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余韵之谜(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企图误导他们。

    排查非洲至欧洲的航班记录,虽是一条线索,但特工们深知,这无异于大海捞针,希望渺茫。

    经验丰富的特工们对此早已习以为常,并未寄予厚望。

    “银行账户!查他的银行账户!”保罗灵光一闪,急切地催促道,“悬赏的几百万欧元,总得有个去处。他既然敢领,就不可能不用。”

    此刻,他们正与时间赛跑,每一分每一秒都至关重要,只有尽早揪住敌人的尾巴,才能揭开其庐山真面目。

    负责追踪银行账户的特工很快传来消息,却如同当头一棒,让保罗瞬间如坠冰窖。

    “糟了,钱已被专业洗钱集团通过十多个国家、上百个账户分散转移,彻底洗白,无法追踪。”

    这消息如同晴天霹雳,震得保罗耳膜嗡嗡作响,他整个人瘫倒在地,大脑一片空白。

    他从未如此痛恨那些洗钱罪犯,正是他们的存在,让他们的调查陷入绝境,线索中断,前路茫茫。 在那片迷雾重重的侦查之旅中,连那潜藏暗影中的对手真容都未曾显露,何谈将其绳之以法?

    正当保罗的心坠入谷底,一抹希望之光忽而闪现——一名麾下特工疾步上前:“督查,杰克那里有了蛛丝马迹,请速随我来!”

    保罗仿佛溺水者骤然触碰到浮木,瞬间焕发活力,跃身而起,紧随特工步入另一密室。

    实则,情报机构早已借反恐之名,悄然织就一张监听私人通讯的隐秘之网。他们深知,一旦此等行径曝光,于重视私权的欧美社会,必将掀起轩然大波。因此,这项行动如同暗夜潜行,需谨慎再谨慎。

    先前锁定的那部手机,因意外接入被监听对象伊万的通话,而意外进入视线。但通讯加密如铜墙铁壁,破译之路颇为曲折。

    此时,杰克正沉浸在那段一分多钟的录音里,保罗赶到,亦取一副耳机戴上。通话初启,仅一句:“我已抵达,接下来,看我的好戏。”保罗心中暗忖,这似乎只是句无关痛痒的开场白。

    随后,四十余秒的枪林弹雨与脚步声交织,偶尔穿插的爆炸轰鸣,为解析楼内激战提供了宝贵线索。

    当录音缓缓流淌至第二句话的开端,保罗精神陡振,示意回放,细细品味。那个声音略显异样的敌人低语:“你全听见了,秃鹫已陨落,护他周全的九人,仅余其一。”

    经实地勘查,断定三楼房间内的斯科特,是那最后倒下的勇士。保罗眉头紧锁,依据这句话,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幕悲壮画面:敌人对楼内布局了如指掌,边言谈边悠然持枪漫步。斯科特妄图突袭,却未及扣动扳机,便被一记冷枪终结了生命。

    保罗沉思道:“敌人必有帮凶,他们始终暗中窥视我们的安全屋,对我们的布防了如指掌。”

    没有一丝迟疑,他向手下特工下达命令:

    “即刻搜查安全屋周边,所有监控覆盖的屋子,我坚信他们定会留下些许线索。”

    保罗的反应与判断,无愧于他资深特工的称号。

    然而,克格勃的人同样狡猾,监视者早已抹去所有痕迹撤离,此行或许徒劳无功。

    保罗示意继续播放录音,他捕捉到神秘敌人留下的最后一句:

    “现在,他们全不在了,我还有要事,回头再会。”

    “再放一遍。”杰克请求道。

    反复聆听,直至耳畔似乎生出茧来,第十遍时,他们开始剖析这句话的深意。

    前半句是平淡陈述,后半句却透露出微妙信息。

    保罗问道:“他说的‘回头再会’,是与谁再会?”

    “我想,电话那端之人,便是他的会面对象。”杰克转过头对他说。

    答案显而易见,即便对方未发一语,他们也心知肚明,那人正是伊万——他们密切关注的大军火贩子,将大量苏式军火卖给他们的敌对势力。

    杰克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奇怪,伊万这个手机号已停用半月,他似乎察觉到我们的监听,为何此次又重启?”

    伊万这样的人,手握多部加密卫星电话。

    而此次的神秘对手,精心策划,将数百万欧元通过洗钱集团洗白,足见其准备周全,怎会没有卫星电话?

    “或许是他疏忽,忘记带卫星电话了?”

    随保罗一同进来的特工分析道。

    话音未落,杰克便毫不留情地反驳:“疏忽?你会忘记吃饭吗?”

    轻视敌人的智商,便是贬低自己的智慧。

    既已准备得如此充分,怎会在卫星电话上留下如此明显的漏洞? 保罗陷入了更深的思索:“敌人这是在故意布下迷阵,让我们在最终追踪到的地点,只找到无人机和手机的残破碎片。手机与无人机的组合,显然是精心设计的诱饵,为他们争取到了逃脱的宝贵时间。”

    这一发现,让不使用卫星电话而选择普通手机的原因豁然开朗——敌人深知被监听,于是顺水推舟,用此计策将我们引向歧途。

    然而,杰克仍有困惑:“他不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