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智谋下的暗流涌动:绝地伏击序曲(3/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略下,瞬间化身为死亡陷阱。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山上环境恶劣,隐蔽大军无异于天方夜谭。

    “团长,五道山顶,至多能藏下一个营的兵力,再多恐怕就无处遁形了。”张大彪眉头紧锁,担忧之情溢于言表,“一个营,火力能否覆盖全局?”

    此时的独立团,早已鸟枪换炮,人手一支八一式突击步枪,轻机枪更是配备到班,加上捌玖式与马克沁重机枪的双重加持,一个连便能拥有三挺重机枪,火力之强,连日军都望尘莫及。一个营的兵力,对上日军一个大队,胜算绰绰有余。

    然而,时间成了最大的敌人。战斗必须在两小时内结束,这对任何指挥官而言,都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较量。

    “时间紧迫,但我们有备而来。”李云龙的目光坚定如炬,“让我们的火力全开,让五道山成为日军的梦魇。记住,真正的战场,不在于你拥有多少兵力,而在于你如何运用智慧,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就这样,一场在众人眼中不可能胜利的伏击战,在五道山悄然拉开序幕,用智慧与勇气书写了一段传奇。 在一片隐秘的山谷中,一支精锐的营队正潜伏于密林深处,他们的心跳与周遭的虫鸣交织成紧张的前奏,一场关乎战局走向的伏击战即将上演。这不仅仅是一场战斗,它如同一场精心布局的棋局,每一步都需精准无误,只为那致命一击——能否在此战中给予敌人重创,为后续的大歼灭行动铺就黄金之路?

    张大彪,这位身经百战的营长,此刻却显得有些忐忑。他未曾经历过如此规模的伏击,心中难免泛起涟漪,那份不确定如同乌云遮蔽了战前的曙光。

    “大彪啊,你这是怎么了?”李云龙的声音穿透紧张的空气,带着几分责备与激励,“咱们的独立团,还是以前那个畏首畏尾的队伍吗?”他目光锐利,扫视一圈,最终定格在了一旁的“财神爷”——陈浩身上。

    陈浩,这位新晋的装备赞助商,他的出现让独立团的装备焕然一新,仿佛一夜之间,老旧的枪炮都被先进的武器所取代。“瞧瞧,咱有了这么强大的后盾,你还担心子弹不够用吗?”李云龙嘴角微扬,话语中带着几分调侃,几分认真,“陈浩这家伙,可是主动要求与我们并肩作战的,他舍得让他的宝贝疙瘩闲着?”

    李云龙这话,实则是对陈浩提出硬仗要求的回应,同时也悄悄在陈浩耳边种下了一颗“合理报销”的种子。毕竟,陈浩的家底丰厚,区区一个团的弹药消耗,对他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今天,无论多少弹药,都算我的!”陈浩大手一挥,豪气干云,“特别是那五百发火箭弹,别省着,给我狠狠地招呼过去!想想看,如果能用这五百发火箭弹换下日军一个大队,那简直是赚翻了!”

    李云龙等的就是这一刻,他心中暗自窃喜。要知道,独立团能拥有两门六三式火箭炮,外加五百发火箭弹,全靠陈浩的慷慨解囊。这些在别的旅级单位都难得一见的重火力,如今却成了独立团的杀手锏。陈浩若去了新二团,这些宝贝可就成了别人的囊中之物,李云龙可不愿错失这样的良机。

    于是,他耐心地给张大彪讲解火箭炮的使用方法,张大彪听后,眼神中重燃战火,信心倍增,仿佛已经看到了敌人被炮火吞噬的场景。

    然而,就在众人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之际,陈浩突然抛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如同一盆冷水浇在炽热的战意上:“但假如,日军的指挥官异常谨慎,派出了大量的侦察兵,对每个角落都进行细致入微的搜索,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这个问题,如同一枚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间,空气中弥漫着更为紧张的气息,仿佛连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等待着智慧的火花照亮前行的道路……在那个紧张得能听见心跳的瞬间,他的话如同夏日午后的惊雷,不偏不倚地砸在众人刚被希望之火点燃的心上,瞬间将那份满溢的信心烤得焦黄,内里却透着几分颤栗与不安。

    “日军此行,意在扫荡,他们的脚步或许不会循规蹈矩地沿着公路前行,反而可能对那些看似平静、实则暗藏危机的山头视而不见。”这句话,就像是一幅细腻的战争画卷,缓缓展开在每个人的脑海中,提醒着他们,战争的残酷与多变远超想象。

    李云龙,这位智勇双全的团长,他的眼神在众人脸上快速扫过,仿佛能洞察每个人的心思。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他并未慌乱,而是迅速从思维的箱底抽出了一把名为“策略”的钥匙:“我们不妨来个‘声东击西’,派人去‘撩拨’那些日军,让他们满脑子只剩下追逐的狂热,对其他潜在的危险视而不见。”

    想想看,就像是一群谨慎的猎人,在没有发现猎物时,每一寸土地、每一片叶子都可能是敌人的藏身之处,让人神经紧绷;但一旦猎物现身,所有的注意力便如磁石般被牢牢吸引,周遭的一切仿佛都失去了色彩。

    “嗯,这计策妙极!”陈浩点头称赞,随即话锋一转,“但关键来了,谁来扮演这个‘诱饵’的角色?”

    这个问题,就像一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诈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