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陈浩的心灵火焰(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示,让伊万的脸色瞬间阴晴不定,内心五味杂陈。但此刻,他选择沉默,静待艾米的解答。

    艾米默默观察着这一幕,心中暗自思量:这女孩对陈浩的关切溢于言表,绝非虚假。而她与陈浩之间的保密工作做得相当到位,若非此番意外,或许外界依旧一无所知。至于伊万对“女朋友”一词的反应,显然透露了他对这段关系的复杂情感。

    作为一位敏锐的心理观察者,艾米并未直接点破这些微妙的情感纠葛,只是静静地将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对娜塔莎而言,一切变得既新奇又沉重。艾米以轻柔却坚定的语气告诉她:“陈浩正经历着战后创伤综合征的考验,所幸症状尚属轻微。作为他最亲近的人,你的关怀将是他康复路上的一缕温暖阳光。”

    娜塔莎认真地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求知欲:“谢谢您的解释,医生。但我很好奇,这战后创伤综合症,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心灵枷锁呢?”

    艾米的目光轻轻掠过一旁的伊万,深知他的沉默胜过千言万语,于是主动接过话茬,开始了一场生动的讲解:“这其实是一个在‘漂亮国’较为流行的说法,正式名称叫做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它像是一场心灵的余震,发生在那些亲身经历、亲眼目睹或感受过生命威胁、重伤甚至死亡场景的人们身上,这些经历会在他们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

    “想象一下,战士们在战场上经历了无尽的杀戮、鲜血与死亡,当他们重返和平生活,那些战场上的阴霾却如影随形,带给他们无尽的困扰。从越战到海湾战争,再到伊拉克战争,无数退伍老兵都在这条阴影之路上挣扎。”艾米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战争受害者的深切同情。

    为了更直观地说明,艾米微笑着提及了一部电影:“记得《第一滴血》里的兰博吗?他那种暴躁易怒、精神状态不稳定的模样,正是ptSd的典型表现。娜塔莎,你看过那部电影吧?”

    娜塔莎恍然大悟,她曾沉浸于电影的刺激中,却未曾意识到那背后隐藏的深刻意义。此刻,她感到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原来如此,我从未从这样的角度思考过。真的很感谢您,让我有机会更深入地理解陈浩。”

    随后,艾米礼貌地转向伊万:“伊万先生,为了更好地进行心理辅导,我们需要一些私密的空间。请您在外面稍候片刻,可以吗?”

    伊万点了点头,眼神中满是对艾米专业的信任,以及对娜塔莎和陈浩的关心:“拜托了,医生。”言罢,他轻手轻脚地退出了房间,去外面寻找等待中的陈浩,两颗心在门外默默交汇,共同祈愿着未来的光明。 以一抹淡然轻启朱唇:“你定是探听起我的健康状况了吧。”

    伊万微微颔首,目光中满是关切:“何时,这病症悄然降临于你?”

    “此事说来,颇费一番唇舌,不如,我们先以烟火为伴,慢慢道来。”

    二人步入静谧的吸烟室,陈浩手指灵巧,为伊万点燃指尖的烟火,同时也不忘给自己的世界添上一抹光亮。

    烟雾缭绕间,他们皆知,这不过是片刻的逃避,是肺癌风险下的一场放纵游戏。但对陈浩而言,这已是习以为常的宁静港湾。烟雾在肺间辗转后悠然吐出,伴随着的是他过往岁月的片段。

    自双亲因车祸骤然离世,他便成了孤海中的一叶扁舟,唯有自己与自己为伴。军队,成了他新的归宿,以近乎自虐的拼劲,他脱颖而出,成为红细胞中不可或缺的一员。然而,一次行动的失误,如同利刃割裂了他的军旅梦,被迫转身离开那熟悉的战场。

    昔日里,他的心纯净如初,无忧无虑;而今,离开军队的庇护,他仿佛迷失了方向的旅人,那些曾经赖以生存的技能,在和平的年代显得格格不入。他,一个本该闪耀的精英,却似乎只能沦为富豪身边的影子——保镖。

    不甘与倔强驱使着他,踏上了前往中东的征途,成为一名雇佣兵,那里,危险与机遇并存,金钱如潮水般涌来,却也带走了他心灵的安宁。两年时光,他游走于生死边缘,直至归来,才惊觉自己已无法再融入平凡的生活。

    陈浩缓缓吐出一口悠长的烟雾,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儿时,常听长辈们谈及老兵的故事,他们梦回战场,泪湿衣襟;他们言语混乱,情绪难控;他们眼神锐利,时刻警惕……那时不解其意,如今方知,那是战争留下的烙印,无法抹去。”

    他停顿片刻,继续说道:“中东的兄弟曾言,对于他们而言,或许战死沙场,才是最终的归宿。那时的我,同样困惑不解。而今,你也亲眼见证了我的挣扎与困惑。”

    如此,一段关于勇气、迷失与自我救赎的故事,在烟雾与光影中缓缓铺展。 伊万轻轻颔首,随后陈浩寻来,恳请拜他为师,共涉军火交易的复杂世界——一个边缘游走的行当,仅比刀尖舔血的雇佣兵生涯稍许温和,却也频繁穿梭于战火纷飞之地,与死亡和暴徒为伍,某种意义上,亦是重返战场的另类途径。

    “战争啊,战争,”陈浩叹息道,“仅为少数人的权谋游戏,政客们唇枪舌剑间,无辜生命便沦为牺牲品,深陷战火的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