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一人可抵百万师(4/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尉迟敬德愤愤地骂道:“该死!那句话怎么说来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明明是合作关系,竟然还是这么遮遮掩掩,真是该死!”

    李世民倒是很平静,面无表情地说道:“可以理解,实力不如人,难免会受点窝囊气,而且没有谁会把自己家的好东西给外人,师傅教徒弟还会留一手呢,他们这么做也无可厚非。”

    “的确,所以还是得靠自己,实力强了,别人自然会高看你一眼。”长孙无忌接过话茬。

    “唉,算算时间,毛熊的人也快撤了吧。从这一点看,他们留一手倒也不算错。”魏征也感慨道。

    “你们!你们到底是哪伙的,怎么都不向着后人说话!”尉迟敬德不敢指着李世民,所以只能指着魏征大声嚷嚷着。

    “就事论事罢了,你和翼国公同朝为官,你问问他愿不愿意传你‘撒手锏’。”魏征淡淡地回道。(正史用枪)

    “自是不愿,我的‘撒手锏’只教亲儿子,除非他愿意认我为父,那我还能考虑考虑。”秦琼打趣地说道。

    “你,你们!”

    “淦!”

    ……

    【随着这颗劣质导弹的到来,我们第一颗仿制导弹提上了日程,后来被命名为东风一号。】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

    【然而正当东风一号进入关键阶段的时候,毛熊出尔反尔把专家和顾问从我国召了回去,这使得导弹研制工作陷入了停摆。】

    【当时我们虽然掌握了相关的理论,但制造业完全跟不上,国内没有任何一家工厂能够生产出合格的零部件。】

    【要知道,单单是一个发动机,就需要4500个零部件,就更不用说其他部分了。】

    【没办法,钱老只能推翻原有的进程,从头开始,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重新制定了研发体系,这才使导弹事业重新开启。】

    ——“这是真牛。”

    ——“我考公时写大作文,一遇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题目,就会举钱老的例子,可惜判卷老登,不懂我例子的含金量!”

    ——“就不能是你这个小登写的不行?”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我文采比那个写小说的不敢轻言语还要好十万八千里呢”

    【1960年11月5日,东风一号经过七分多钟的飞行后,成功命中了550公里外的目标,这标志着我国第一颗仿制导弹发射成功。】

    画面中,古人们看到一个放大了无数倍的子弹壳腾空而起。

    导弹尾部炙热的光芒,晃得他们都有些睁不开眼睛。

    随着导弹仿佛利剑一般刺向天空,精准命中了几百公里外的目标后,古人们又又又震惊了。

    “额嘞个乖乖,那么短的时间,一千多里地?”

    “我要是有这速度,老四以后就算跑到日苯,我岂不是也能时不时去揍他一顿?”

    朱元璋不知道的是,在另一个时空,朱棣同样有着这样的想法。

    当然,他不是想揍朱元璋一顿,而是想着时不时揍跑到国外的朱高煦一顿。

    【仿制导弹成功了,那么接下来的任务自然就是自主研发导弹。】

    【因为有着之前的经验,所以这一次的研发,并没有那么困难,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研制出了东风二号,射程整整提高了一倍。】

    【然而这一次试爆的时候,出现了问题,东风二号起飞后不久便掉了下来,炸点距离发射基地仅有几百米的距离。】

    【这一次的失败,使钱老遭受了广泛的质疑,在这关键时刻,聂首长坚定地站在了钱老这边,不断为他加油鼓气,并批评了那些贬低钱老的人。】

    ——“不是吧,钱老也有人质疑?”

    ——“我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一次失败而已,哪项科研技术是一帆风顺的啊,我写个小作文还得涂涂改改呢。”

    ——“你不能以现在的眼光评判当时,当时正是大饥荒时期,穷的就差当裤子了,那一颗导弹是无数家庭从口粮中挤出来的,所以他们当时的情绪更多是心疼,当然贬低钱老肯定是不对的!”

    【这一次失败后,钱老用了两个多月分析故障原因,故障报告写了足足几十页。他要求今后所有的疑点都要在地面上解决,绝不带着疑点上天。】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钱老主导并建立了超声速风洞,全弹震动试验塔等设施。】

    【这一次的失败,换来了更加成熟的科研队伍。】

    ——“华夏JR22,领先世界整整一代的超音速激波风洞,还有火箭发射台也是世界领先,感谢钱老。”

    【重新设计和研制的东风二号导弹,经历了17次地面试验,历经了多次整改,所有科研人员都认真贯彻着钱老的要求,绝不将任何疑点带到天上去。】

    【1964年6月29日,我国自主研发的东风二号导弹精准命中了1000公里之外的目标,这一次我们的成功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