯塔,此刻却显得格外脆弱,因为这里汇聚的,大多是舞文弄墨的文职干部,面对刀光剑影,他们手中的笔,显然无法化作锋利的剑。

    一旦再有数百名敌人神不知鬼不觉地现身,对总部发起突袭,仅凭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