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炮轰龙王(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心里火消了很多,这天幕还是懂点事的。

    【比如乾隆爷的……嗯,比如……嗯,算了,比如不出来,还是直接看张宗昌的这首诗吧。】

    “天幕,我草你#¥%#¥#”

    这下,乾隆直接气冲冲地走出了大殿,来了个眼不看为净。

    破天幕,朕再看你一眼,朕就是狗!

    乾隆的“退游”并没有影响到天幕,天幕仍在继续播放着。

    【《大风歌》(张宗昌)】

    【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

    【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这不对吧,老张突然开窍了?绝壁开了!”

    ——“他确实没开,但他找代练了,最后一句貌似是副官给他加上的,就像乾隆那句‘飞入芦花都不见’是纪晓岚代笔的一样。”

    ——“哈哈哈哈,笑死,怪不得拿他俩比较,这经历简直太像了。”

    汉朝。

    “哈哈哈哈,好!”

    “好一个安得巨鲸兮吞扶桑,有气魄,没有玷污我祖《大风歌》之名”

    刘彻的笑声如同洪钟,在大殿中不断回荡,这诗其他部分都很一般,但最后一句绝对是点睛之笔。

    就冲这最后一句,这大风歌,他认可了!

    “依朕看,虽然这张宗昌遣词造句不太讲究,可这最后一句的气魄却比……”

    刘彻还没说完呢,就看见了天幕上关于代笔的弹幕,整个人一下就尬住了,脸上的笑容也凝固了。

    就这破诗也得找人代笔?

    难怪总有种屎盆子镶了金边的感觉。

    这样的感觉不只是刘彻独有,其他文人们也同样有种说不出的恶心。

    尤其是唐朝的诗人们,现在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

    必须猛猛写诗,质量不够可以数量凑,反正他们是不能再让后人说什么,乾隆一个人写的诗,超过他们大唐所有诗人的总和。

    他们可丢不起这个人!

    在这个时空的另一端,千百年后的中小学生们,看着那比《新华字典》还厚了数倍的《唐诗二十万首》,一个个想死的心都有了。

    这帮祖宗们咋这么能写欸!

    真想给他们来一首:“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

    ……

    现实。

    洛璃点进评论区,看着鬼才网友们的“诗才”,简直要笑崩溃了。

    “曼姐,你快看这帮沙雕网友写的诗。”

    洛璃伸手戳了戳李曼露出来的那一截白皙小蛮腰,将李曼戳的一激灵。

    嗔怪地瞪了洛璃一眼后,看向手机屏幕。

    “张宗昌版七步诗?煮豆烧豆杆,豆在锅里喊。都是一个娘,凭啥要煮俺?”

    “咯咯咯,这人写的可比张宗昌好多了,张宗昌可不会押韵。”李曼念着,忍不住笑出声来。

    “还有这个呢。“

    洛璃指着另一首诗念道:“远看石头大,近看大石头,石头真是大,真是大石头。这真是绝了。”

    两人越看越是笑得合不拢嘴,然后便从刚才的一只“鹅”叫,变成了两只。

    “洛洛,再看看这个。”

    洛璃两人翻完评论区,点了下方相关搜索【张宗昌炮轰龙王求雨】

    结果第一个出来的视频居然不是张宗昌,而是科普人工降雨的视频。

    “先看炮轰龙王,一会再看这个。”洛璃直接向下滑动手指。

    而此时,古人们看清标题后,眼睛顿时瞪大,呼吸也急促了起来。

    人工降雨?

    后人都已经能做到呼风唤雨了不成?那和神仙还有什么区别?

    就在他们正襟危坐,准备仔细观看的时候。

    画面一闪而逝,标题也变成了【张宗昌炮轰龙王#祈雨#高光】

    天幕中,一个老者此刻在龙王庙中,正念着祈雨祭文。

    【神食于民,吏食于君】

    【各思其事,食之无愧】

    【吏……】

    一旁的张宗昌面色不善地听着老者的絮絮叨叨。

    等到老者念叨完,等候多时的庙祝拿着香走了过来。

    【请督军捻香祈雨!】

    张宗昌看了一眼端坐在上方的龙王像,而后狠狠一巴掌扇飞了檀香。

    这举动顿时吓坏了围观的群众和士兵们。

    只见张宗昌缓缓踱步到龙王像前,张口便是带着方言腔的国粹。

    【龙王?你是什么龙王?你是管什么滴,嗯?】

    【龙王管的是风调雨顺,管的是国泰民安嘛】

    【你麻辣个13的三个月不下雨,昂?】

    【害得庄稼不生不长,害得百姓哭爹喊娘,你特么的坐在上面大模大样,反穿皮袄装羊?】

    【我日你个舅的,我告诉你,三天之内再不下雨,我在千佛山用大炮蹦你个王八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