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价比黄金的药(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吃的喝的用的,种类有个十几样。

    陈浩调出来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三样,拿了一些递给老总,刘师长他们。

    其中两样,众人并不陌生。

    老总道:“手表,望远镜,你还准备了这些?”

    “手表看时间,望远镜观察敌情,都用得着。”

    陈浩很懂人情世故的:“这两样东西准备了五十份,送给各位做个纪念。应该不算是贿赂吧?”

    生意是生意,交情是交情,做生意之余,也要拉一些交情的。

    一块手表怎么着也得几十块大洋,望远镜看外形也不是便宜货。

    老总本想是拒绝的,可听到陈浩这么一问,再拒绝好像就显得不近人情了。

    “好,那咱们大伙都沾沾他的光。”

    老总对陈浩说:“我代表八路军,谢谢你对我们的拥护。”

    以他们双方的关系,感谢话说多了就显得生分了,有一句表达的意思就够了。

    来凑热闹的干部们,都眼巴巴的瞧着。

    手表和望远镜都不是便宜东西,他们的日子比较清苦,大多数人只能眼馋。

    偶尔从少数那几个有的人手里,借过来过过干瘾。

    刘师长笑骂道:“一个个跟饿狼似的,眼睛都快冒绿光了,要不要这么没出息啊!”

    这五十份当然是要坐下来,罗列一张表,分配给最需要的。

    该有的总会有,没资格的,那就先看着吧。

    陈浩不会乱伸手掺合八路军的内部事务。

    老总正拿着写着一串英文的,指头大小的玻璃小瓶,询问陈浩究竟是什么东西。

    这第三样东西,可是价比黄金的。

    陈浩笑问道:“听说过盘尼西林吗?这就是。”

    “什么,这就是盘尼西林?”一向态度平和的老总面露惊容,大声的问道。

    众人的目光顿时又被吸引了过来。

    忽然有人问道:“盘尼西林是什么?”

    八路军是穷,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孤陋寡闻。

    刘师长解释道:“盘尼西林是目前最好的消炎药,无论是感冒发烧,还是受伤后伤口发炎,只要注射一针都能解决。

    只是盘尼西林生产的剂量很少,在市面上流通的就更少了,这是一种价比黄金的消炎药,一支就能卖到一根小黄鱼。”

    在战争时期,关于武器的新发明和新技术往往会层出不穷,如机关枪,导弹等等。

    整个二战中最亮眼最有价值的发明,却属于后勤保障类的医学发明:盘尼西林。

    盘尼西林是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抗生素。

    其实青霉素在一九二八年的时候,就已经被科学家发现了。

    但是出于工业化以及规模限制,再加上只有少数国家掌握配方。

    因此当时的药厂还不具备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盘尼西林的能力。

    在1943年时的漂亮国,每一剂青霉素的价格高达三十美元,也就是二十多克黄金的价格。

    即使到了1945年,盘尼西林开始普及时并应用于大众时,一剂青霉素的价格也在6美元左右,相当于华国的14块大洋。

    在四五十年代经济最为发达上海,普通工薪阶层的工资为5-10块大洋。

    也就是说,这些普通的工人累死累活干一个月,也凑不够买一支青霉素的钱。

    此时是一九四零年,在华国盘尼西林只有少量的存在,往往只会出现于黑市,一支盘尼西林,就能换一根小黄鱼。

    许多干部们之前还不了解,此时听了刘师长的解释,才明白这是一种多么宝贵的物资。

    一支盘尼西林换一根金条,贵吗?

    或许许多人都觉得贵。

    可若是换一条命呢?

    军人打仗,负伤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此时医疗条件不好,伤口发炎是有极高致死率的。

    一旦伤口化脓发炎,往往只能采取截肢的手段保命。

    但还是有更多的战士,因此而丧命。

    “这样价比黄金的药品,你带来了多少?”左副参谋长热心的询问。

    他知道这种药品很少,非常难搞到。

    所以内心的期望并不高,有一二十支,他就很高兴。

    如果有一二百支,就相当于能救下一二百条性命,那就更好了。

    “不多,也就一万支。”陈浩竖起了一个手指,笑盈盈的等着看众人吃惊的表情。

    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他为全球变暖贡献了一份力量,许多人吃惊的倒吸一口凉气,都怀疑自己是听错了。

    一支就能换一根金条的珍贵药品,这就跟大白菜似的,直接弄来了一万支?

    听着就像天方夜谭。

    老总的心脏都咚咚咚跳的更快了,不敢置信的问:

    “真的?有那么多药,足可以挽救成千上万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