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缜密的计划(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时候长得漂亮,学习成绩又好,一度是家里面的希望。

    可是出了车祸之后,啥都没了。

    不过王凤还是坚持。

    要是弟弟能够治好,能够恢复过来,那也一定能够考上大学。

    王志就有一些冒火了,他对着王凤骂道:“你懂什么?你能够下田干活,你能够出去打工挣钱?”

    “这政府给咱们家申请低保,一个月80块钱的,可是解决一个大问题!”

    “80块钱够买好多鸡仔,到时候我再多买一些鸡仔,那不就得了。”

    “行了,别闹腾了,去给我烧壶水,一会儿我把鸡毛给拔了!”

    “鸡杂什么的陆主任可能不要,我今天晚上用鸡杂给你们炒一个荤菜吃,再用鸡血给你们煮白菜汤。”

    一提到吃荤菜,王凤和王志都不由得咽了咽口水。

    王志还把藏在灶房下面的也不知道放了多久的地瓜酒拿出来。

    今天晚上要荤菜吃,那肯定得喝酒!

    一想到喝酒,王志觉得这个日子又有盼头了!

    一整天陆江河又跑了五户人。

    这五户人也是一家比一家困难。

    大部分都是因病、因为意外致贫。

    毕竟在这个时代你有手有脚,能够干活,还是能够赚钱。

    最后一户是李昌龙的家。

    李昌龙一听说是陆江河陆主任来了,开始还露出喜悦的笑容。

    可是当看到和陆江河一起过来的曾国祥子时。

    笑容又凝固在脸上。

    李昌龙一家比起王志也好不了多少。

    李昌龙家一共六口人父亲李有德的母亲王秀华都是七十好几的人了。

    王秀华有严重的肾衰竭,也就是所谓的尿毒症。

    每周都要做2到3次透析,透析的设备镇上的医院还没有。

    每次要透析的时候,李昌龙都是用驴车拉着王秀华到镇上,再从镇上去坐班车到江城县人民医院。

    2003年尿毒症并没有被纳入医保。

    即便是纳入医保,王秀华也没办法报销,王秀华是农民哪有什么医保。

    所以王秀华的疾病基本上把家里面所有的积蓄都耗光了。

    不仅仅是王秀华,李有德因为阻止拆迁的被社会人打伤,为了医病也是欠了不少外债。

    这让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两个人有一儿一女。

    儿子李昌龙,女儿李翠萍。

    李翠萍今年22岁还没有结婚。

    李昌龙的年纪要比李翠平大12岁,早些年是光棍,为了能够让儿子尽快结婚,李有德早些年花了2000块钱找中间人介绍了一个媳妇郑丽。

    郑丽是从外乡跑过来的,没有人知道她的身世,

    但是郑丽脑子有问题,智力约等于四岁的小孩子,生活不能自理,脾气也很大。

    不仅要在外面乱跑,还要打人。

    有些时候还要去抓一些活物老鼠、青蛙来吃。

    生下儿子李俊后,郑丽的病情越来越严重。

    最后没有办法,李昌龙只有把郑丽锁在房间里,供应一日三餐。

    还好儿子李俊情况比较正常。

    儿子在县城读中专,还有两年就拿毕业证了。

    了解完李昌龙一家的情况,陆江河更是无比的窒息。

    反而是曾国祥大大咧咧的坐在藤椅上,对此见怪不怪等着看陆江河的笑话。

    这一户的问题该怎么解决?

    两位老人昂贵的医药费?

    发疯的媳妇?

    正在念书的学生?

    陆江河又详细地问道:“李昌龙你的父亲干活的时候摔伤了,怎么伤的这么严重?”

    同心镇是丘陵地带,坡地也有高有低。

    陆江河这一路走过来,看到李昌龙家这边的地势不是很高,是丘陵地带比较平缓的一带。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这里也是拆迁的重点区域。

    既然坡地不是很高,那干活怎么可能摔得半身不遂。

    李昌龙和李翠萍都在堂屋里。

    兄妹两人对视了一眼。

    李昌龙和李翠萍这段时间或多或少也听说了陆江河是的的确确的在为老百姓办事。

    李昌龙此时非常的冲动,很想把家里面的实际情况以及在拆迁过程之中遇到了殴打的事情告诉陆江河。

    就当李昌龙下定决心要说这件事的时候,曾国祥咳嗽了好几声说道:

    “老年人干活摔倒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咱们村里还是很有爱心的给了2000块钱帮助李老汉治病。”

    曾国祥说完这话之后,死死的看着李昌龙。

    “我说的没错吧,村委会还是给予了你们不少帮助对吧?”

    曾国祥还十分严肃的说道:“你们家的情况我们也都是了解的,你儿子念中专需要申请助学贷款,咱们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