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线上商城融资项目的奇遇(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了。还带什么礼物啊,真是太客气了。”

    “这不是知道你喜欢古董嘛,这对我来说就是土特产。”陈浩接过李古北递来的烟,两人坐在沙发上,开始了久别重逢的寒暄。

    虽然两人交情深厚,但李古北心里明白,人情这东西,用一次少一分。陈浩这次来,肯定是想让他帮忙牵线搭桥,介绍几个合适的人,顺便帮他把关。不过,陈浩也懂人情世故,没有一开始就开口求人。

    一场关于友情与合作的故事,就这样悄然拉开了序幕……创意版改进文本:

    这也太过功利了,不是吗?

    求助于人,必以礼相待。这是李古北的处世哲学,尤其在地产界与官府频繁打交道、送礼成风的当下,他心中如明镜般清晰。面对陈浩,他不急于点破,只是轻松地聊着天,静候陈浩主动开口。

    两根烟的工夫,门又轻轻叩响。

    这次,是董事长助理领着李古北期待已久的财务顾问——张静北,步入房间。张静北,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金丝眼镜下的面容显得温文尔雅,仿佛大学讲台上那位博学的教授。

    “需要我回避吗?”陈浩轻声问道。

    “不必,让他们进来。”李古北转头对陈浩说,“有个相当有趣的项目,我觉得大有可为。如果你不嫌枯燥,可以一起听听。”

    所谓“有趣”,自然是暗指能赚钱的项目。能让身价百亿的李董事长青睐,这项目定非凡品。陈浩的好奇心被勾起,决定留下来一探究竟。

    张静北进门后,友好地向陈浩点头致意。见陈浩年轻,他误以为是李古北的后辈,并未太过在意。

    “董事长,我们的融资计划书您过目了吗?有何疑问请尽管提出。”张静北说。

    “你们是做互联网线上商城的,这应该是轻资产模式。我不明白,为何还要购置地皮、建设物流园?这不是物流公司的需求吗?与一家互联网公司何干?”李古北虽非科班出身,对互联网项目可谓一窍不通,但他的商业嗅觉敏锐,善于从细节中捕捉商机,举一反三。

    线上商城是什么?

    就是把一家拥有无数商品的商场,搬在了网络上,通过互联网让全国各地的客户看到购买。

    本质上这就是一个把线下商城搬到线上的买卖。

    李古北从来不用某宝,听说这个项目后便了解了一番。

    在他看来,那家公司没什么好稀奇的,就是把一家线下的商城搬到线上去,然后用零租金的方式先把商户招进来做买卖。

    商户聚集在一块有了琳琅满目的商品,又比线下的便宜,自然吸引了更多客户购买。

    能赚到钱,所以涌进来的商户越来越多。

    东西越全,进来买东西的客户也会越来越多。

    如此往复滚雪球下去,足以蚕食掉线下的零售生意。

    到那个时候,生意做到了一定规模达到变相的垄断,就可以找商户收租金了。

    某宝的线上商城,光坐地收租金都会赚得盆满钵满。

    理解这一逻辑,就能理解线上商城为什么值钱了。

    因为这是一家有着巨大潜力的收租公司啊!

    有一瞬间,李古北非常激动,想要拿钱投资那家公司。商人敏锐的嗅觉告诉他,一定会大赚特赚的。

    可惜的是,那家公司已经彻底成型不缺钱了,他们不需要投资。

    今天这家某东的公司,一样是线上商城的项目,销售三c数码电器。

    相当于把国美苏宁搬到了线上,一样是潜力巨大的,只要发展起来不愁赚钱。

    听说互联网公司,都是用钱砸市场,把市场砸开了收拢到了足够的用户,后面慢慢挣钱。

    可是让李古北搞不懂的地方,他们融资的钱不砸广告市场,要建物流园区……真有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儿的嫌疑。

    怕就怕不仅多管闲事,还会耽误了主营业务的发展。

    最后干不成事,把投资打了水漂才糟糕。

    张静北扶了下眼镜,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财务顾问,面对融资方的质问已经可以轻车就熟的回答。

    他微笑着说:“李董事长,我们公司的理念,是为客户提供最好的购买服务。

    三c数码电器,最关键的是要保真,其次需要运输速度快,要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客户手上。

    这是我们能提供的,相较于同行的差异***,是立身的根本。”

    李古北听的微微点头,他见过很多项目,能最后取得胜利,就是靠某一项优点。

    差异化的优点,是竞争对手实力强劲占据大部分市场时,能另辟蹊径杀出重围的一种方式。

    张静北继续说道:“其实我们公司在一月份的时候,获得了老虎环球基金领投的c轮风险投资,总金额超过了一点五亿美元。

    我们眼下的公司发展是不缺钱的,线上的商城也花不了那么多钱。

    但是作为一家优秀的公司,我们要有长远的目光着眼于未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