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身子一震(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米白色的沉不了号乘风破浪,豪迈向前。

    在下午三点左右来到了第二批笼子标记地点。

    一个个螃蟹笼子缓缓提溜出了水面。

    本来姜小渔没有抱多少希望,如意鱼钩探视的时候,这里的资源有点不起眼。

    不过!

    在随着阳光照射的温度逐渐变凉。

    姜小渔和沈玉芳的心却愈发热乎了起来。

    “哗啦啦......”的水声中,各种类型的螃蟹在笼子里举着大螯,爬啦着。

    “哇塞!“

    沈玉芳穿着修身的冲锋衣,蹲下身子扒拉出螃蟹笼里的螃蟹,一边分拣一边报名:

    “这是兰花蟹、这是帝王蟹、这是梭子蟹……

    “面包蟹、赤甲红蟹...哦吼!这是什么来着?哦对了,是馒头蟹......”

    玉芳修长圆润的玉指拎起了一只馒头蟹,在空气中轻轻晃动。

    她扬起了白净颀长的脖颈,望着刚放下蟹笼的姜小渔,笑哈哈道:

    “小渔,小渔,你快看看呢!这馒头蟹长得像馒头吗?”

    姜小渔抬起手臂擦拭了一下额头上的热汗,嘿嘿一笑,点头,说:

    “嗯,你别说,还真像又大又白的馒头嘞。”

    小渔、小芳见到丰收的场景,相视一笑,彼此温馨。

    ...

    拾掇好螃蟹笼后,游艇来到了虾笼和鳗鱼笼附近。

    这里十几个鳗鱼笼子,效果不理想,仅仅几条鳗鱼,不过都是第一次捕捉到的种类。

    姜小渔是一条都不认识,只能靠海洋科学专业的‘王语嫣’普及知识。

    “小芳,这都是啥海鳗,有没有电鳗?”

    姜小渔把一个个长筒形状的鳗鱼笼,放在甲板上,向着沈玉芳笑道:

    “让海里的电鳗电一下,一定很刺激吧。”

    “呵呵,电鳗?海里没有电鳗,电鳗属于淡水鱼类。”

    姜小渔:“......哦!”又涨知识了。

    “这条灰不溜秋的呢,叫花鳗鲡,俗称‘花鳗’。”

    沈玉芳戴着防滑皮手套,把一条又粗长的花鳗拎了出来,丢给了旁边的阿曹。

    又从另一个长筒状带孔孔的鳗鱼笼里,拎出一条黑乎乎满身是斑点的鳗鱼,给姜小渔普及道:

    “这一条呢,叫斑点裸胸鳝,俗称‘钱鳗’,听这名字就挺值钱的,哈哈哈......”

    想到能卖好多钱,沈玉芳开心爽朗地笑了起来。

    “哈哈哈哈....忘记告诉你了,其实‘海鳗’是个不准备的统称,南海这里所有的海鳗,其实是海鳝鱼......”

    听着听着,姜小渔头就大了。

    无比感叹。

    海洋之宽广,无奇不有。

    到了虾笼标记位置,十几个虾笼拉进船舱,同样是混杂的各式各样的大虾。

    其中还有几条五彩斑斓的小海鱼,看上去非常具有观赏性。

    很多海虾的具体名称,姜小渔是喊不出来的,只能给出了笼统的名字——海虾。

    而旁边,坐着小板凳的‘理论界的王语嫣’就不一样咯。

    她从小就对大海充满了好奇,小时候开始就认识各种各样的鱼类、虾类之类的。

    “小渔,瞧瞧这个,这个尾巴像花儿一样的,带有鲜艳的蓝色和黄色,学名叫,日本对虾,我们俗称‘花虾’。”

    虾笼爆网了,姜小渔在小型绞车的协助下,不停地从大海里提溜出虾笼。

    姜小渔和阿曹将十几个沉甸甸的虾笼子全部拖拉进船舱后。

    阿曹洗漱了一番,走进了驾驶室,启动游艇。

    沉不了号的速度逐渐加快,沿着返航的路线,向着海岸线出发了。

    姜小渔给所有的鱼获拍摄了图片、和视频,先是发给了高启航、钱有德两人。

    又发到了他之前建立的微信群——小渔小芳海货群。

    刚发出去不久,高氏兄弟发来了惊叹的动态图.gif。

    钱有德同样发来了点赞的大拇指。

    点名要那条上百斤的蓝鳍金枪鱼,以及那12条老鼠斑。

    小渔小芳海货群就更热闹了。

    群里的人员比较杂乱:

    有搞装修的,有卖地板的;

    有老板,也有平民;

    有近处的,也有远处的;

    有男的,也有女的。

    见到野生的鲜活海货,群里的信息瞬间就炸窝了。

    “小渔群主,北海港口是吧?我等你,不见不散。”

    “小渔群主,老鼠斑好可爱,用嫂子换可以吗?”

    “小渔群主,我儿媳妇怀孕了,那条虎纹鞭尾鳝我要定了!耶稣来了都不好使!......”

    “那个求你了,一定给俺留着啊!小渔靓仔...”

    姜小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