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星辰下的焰火盛宴(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更厉害了,而其他在场的人,更是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慎,就成为谷寿夫怒火的下一个目标。

    一夜之间,第六师团引以为傲的火炮力量几乎被腰斩。六十余门火炮,占整个师团火炮总数的六成,就这么化为了乌有。加上之前炮战中的损失,整个师团现在只剩下孤零零的二十几门火炮,仿佛是对他们曾经辉煌的讽刺。

    人员伤亡的报告尚未汇总,但空气中弥漫的悲伤与绝望,已经预示着这场战争的残酷与漫长。这不仅是第六师团的一次重创,更是对整个日军士气的一次沉重打击。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一天,注定会被铭记为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一场属于人类自相残杀的悲剧。 在那片被硝烟与尘土交织的广袤战场上,人数的概念已化作一片模糊的数字海洋,但保守估计,那浪潮中至少翻涌着两千颗以上勇敢的心,其中不乏炮兵这一技术兵种中的精英。他们并非街头巷尾随手可拾的农夫,而是需要经过知识海洋洗礼的智者,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连那复杂的炮表都如同天书般晦涩难懂。比如,一个名叫李华的炮兵,他不仅精通数学与物理,还能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迅速计算出炮弹的轨迹与落点,这样的智慧,岂是普通人能够企及?

    第六师团,这支曾经被誉为钢铁洪流的军队,如今却像是被狂风骤雨摧残过的老树,枝干摇曳,元气大伤。即便他们能够迅速撤离战场,躲入安全的避风港进行修整与补充,但要想重振雄风,回到开战前那不可一世的巅峰状态,至少需要一年半载的时光来慢慢舔舐伤口。

    在战场的某个阴暗角落,师团参谋长池田工一如同一尊沉默的雕像,他的目光凝重地落在鼻尖前方,心中却在翻涌着惊涛骇浪。他心中默默盘算着这场战役的残酷账单:

    第十三联队,那支曾经所向披靡的队伍,如今只剩下寥寥千余残兵,且其中绝大多数都已伤痕累累,仿佛是被冬日寒风摧残的落叶,脆弱不堪。他估算着,这一联队的损失已接近两千五百人。

    第二十三联队接力上阵,但昨晚与今夜的战斗,却让他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阵亡者数以千计,负伤者更是达到了四五百人,伤亡比例高达四成,犹如一只被割去翅膀的雄鹰,再难翱翔天际。

    更令人心痛的是,骑兵联队几乎全军覆没,那一千六百名英勇的骑士,如今只余数人艰难归返,他们的马蹄声,已永远消逝在这片土地上。

    而两个重炮大队与师团直属部队,今晚的伤亡更是高达一千五百人,他们的炮火曾照亮夜空,如今却只能化作夜空中最黯淡的星辰。

    总计下来,阵亡人数已突破六千大关,伤员更是多达两千五百余人。这还未算上战车教导旅团的损失,一个战车联队几乎殆尽,九百多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化作了战场上的尘埃。

    池田工一在心中默默计算着,当九千五百这个数字跃然心头时,他不禁倒吸一口冷气,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扼住了咽喉。他怀疑自己是否算错了,但反复核对后,结果依旧。

    八路军投入的兵力,加起来也不过四千余人,却给他们造成了如此巨大的伤亡。第六师团何时遭遇过如此惨败?池田工一无法接受这一现实,他的心情如坠冰窖,头痛欲裂,双手扶额,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其实,不仅池田工一在算账,战场的透明度让每一位军官都能清晰地看到这场战役的残酷现实。他们心算着、震惊着,第六师团,这个曾被誉为最能打的部队,如今却在这场战役中折戟沉沙,仿佛一场梦中的泡沫,破灭得如此迅速而彻底。

    他们投入了近三万的兵力,动用了两百多架飞机,投掷的炸弹总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二三百吨。然而,这一切的努力,却换来了如此惨淡的结果。池田工一的心情如同被巨石压住,他望着这片被战火蹂躏的土地,心中充满了疑惑与不解。这场战役,究竟为何会演变成如此模样? 在那片被硝烟染灰的天空下,飞机如银鹰翱翔,战车似钢铁巨兽轰鸣,本应是战场上的绝对主宰,却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束缚,只能眼睁睁看着战局滑向未曾预料的深渊。这场战役,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交响乐,却在高潮处骤然失控,旋律扭曲成了绝望的低吟。

    关于八路军的伤亡,传言中的两千这个数字,在这片死寂中显得尤为刺耳,却又似乎太过乐观。即便真的如此,那一点七比一的伤亡比例,也如同锋利的刀刃,深深刺痛了日军的心房。他们开始质疑,这场战役的意义何在?胜利的天平,是否真的已经倾斜?

    在这片阴霾笼罩的营地中,每个人的心中都回响着一个声音:“还要继续吗?”就像迷失在茫茫大海中的船只,寻找着最后的灯塔。

    这时,牛岛满,这位第三十六旅团的指挥官,如同一抹不屈的亮色,站了出来。他的部队,虽经历了战火洗礼,炮兵虽重创,但步兵仍保持着惊人的完整,宛如一头未被驯服的猛兽,蓄势待发。他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在崇山峻岭间开辟出一条隐秘的通道,意在给予八路军致命一击。放弃?对于他而言,无异于背叛了战士的荣耀。

    谷寿夫,这位曾经的铁血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